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11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其在厌氧反应器的外壁上固定若干个膜盒,膜盒包括膜盒壳体、平板膜元件、上集流管、下集流管、膜排气反洗管、上连通管、下连通管及产水管,膜盒壳体内部设置有纵向排布的平板膜元件,平板膜元件上端出水口均与上集流管连接,上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上端膜排气反洗管连接,各膜盒的膜排气反洗管汇集连通至膜排气反洗总管;平板膜元件的下端出水口均与下集流管连接,下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下端产水管连接,各膜盒产水管汇集连通至产水总管;在膜盒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连通膜盒内腔及厌氧反应器内部的上连通管及下连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管后即可单独使用,可以外置于池体,便于快速布设,使用更加方便。

An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厌氧处理技术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因其具有运转费用低、有可资利用的沼气产生及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方面的一系列优越性而得到较快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可在一定的驱动力作用下实现对泥水混合液的分离和浓缩,从而有效截留细菌,极大地提升系统处理效能。膜技术与厌氧处理技术相结合,可实现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使得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所需要的水力停留时间由原来的数十天缩短到几天乃至十几或几小时,反应器所需的容积大大缩小,在保证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处理能力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外置于池体,作为一种小型化的过滤单元,布设方式更加便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设置有入水口、排泥口及排气口,其特征在于:在厌氧反应器的外壁上固定若干个膜盒,膜盒包括膜盒壳体、平板膜元件、上集流管、下集流管、膜排气反洗管、上连通管、下连通管及产水管,膜盒壳体内部设置有纵向排布的平板膜元件,平板膜元件的上端出水口均与上集流管连接,上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上端的膜排气反洗管连接,各膜盒的膜排气反洗管汇集连通至膜排气反洗总管;平板膜元件的下端出水口均与下集流管连接,下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下端的产水管连接,各膜盒的产水管汇集连通至产水总管;在膜盒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连通膜盒内腔及厌氧反应器内部的上连通管及下连通管。而且,所述膜排气反洗总管为环形,膜排气反洗总管制有膜排气反洗口;所述产水总管为环形,产水总管连接真空管路或虹吸管路。而且,所述平板膜元件为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包括膜袋、多孔介质填料、上端密封件、下端密封件,膜袋由过滤膜片在其侧边对接处焊接或粘结密封形成袋状,膜袋内部填充多孔介质填料,膜袋上端与上端密封件固定连接,膜袋下端与下端密封件固定连接,上端密封件、下端密封件均设置有汇集腔,多孔介质填料的上、下两端部分别粘接固定在上、下端密封件内部汇集腔的边缘,形成由膜袋内表面经多孔介质填料至汇集腔的流道;上端密封件设置有与汇集腔连通的上端出水口,下端密封件设置有与汇集腔连通的下端出水口。而且,所述膜袋上端与上端密封件焊接、粘结或机械密封固定连接,膜袋下端与下端密封件焊接、粘结或机械密封固定连接。而且,所述过滤膜片内部可以设置产水导流布进行支撑和防护,该产水导流布为塑料密格网产生导流布。而且,所述膜袋的过滤膜片采用微滤膜片或超滤膜片。而且,所述多孔介质填料采用多孔海绵、挤塑纤维丝堆积板或微孔烧结板多孔介质填料。而且,所述多孔介质填料的多孔海绵、微孔烧结板的厚度在1-20mm,孔径为15-35PPI。而且,所述上端密封件设置有与汇集腔连通的两个上端出水口,该两个上端出水口均与上集流管的两个长管连接;所述下端密封件设置有与汇集腔连通的两个下端产水口,该两个下端出水口均与下集流管的两个长管连接。而且,所述汇集腔呈三角形、弧形或者梯形。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可置于地面上,厌氧反应器入水口接原水管路,控制原水水量,排泥口接排水管路,控制出水水量,排气口接沼气收集管路;各膜盒下部产水总管的产水口接外部产水管路,膜盒上部的膜排气反洗口接真空泵及清洗管路,原水经入水口进入厌氧反应器,经厌氧工艺后,由上连通管路进入膜盒,沼气经排气口进入沼气收集管路,污泥通过排泥口排出至排水管路;膜盒内的平板膜元件通过负压产水或虹吸产水,产水进入下集流管,汇集到产水管,经产水总管进入外部产水管路;平板膜元件内部的气体进入上集流管,汇集到膜排气反洗管,通过真空泵从膜排气反洗口抽走,保证平板膜元件内部气体量处于较低水平;当检测到平板膜元件需要清洗时,可停止产水工作,清洗管路通过膜元件反洗口对平板膜元件20反洗,通量恢复后即可继续进行产水工作。2、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配管后即可单独使用,便于快速布设,实现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别控制,处理能力大幅提高。3、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平板膜元件制有上端出水口、下端出水口,上端出水口下部产水,产水可免受气体积蓄影响,可采用虹吸产水,节省自吸泵。4、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平板膜元件采用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在膜袋内置有多孔介质填料的方式,通过其多孔结构可以极大降低内部流动阻力,提高压力作用在膜表面的均匀性,使抽吸的负压更多的均匀作用在膜表面上,而不是消耗在流动及产生气体的过程中,因此可以使用高程较小的虹吸运行产水,从而有效降低产水能耗。5、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平板膜元件采用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在膜袋内置有多孔介质填料,其可以在一定压力下支撑膜面,当压力增大或减小时放松或收紧膜袋的膜面,可以使膜袋的膜面具有弹性,可以利用水流冲击而小幅摆动,使部分污泥从膜面上脱附污泥,相对于传统板框式平板膜元件,具有一定的自清洁功能。6、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平板膜元件采用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其上、下端密封件均设置有汇集腔,一端与多孔介质填料连接,一端与上、下端出水口连接;汇集腔呈三角形、弧形或者梯形,拥有一定斜度,置于上方时,便于气体汇聚排出而不淤存于膜腔内,置于下方时便于水在其中向下汇集,有布水和均压的作用,可减小阻力损失。7、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平板膜元件采用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膜袋上端均与上端密封件焊接、粘结或机械密封固定连接,膜袋下端均与下端密封件焊接、粘结或机械密封固定连接,其可采用灌封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中间无硬连接机构,可承受较低压力的反冲洗操作。8、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小型化过滤单元,配管后即可单独使用,可以外置于池体,便于快速布设,使用更加方便,且能耗小、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部分剖开);图5为本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厌氧反应器、2-膜盒、3-膜排气反洗管、4-上连通管、5-下连通管、6-产水管、7-排泥口、8-入水口、9-产水口、10-膜排气反洗口、11-排气口、20-平板膜元件、21-上集流管、22-下集流管、23-膜盒壳体、24-膜排气反洗总管、25-产水总管、26-膜袋、27-产水导流布、28-多孔介质填料、29-上端密封件、30-上端出水口、31-汇集腔、32-下端密封件、33-下端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1,厌氧反应器1设置有入水口8、排泥口7及排气口11。在厌氧反应器1的外壁上固定若干个膜盒2,膜盒2包括膜盒壳体23、平板膜元件20、上集流管21、下集流管22、膜排气反洗管3、上连通管4、下连通管5及产水管6,膜盒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设置有入水口、排泥口及排气口,其特征在于:在厌氧反应器的外壁上固定若干个膜盒,膜盒包括膜盒壳体、平板膜元件、上集流管、下集流管、膜排气反洗管、上连通管、下连通管及产水管,膜盒壳体内部设置有纵向排布的平板膜元件,平板膜元件的上端出水口均与上集流管连接,上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上端的膜排气反洗管连接,各膜盒的膜排气反洗管汇集连通至膜排气反洗总管;平板膜元件的下端出水口均与下集流管连接,下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下端的产水管连接,各膜盒的产水管汇集连通至产水总管;在膜盒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连通膜盒内腔及厌氧反应器内部的上连通管及下连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设置有入水口、排泥口及排气口,其特征在于:在厌氧反应器的外壁上固定若干个膜盒,膜盒包括膜盒壳体、平板膜元件、上集流管、下集流管、膜排气反洗管、上连通管、下连通管及产水管,膜盒壳体内部设置有纵向排布的平板膜元件,平板膜元件的上端出水口均与上集流管连接,上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上端的膜排气反洗管连接,各膜盒的膜排气反洗管汇集连通至膜排气反洗总管;平板膜元件的下端出水口均与下集流管连接,下集流管均与膜盒壳体下端的产水管连接,各膜盒的产水管汇集连通至产水总管;在膜盒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连通膜盒内腔及厌氧反应器内部的上连通管及下连通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排气反洗总管为环形,膜排气反洗总管制有膜排气反洗口;所述产水总管为环形,产水总管连接真空管路或虹吸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膜元件为无框全流道平板膜元件,包括膜袋、多孔介质填料、上端密封件、下端密封件,膜袋由过滤膜片在其侧边对接处焊接或粘结密封形成袋状,膜袋内部填充多孔介质填料,膜袋上端与上端密封件固定连接,膜袋下端与下端密封件固定连接,上端密封件、下端密封件均设置有汇集腔,多孔介质填料的上、下两端部分别粘接固定在上、下端密封件内部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冰刘伟涛
申请(专利权)人:智造起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