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09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超分子技术领域,具体为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聚合物是以3,4‑乙烯二氧噻吩‑2‑乙炔为主链的、以烷氧基为侧链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方法为:以3,4‑乙烯二氧噻吩为起始原料,先经溴化反应得到2,5‑二溴‑3,4‑乙烯基二氧噻吩,再与三甲基硅基乙炔反应得到双三甲基硅基3,4‑乙烯基二氧噻吩中间体,脱除TMS保护基后再与2,5‑二溴‑3,4‑乙烯基二氧噻吩发生Sonogashira反应,得到3,4‑乙烯二氧噻吩基高分子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聚合物与碳纳米管之间可形成主链π‑π吸附、侧链缠绕的超组装体系,该超组装体系形成的3,4‑乙烯基二氧噻吩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复合材料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polymers that can be superassembled with carbon-based material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超分子
,具体涉及一种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自组装(self-assembly),是指基本结构单元(分子,纳米材料,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物质)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技术。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基本结构单元在基于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的组织或聚集为一个稳定、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外观的结构。碳纳米管是一种以六边形结构为主要连接基团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碳纳米管有单壁的和多壁的,碳纳米管尺寸范围分布比较大,常见的直径在2~100nm,长度在10~200μm。由于管壁之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碳纳米管常呈团聚、缠绕或打结状态,限制了其力学等性能的发挥,也制约了碳纳米管的工业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碳纳米管易团聚、难分散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是以3,4-乙烯二氧噻吩-2-乙炔为主链的、以烷氧基为侧链的高分子聚合物,该高分子聚合物可与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主链π-π吸附、侧链缠绕形成超分子自组装体系,该超组装体系形成的3,4-乙烯二氧噻吩基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基聚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其中,n为大于零的自然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以3,4-乙烯二氧噻吩1为原料,经溴代反应,制得2,5-二溴3,4-乙烯二氧噻吩2;(2)将上述的2,5-二溴3,4-乙烯二氧噻吩2与三甲基硅基乙炔反应,得到双三甲基硅基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3,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3脱除TMS后得到双端炔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4;(3)将双端炔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4与2,5-二溴3,4-乙烯二氧噻吩2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生成的产物即为噻吩乙炔基高分子聚合物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onogashira反应的具体步骤为:在氮气保护下,将2,5-二溴3,4-乙烯二氧噻吩2、双端炔噻吩中间体4、CuI、四三苯基膦钯、三苯基膦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甲苯、三乙胺。氮气置换后,于高温下(65--75℃(优选70℃))下反应一定时间、再经萃取、干燥、浓缩处理得到黄色粘液,再经甲醇/四氢呋喃反复沉淀法得到黄色固体粉末。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3,4-乙烯二氧噻吩2与溴水的摩尔比为1:(2.1~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任一上述方法合成的3,4-乙烯二氧噻吩基高分子聚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碳纳米管超分子自组装体系,所述自组装体系中的功能物质为3,4-乙烯二氧噻吩基高分子聚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3,4-乙烯二氧噻吩基高分子聚合物在制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主要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3,4-乙烯二氧噻吩基高分子聚合物与碳纳米管之间发生主链吸附,侧链缠绕作用,通过π-π作用,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的前提下,实现对碳纳米管的超分子自组装,从而实现了对碳纳米管的分散;(2)为了保证碳纳米管的本征特性,在不破坏碳纳米管表面结构的前提下增进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4-乙烯二氧噻吩的高分子聚合物,该聚合物在常规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能有效的分散碳纳米管,从而可推动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在仪器设备、医疗器械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3)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工艺参数便于控制,原料及仪器设备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2,5-二溴3,4-乙烯二氧噻吩2的核磁共振谱图。图2是双三甲基硅基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3的核磁共振谱图。图3是双端炔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4的核磁共振谱图。图4是3,4-乙烯二氧噻吩基聚合物5的核磁共振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3,4-乙烯二氧噻吩基高分子聚合物5的制备流程:。中间体2~4的合成参照Chem.Eur.J.2011,17,1473-1484报道的步骤进行。制得的2,5-二溴3,4-乙烯二氧噻吩2为白色固体。1HNMR(500MHz,Chloroform-d)δ4.26–4.24(m,4H);双三甲基硅基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3,白色固体。1HNMR(500MHz,Chloroform-d)δ4.24(m,4H),0.25(s,18H)。双炔基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4,白色固体。1HNMR(500MHz,Chloroform-d)δ4.24(s,4H),3.29(s,2H)。聚合物5:在氮气保护下,向干燥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二溴3,4-乙烯二氧噻吩2(3.0g,10mmol),双炔基3,4-乙烯二氧噻吩中间体4(1.9g,10mmol),加入CuI(0.19g,1mmol),四三苯基膦钯(0.24g,0.2mmol)三苯基膦(0.13g,0.5mmol),再加入干燥甲苯100mL,三乙胺20mL,氮气置换三次后于70℃下反应24小时,待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后,再经萃取、干燥、旋蒸浓缩,得到黄色粘液,再经甲醇/四氢呋喃沉淀法得到黄绿色固体粉末2.6g。1HNMR(500MHz,Chloroform-d)δ4.26(m,19H),2.23(s,2H),1.99(s,2H)。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其中,n为大于零的自然数。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与碳基材料超组装的3,4-乙烯二氧噻吩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3,4-二羟基噻吩1为原料,经溴代反应,制得2,5-二溴-3,4-二烷氧基噻吩2;(2)将上述的2,5-二溴-3,4-二烷氧基噻吩2与三甲基硅基乙炔反应,得到双三甲基硅基噻吩中间体3,双三甲基硅基噻吩中间体3脱除TMS后得到双端炔基噻吩中间体4;(3)将双端炔基噻吩中间体4与2,5-二溴-3,4-二烷氧基噻吩2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生成的产物即为噻吩乙炔基高分子聚合物5。3.如权利要求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彪李继超曾洁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