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056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属于市政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横板Ⅰ、横板Ⅱ、竖板Ⅰ、竖板Ⅱ、旋转轴,横板Ⅰ、横板Ⅱ的侧壁贴合设置且横板Ⅰ、横板Ⅱ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竖板Ⅰ、竖板Ⅱ固定设置在横板Ⅰ上且竖板Ⅰ与竖板Ⅱ平行,竖板Ⅰ的侧端设置有竖杆嵌入槽,横板Ⅱ上设置有竖杆Ⅰ,竖杆Ⅰ嵌入设置在竖板Ⅰ的竖杆嵌入槽内,竖板Ⅰ的竖杆嵌入槽上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Ⅰ,半圆形缺口Ⅰ内固定设置有套筒Ⅰ,套筒Ⅰ下端开设有竖杆限位槽,竖杆Ⅰ的顶端嵌入竖杆限位槽内,竖板Ⅰ的顶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Ⅱ,旋转轴穿过套筒Ⅰ和半圆形缺口Ⅱ且旋转轴可在套筒Ⅰ和半圆形缺口Ⅱ中旋转,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L形杆,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A Recovery Device for Fire-fighting Wate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属于市政

技术介绍
消防水带是消防灭火中重要的灭火装备,每次灭火救援后,大量的消防水带需要人工整理,增加了不少的劳动工作量,目前在消防水带使用后的收卷整理上存在一些相关的工具和器材,在回收时装置容易斜切或者翻到,给造成了回收麻烦,且在收集完取出水带时装置容易摇晃,使得取出不易,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本技术的消防水带回收装置有效的降低了回收时装置切斜翻到的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横板Ⅱ和竖杆Ⅰ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件Ⅰ、连接杆、套筒、螺栓、固定件Ⅱ和竖杆Ⅲ在水带取出时装置稳定性加强,防止晃动,水带取出更加方便。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包括横板Ⅰ1、横板Ⅱ11、竖板Ⅰ2、竖板Ⅱ22、旋转轴5,横板Ⅰ1、横板Ⅱ11的侧壁贴合设置且横板Ⅰ1、横板Ⅱ11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竖板Ⅰ2、竖板Ⅱ22固定设置在横板Ⅰ1上且竖板Ⅰ2与竖板Ⅱ22平行,竖板Ⅰ2、竖板Ⅱ22的长度和高度均相同且长度大于横板Ⅰ1的宽度,竖板Ⅰ2的侧端设置有竖杆嵌入槽,横板Ⅱ11上设置有竖杆Ⅰ10,竖杆Ⅰ10嵌入设置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内且可在竖杆嵌入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上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Ⅰ3,半圆形缺口Ⅰ3内固定设置有套筒Ⅰ4,套筒Ⅰ4下端开设有竖杆限位槽,竖杆Ⅰ10的顶端嵌入竖杆限位槽内且可在竖杆限位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顶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Ⅱ23且半圆形缺口Ⅱ23与竖杆Ⅰ10的半圆形缺口Ⅰ3位于相同水平面上,旋转轴5穿过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且旋转轴5可在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中旋转,旋转轴5套装设置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位于套筒Ⅰ4的两端,旋转轴5上固定设置有L形杆13且L形杆13位于横板Ⅰ1和横板Ⅱ11之间,旋转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且把手9位于横板Ⅰ1的一侧;进一步,所述横板Ⅱ11上还设置有竖杆Ⅱ14,横板Ⅰ1上设置有竖杆Ⅲ21,竖杆Ⅲ2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件Ⅱ20且固定件Ⅱ20可绕竖杆Ⅲ21的顶端转动,套筒Ⅱ18固定设置在固定件Ⅱ20侧壁,套筒Ⅱ18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7和固定件Ⅰ15且固定件Ⅰ15套装设置在竖杆Ⅱ14顶端;进一步,所述套筒Ⅱ18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19;进一步,所述把手9的一端设置有方形块8,方形块8侧壁开设有方形槽,旋转轴5的端头设置有方形卡块6,方形卡块6插入到方形槽中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横板Ⅱ11上开设有凹槽12且凹槽12位于旋转轴5的正下方。所述横板Ⅰ1和横板Ⅱ11贴合组成装置底板,增加了装置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了在缠绕过程中装置的倾斜和翻倒,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缠绕的麻烦;所述横板Ⅱ11上的凹槽作为消防水带上掉落的尘土的收纳盒,避免污染环境,便于清理,并且还可以避免横板Ⅰ1和横板Ⅱ11的贴合面积灰和嵌入渣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消防水带回收装置有效的降低了回收时装置切斜翻到的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横板Ⅱ和竖杆Ⅰ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件Ⅰ、连接杆、套筒、螺栓、固定件Ⅱ和竖杆Ⅲ在水带取出时装置稳定性加强,防止晃动,水带取出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消防水带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横板Ⅰ和横板Ⅱ拆分示意图;图中:1-横板Ⅰ、2-竖板、3-圆形缺口Ⅰ、4-套筒Ⅰ、5-旋转轴、6-卡块、7-限位环、8-方形块、9-把手、10-竖杆Ⅰ、11-横板Ⅱ、12-凹槽、13-L形杆、14-竖杆Ⅱ、15-固定件Ⅰ、16-连接杆、17-限位块、18-套筒Ⅱ、19-紧固螺栓、20-固定件Ⅱ、21-竖杆Ⅲ、22-竖板Ⅱ、23-圆形缺口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包括横板Ⅰ1、横板Ⅱ11、竖板Ⅰ2、竖板Ⅱ22、旋转轴5,横板Ⅰ1、横板Ⅱ11的侧壁贴合设置且横板Ⅰ1、横板Ⅱ11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竖板Ⅰ2、竖板Ⅱ22固定设置在横板Ⅰ1上且竖板Ⅰ2与竖板Ⅱ22平行,竖板Ⅰ2、竖板Ⅱ22的长度和高度均相同且长度大于横板Ⅰ1的宽度,竖板Ⅰ2的侧端设置有竖杆嵌入槽,横板Ⅱ11上设置有竖杆Ⅰ10,竖杆Ⅰ10嵌入设置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内且可在竖杆嵌入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上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Ⅰ3,半圆形缺口Ⅰ3内固定设置有套筒Ⅰ4,套筒Ⅰ4下端开设有竖杆限位槽,竖杆Ⅰ10的顶端嵌入竖杆限位槽内且可在竖杆限位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顶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Ⅱ23且半圆形缺口Ⅱ23与竖杆Ⅰ10的半圆形缺口Ⅰ3位于相同水平面上,旋转轴5穿过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且旋转轴5可在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中旋转,旋转轴5套装设置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位于套筒Ⅰ4的两端,旋转轴5上固定设置有L形杆13且L形杆13位于横板Ⅰ1和横板Ⅱ11之间,旋转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且把手9位于横板Ⅰ1的一侧;横板Ⅱ11上还设置有竖杆Ⅱ14,横板Ⅰ1上设置有竖杆Ⅲ21,竖杆Ⅲ2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件Ⅱ20且固定件Ⅱ20可绕竖杆Ⅲ21的顶端转动,套筒Ⅱ18固定设置在固定件Ⅱ20侧壁,套筒Ⅱ18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7和固定件Ⅰ15且固定件Ⅰ15套装设置在竖杆Ⅱ14顶端;套筒Ⅱ18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19;把手9的一端设置有方形块8,方形块8侧壁开设有方形槽,旋转轴5的端头设置有方形卡块6,方形卡块6插入到方形槽中配合连接;横板Ⅱ11上开设有凹槽12且凹槽12位于旋转轴5的正下方。在使用时,拧松紧固螺栓,滑动套筒Ⅱ至横板Ⅱ与横板Ⅰ贴合再拧紧紧固螺栓使横板Ⅱ与横板Ⅰ形成一体底板,将旋转轴穿过套筒Ⅰ,并通过限位环对旋转轴进行横向限位避免旋转轴在旋转过程中滑动,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半圆形缺口Ⅱ,通过方形块安装上把手,将消防水带一端通过旋转轴上的L形杆限位固定,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将消防水带缠绕在旋转轴上;水带缠绕完毕后,将方形块与卡块分离,拧松紧固螺栓,然后两手分别握住竖杆Ⅱ和竖杆Ⅲ,用力将横板Ⅰ和横板Ⅱ分开,横板Ⅱ旋转时带动竖杆Ⅰ,竖杆Ⅰ带动套筒Ⅰ旋转,冲击而间接带动旋转轴发生旋转,旋转到适当角度后,拧紧紧固螺栓,使得套筒Ⅱ与连接杆固定,有效的防止取水带时整个装置的晃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然后取出缠绕好的水带,然后再度拧松紧固螺栓,旋转横板Ⅱ使得横板Ⅱ侧壁与横板Ⅰ侧壁贴合,再拧紧紧固螺栓,进行下一次的缠绕。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Ⅰ(1)、横板Ⅱ(11)、竖板Ⅰ(2)、竖板Ⅱ(22)、旋转轴(5),横板Ⅰ(1)、横板Ⅱ(11)的侧壁贴合设置且横板Ⅰ(1)、横板Ⅱ(11)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竖板Ⅰ(2)、竖板Ⅱ(22)固定设置在横板Ⅰ(1)上且竖板Ⅰ(2)与竖板Ⅱ(22)平行,竖板Ⅰ(2)、竖板Ⅱ(22)的长度和高度均相同且长度大于横板Ⅰ(1)的宽度,竖板Ⅰ(2)的侧端设置有竖杆嵌入槽,横板Ⅱ(11)上设置有竖杆Ⅰ(10),竖杆Ⅰ(10)嵌入设置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内且可在竖杆嵌入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上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Ⅰ(3),半圆形缺口Ⅰ(3)内固定设置有套筒Ⅰ(4),套筒Ⅰ(4)下端开设有竖杆限位槽,竖杆Ⅰ(10)的顶端嵌入竖杆限位槽内且可在竖杆限位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顶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Ⅱ(23)且半圆形缺口Ⅱ(23)与竖杆Ⅰ(10)的半圆形缺口Ⅰ(3)位于相同水平面上,旋转轴(5)穿过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且旋转轴(5)可在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中旋转,旋转轴(5)套装设置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位于套筒Ⅰ(4)的两端,旋转轴(5)上固定设置有L形杆(13)且L形杆(13)位于横板Ⅰ(1)和横板Ⅱ(11)之间,旋转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且把手(9)位于横板Ⅰ(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水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Ⅰ(1)、横板Ⅱ(11)、竖板Ⅰ(2)、竖板Ⅱ(22)、旋转轴(5),横板Ⅰ(1)、横板Ⅱ(11)的侧壁贴合设置且横板Ⅰ(1)、横板Ⅱ(11)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竖板Ⅰ(2)、竖板Ⅱ(22)固定设置在横板Ⅰ(1)上且竖板Ⅰ(2)与竖板Ⅱ(22)平行,竖板Ⅰ(2)、竖板Ⅱ(22)的长度和高度均相同且长度大于横板Ⅰ(1)的宽度,竖板Ⅰ(2)的侧端设置有竖杆嵌入槽,横板Ⅱ(11)上设置有竖杆Ⅰ(10),竖杆Ⅰ(10)嵌入设置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内且可在竖杆嵌入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竖杆嵌入槽上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Ⅰ(3),半圆形缺口Ⅰ(3)内固定设置有套筒Ⅰ(4),套筒Ⅰ(4)下端开设有竖杆限位槽,竖杆Ⅰ(10)的顶端嵌入竖杆限位槽内且可在竖杆限位槽内转动,竖板Ⅰ(2)的顶端开设有半圆形缺口Ⅱ(23)且半圆形缺口Ⅱ(23)与竖杆Ⅰ(10)的半圆形缺口Ⅰ(3)位于相同水平面上,旋转轴(5)穿过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且旋转轴(5)可在套筒Ⅰ(4)和半圆形缺口Ⅱ(23)中旋转,旋转轴(5)套装设置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位于套筒Ⅰ(4)的两端,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臻聪郑志琴张金瑞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