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97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包括烹饪器具、包装箱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包装泡沫,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第一内胆、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放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包装箱体内从底面往箱口依次放置有第二内胆、第一包装泡沫、锅体、第二包装泡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将烹饪器具按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包装泡沫、锅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内胆的顺序安放到包装箱体中的包装方式,通过第二包装泡沫撑起箱口,保证箱口封胶的平整性;同时锅体距离箱口较近,更方便取放锅体,减轻装配工人的辛苦,提高用户体验。

A Packaging Structure for Cooking Utens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压力煲卖点都具有“一锅双胆”的概念,就是买一个压力煲,它会赠送有两个内胆,其中,一个内胆用来煮饭,另一个内胆用来煲汤。这种“一锅双胆”的压力煲,在包装时,一般是将其中一个内胆放在压力煲内部,而将另一个内胆单独放在压力煲的上部,同时,在压力煲下部,压力煲和内胆之间以及内胆上部均设置一个包装泡沫,即现有压力煲的包装方式一般是按照从上到下依次为内胆、上包装泡沫、锅体、下包装泡沫的顺序安放到包装箱中,之后再用胶带把包装箱上面封装起来。该种压力煲的包装方式,锅体距离包装箱底部较近,使得人在取放锅体时往往要弯腰费力,增加了人工的辛苦,影响了用户的拆机体验。由于放置在锅体上面的内胆面积有限,不能撑起包装箱上表面,使得在放好锅体和内胆后胶封包装箱时,包装箱容易变形,给封装带来一定不便,影响封装效果。而且放置在上包装泡沫上的内胆在搬运和做跌落测试中容易晃动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封装平整度、提升了用户体验的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包括烹饪器具、包装箱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包装泡沫,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第一内胆、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放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包装箱体内从底面往箱口依次放置有第二内胆、第一包装泡沫、锅体、第二包装泡沫。本技术采用将烹饪器具按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包装泡沫、锅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内胆的顺序安放到包装箱体中的包装方式,通过第二包装泡沫撑起箱口,保证箱口封胶的平整性;同时锅体距离箱口较近,更方便取放锅体,减轻装配工人的辛苦,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所述第一包装泡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包装泡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形成放置锅体的安装腔。进一步,所述安装腔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锅体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凸出第一包装泡沫表面设置,并与第二内胆的胆口贴合配合安装。在锅体的重量下保证第一包装泡沫与第二内胆的紧密贴合,使得放置平稳。进一步,所述通孔内设有十字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一包装泡沫的结构稳固性,还可以支撑锅体底部。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外壁与第一包装泡沫之间设有间隙,用于消除锅体重量侧向挤压力。进一步,所述第一包装泡沫的相对侧面靠近第二内胆安装侧均设有第一内凹面,方便第一包装泡沫的取放。进一步,所述第二包装泡沫的正对箱口的表面是一平面,保证了箱体封胶的平整性。进一步,所述第二包装泡沫的相对侧面靠近平面端均设有第二内凹面,方便取放第二包装泡沫。进一步,所述烹饪器具是电压力锅或电饭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将烹饪器具按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包装泡沫、锅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内胆的顺序安放到包装箱体中的包装方式,通过第二包装泡沫撑起箱口,包装箱体不易变形,保证箱口封胶的平整性;2、采用将烹饪器具按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包装泡沫、锅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内胆的顺序安放到包装箱体中的包装方式,锅体距离箱口较近,更方便取放锅体,减轻装配工人的辛苦;3、第一包装泡沫的通孔壁与第二内胆贴合定位配合安装,且在锅体的重量下保证第一包装泡沫与第二内胆的紧密贴合,同时第二内胆位于第一包装泡沫的中部,使得放置更加平稳,能够支撑起烹饪器具的锅体。4、采用将烹饪器具按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包装泡沫、锅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内胆的顺序安放到包装箱体中的包装方式,用户在拆包装后取用烹饪器具更加方便,提升用户体验,使产品更有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包装箱体内部放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包装泡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包装泡沫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包装泡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包装泡沫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包括烹饪器具、包装箱体1、第一包装泡沫2、第二包装泡沫3,所述烹饪器具可以是电压力锅也可以是电饭煲,包括锅体4、第一内胆6、第二内胆5,第一内胆6用于煮饭,第二内胆5用于煲汤,所述第一内胆放置在所述锅体4内,所述包装箱体1内从底面往箱口依次放置有第二内胆5、第一包装泡沫2、锅体4、第二包装泡沫3。本技术采用将烹饪器具按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包装泡沫3、锅体4、第一包装泡沫2、第二内胆5的顺序安放到包装箱体1中的包装方式,通过第二包装泡沫3撑起箱口,保证箱口封胶的平整性;同时锅体4距离箱口较近,更方便取放锅体4,减轻装配工人的辛苦,提高用户体验。参照图3、图6,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包装泡沫2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第二包装泡沫3设有第二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31相对设置并形成放置锅体4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锅体4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本实施例的锅体4是正常放置,所述第一凹槽21的形状与锅体4底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凹槽31的形状与锅体4的顶部的形状相适配。参照图4,所述第一凹槽21的中部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的侧壁23凸出第一包装泡沫2表面设置,并与第二内胆5的胆口贴合配合安装,即第二内胆5是放置在包装箱体1的中间,提高放置的平稳性。同时在锅体4的重量下保证第一包装泡沫2与第二内胆5的紧密贴合,使得放置更加平稳。所述通孔22内设有十字加强筋24,用于加强第一包装泡沫2的结构稳固性,还可以支撑锅体4底部。所述通孔22的外壁与第一包装泡沫2之间设有间隙25,用于消除锅体4重量侧向挤压力。所述第一包装泡沫2的相对侧面靠近第二内胆5安装侧均设有第一内凹面26,方便第一包装泡沫2的取放。参照图5,所述第二包装泡沫3的正对箱口的表面是一平面32,保证了箱体封胶的平整性。所述第二包装泡沫3的相对侧面靠近平面端均设有第二内凹面33,方便取放第二包装泡沫3。本技术在生产线打包时,先将第一内胆6、以及相关一些配件比如量杯、饭勺等放置在锅体4内,再依次将第二内胆5、第一包装泡沫2、锅体4、第二包装泡沫3放入到包装箱体1内,再将电源线等配件放入,最后进行胶封包装箱体1的箱口。该种包装方式能够减轻工人取放机器时弯腰费力的辛劳,提升外箱封装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对烹饪器具的锅体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第二内胆5安放平稳,避免搬运和测试中晃动不稳,提高锅体包装性能,提高产品经济效益。用户在开箱使用时,打开封口,取出第二包装泡沫3,即可取出锅体4进行使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锅体4是平躺地放置在第一包装泡沫2和第二包装泡沫3之间,相应的,第一包装泡沫2中的第一凹槽21的形状与锅体4侧面的形状相适配,第二包装泡沫3中的第二凹槽31的形状与锅体4侧面的形状相适配。其余结构及包装方式、使用方式均可参考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将锅体4平躺地放置在对应的包装泡沫上,平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包括烹饪器具、包装箱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包装泡沫,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第一内胆、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放置在所述锅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体内从底面往箱口依次放置有第二内胆、第一包装泡沫、锅体、第二包装泡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包括烹饪器具、包装箱体、第一包装泡沫、第二包装泡沫,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第一内胆、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放置在所述锅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体内从底面往箱口依次放置有第二内胆、第一包装泡沫、锅体、第二包装泡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装泡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包装泡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形成放置锅体的安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锅体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凸出第一包装泡沫表面设置,并与第二内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鹏辉倪笑业赵兴川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