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固定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64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固定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槽,所述第一通孔槽设有2条,两者相间隔且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槽沿底座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槽,所述第二通孔槽设有2条,位于第一通孔槽的两侧设置,且与第一通孔槽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槽与第二通孔槽之间设有间距,沿所述第一通孔槽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单个和/或多个连续的沿第一通孔槽的侧边设置,在相平行的所述第一通孔槽之间开设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错落分布在两平行的第一通孔槽之间,所述螺孔上开设有螺孔槽,所述螺孔槽的深度在10毫米至15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能对不同的模具进行固定,降低固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固定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固定治具。
技术介绍
在对模具进行固定时,由于模具的结构不同,需要不同的固定治具来进行辅助固定,这样就会制作不同的固定治具,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模具固定治具,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固定治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固定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槽,所述第一通孔槽设有2条,两者相间隔且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槽沿底座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槽,所述第二通孔槽设有2条,位于第一通孔槽的两侧设置,且与第一通孔槽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槽与第二通孔槽之间设有间距,沿所述第一通孔槽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单个和/或多个连续的沿第一通孔槽的侧边设置,在相平行的所述第一通孔槽之间开设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错落分布在两平行的第一通孔槽之间,所述螺孔上开设有螺孔槽,所述螺孔槽的深度在10毫米至15毫米。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治具,所述凹槽的深度在5毫米至10毫米。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治具,错落分布的所述螺孔的直径范围在10毫米至15毫米。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治具,所述螺孔槽的深度优选在12毫米。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底座上开设有两条第一通孔槽,通过通孔槽能实现对不同模具额固定,同时还通过通孔槽两侧的凹槽可以使螺栓固定在凹槽内,使其能更稳定的固定,而在两条第一通孔槽之间的螺孔,可以针对有螺孔的模具进行二次的固定,确保了更加稳定的固定,该结构简单,固定方便,而且还能适应不同的模具要求,有效降低了制作其他治具的成本,节约了材料,而且还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进行操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模具固定治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槽2,所述第一通孔槽2设有2条,两者相间隔且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槽2沿底座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槽3,所述第二通孔槽3设有2条,位于第一通孔槽2的两侧设置,且与第一通孔槽2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槽3与第二通孔槽3之间设有间距,沿所述第一通孔槽2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单个和/或多个连续的沿第一通孔槽2的侧边设置,在相平行的所述第一通孔槽2之间开设有若干螺孔5,所述螺孔5错落分布在两平行的第一通孔槽2之间,所述螺孔5上开设有螺孔槽6,所述螺孔槽6的深度在10毫米至15毫米。本技术中所述凹槽4的深度在5毫米至10毫米。本技术中错落分布的所述螺孔5的直径范围在10毫米至15毫米。本技术中所述螺孔槽6的深度优选在12毫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具体工作时,首先将不同的模具按照其结构,来选择底座上的位置,在选择完成位置后,通过螺钉和螺栓将模具固定在已选择的位置处,一般通过两条第一通孔槽俩对模具进行固定,通过两点式的固定,既能确保模具不会出现滑动的可能,而有些模具则直接通过两条第一通孔槽之间的螺孔进行固定,该种固定一般针对的模具比较小,通过选择不同的螺孔进行固定即可,还有一种即通过第一通孔槽的两端进行固定,同时还通过螺孔进行再次固定,该种固定方式能确保模具固定的稳定性,一般使用在大型模具上。上述的第二通孔槽固定在需要二次加工的加工治具上,通过第二通孔槽可以满足不同加工治具上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成本。本技术在底座上开设有两条第一通孔槽,通过通孔槽能实现对不同模具额固定,同时还通过通孔槽两侧的凹槽可以使螺栓固定在凹槽内,使其能更稳定的固定,而在两条第一通孔槽之间的螺孔,可以针对有螺孔的模具进行二次的固定,确保了更加稳定的固定,该结构简单,固定方便,而且还能适应不同的模具要求,有效降低了制作其他治具的成本,节约了材料,而且还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进行操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槽(2),所述第一通孔槽(2)设有2条,两者相间隔且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槽(2)沿底座(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槽(3),所述第二通孔槽(3)设有2条,位于第一通孔槽(2)的两侧设置,且与第一通孔槽(2)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槽(3)与第二通孔槽(3)之间设有间距,沿所述第一通孔槽(2)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单个和/或多个连续的沿第一通孔槽(2)的侧边设置,在相平行的所述第一通孔槽(2)之间开设有若干螺孔(5),所述螺孔(5)错落分布在两平行的第一通孔槽(2)之间,所述螺孔(5)上开设有螺孔槽(6),所述螺孔槽(6)的深度在10毫米至15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槽(2),所述第一通孔槽(2)设有2条,两者相间隔且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槽(2)沿底座(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槽(3),所述第二通孔槽(3)设有2条,位于第一通孔槽(2)的两侧设置,且与第一通孔槽(2)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槽(3)与第二通孔槽(3)之间设有间距,沿所述第一通孔槽(2)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单个和/或多个连续的沿第一通孔槽(2)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同
申请(专利权)人:模德模具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