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63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蜂鸣器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由底座组件,及与底座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升降调节组件,及与升降调节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合理,能依需对组装工序中的蜂鸣器外壳或待检测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也便于蜂鸣器外壳或蜂鸣器成品的上、下安装卸料;2、竖中空限位套、通孔、竖支撑柱、凹槽、内螺纹通孔行业调节螺杆结构,能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实现适应性的升降调整作业,实用性强,且整体便于组装维护。

High stability vertical buzzer lift position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
本技术属于蜂鸣器生产应用
,具体涉及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
技术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在蜂鸣器的生产中需要对待组装的蜂鸣器壳体进行稳定的定位,以便于组装时将蜂鸣器的组成部件精准的安装在壳体内如精密压电式蜂鸣器等,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其所定位的结构需要具备便于上下料(壳体)、定位稳定和依需调节的要求等,同时由于蜂鸣器的使用场合比较复杂、多样性比如潮湿环境、高温环境等,所以蜂鸣器在出厂前需要利用检测器械进行潮湿、高温、耐腐蚀等环境的模拟测试,以保证成品蜂鸣器的品质符合组装产品的使用标准,在检测时,需要将待检测的蜂鸣器成品进行牢靠的固定并安装在所采用的检测器械内,而蜂鸣器成品固定结构,要满足定位安装快速、稳定等要求,以提高蜂鸣器检测的精准性等。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其设计合理,能依需对组装工序中的蜂鸣器外壳或待检测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也便于蜂鸣器外壳或蜂鸣器成品的上、下安装卸料,同时竖中空限位套、通孔、竖支撑柱、凹槽、内螺纹通孔行业调节螺杆结构,能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实现适应性的升降调整作业。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由底座组件,及与底座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升降调节组件,及与升降调节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及对称设置在底板两端的U形卡槽,及设置在底板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圆形底座,及设置在圆形底座内且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及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连接的若干个紧固螺栓;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形底座上的竖中空限位套,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一端内的通孔,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内的竖支撑柱,及设置在竖支撑柱内的凹槽,及设置在竖支撑柱内且与凹槽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内螺纹通孔,及贯穿通孔且与内螺纹通孔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竖支撑柱上的底支撑板,及设置在底支撑板一端上的竖支撑板,及设置在竖支撑板一面的蜂鸣器定位套。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还包括对称设置在蜂鸣器定位套内的一组辅助定位螺杆通孔,及对称设置在竖支撑板两端的一组辅助定位螺杆限位板,及设置在辅助定位螺杆限位板内的定位螺杆内螺纹调节孔,及依次贯穿定位螺杆内螺纹调节孔、辅助定位螺杆通孔的辅助定位螺杆。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底支撑板与竖支撑板之间构成L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合理,能依需对组装工序中的蜂鸣器外壳或待检测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也便于蜂鸣器外壳或蜂鸣器成品的上、下安装卸料;2、竖中空限位套、通孔、竖支撑柱、凹槽、内螺纹通孔行业调节螺杆结构,能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实现适应性的升降调整作业,实用性强,且整体便于组装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底支撑板、竖支撑板、辅助定位螺杆限位板、定位螺杆内螺纹调节孔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竖中空限位套、通孔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竖支撑柱、凹槽、内螺纹通孔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辅助定位螺杆限位板、定位螺杆内螺纹调节孔、辅助定位螺杆等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由底座组件,及与底座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升降调节组件,及与升降调节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1,及对称设置在底板1两端的U形卡槽2,及设置在底板1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圆形底座4,及设置在圆形底座4内且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5,及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5连接的若干个紧固螺栓6;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形底座4上的竖中空限位套7,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7一端内的通孔8,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7内的竖支撑柱9,及设置在竖支撑柱9内的凹槽10,及设置在竖支撑柱9内且与凹槽10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内螺纹通孔11,及贯穿通孔8且与内螺纹通孔11连接的调节螺杆12;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竖支撑柱9上的底支撑板18,及设置在底支撑板18一端上的竖支撑板13,及设置在竖支撑板13一面的蜂鸣器定位套14。如图6所示的所述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还包括对称设置在蜂鸣器定位套14内的一组辅助定位螺杆通孔15,及对称设置在竖支撑板13两端的一组辅助定位螺杆限位板16,及设置在辅助定位螺杆限位板16内的定位螺杆内螺纹调节孔17,及依次贯穿定位螺杆内螺纹调节孔17、辅助定位螺杆通孔15的辅助定位螺杆19,用于对蜂鸣器定位套14内的蜂鸣器外壳或蜂鸣器成品进行辅助的定位,提高定位的牢靠性。本结构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所述底支撑板18与竖支撑板13之间构成L形结构,所述蜂鸣器定位套14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结构,上述结构设计便于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的上、下的安装或拆卸动作。本结构的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一方面其设计合理,能依需对组装工序中的蜂鸣器外壳或待检测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也便于蜂鸣器外壳或蜂鸣器成品的上、下安装卸料,另一方面竖中空限位套、通孔、竖支撑柱、凹槽、内螺纹通孔行业调节螺杆结构,能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实现适应性的升降调整作业,实用性强,且整体便于组装维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其特征在于:由底座组件,及与底座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升降调节组件,及与升降调节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1),及对称设置在底板(1)两端的U形卡槽(2),及设置在底板(1)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圆形底座(4),及设置在圆形底座(4)内且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5),及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5)连接的若干个紧固螺栓(6);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形底座(4)上的竖中空限位套(7),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7)一端内的通孔(8),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7)内的竖支撑柱(9),及设置在竖支撑柱(9)内的凹槽(10),及设置在竖支撑柱(9)内且与凹槽(10)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内螺纹通孔(11),及贯穿通孔(8)且与内螺纹通孔(11)连接的调节螺杆(12);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竖支撑柱(9)上的底支撑板(18),及设置在底支撑板(18)一端上的竖支撑板(13),及设置在竖支撑板(13)一面的蜂鸣器定位套(14)。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稳定性立式蜂鸣器升降定位座,其特征在于:由底座组件,及与底座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升降调节组件,及与升降调节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1),及对称设置在底板(1)两端的U形卡槽(2),及设置在底板(1)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圆形底座(4),及设置在圆形底座(4)内且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5),及与若干个底板定位孔(3)、若干个圆形底座定位孔(5)连接的若干个紧固螺栓(6);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形底座(4)上的竖中空限位套(7),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7)一端内的通孔(8),及设置在竖中空限位套(7)内的竖支撑柱(9),及设置在竖支撑柱(9)内的凹槽(10),及设置在竖支撑柱(9)内且与凹槽(10)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内螺纹通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