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46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侧的进料箱通向第一破碎箱,第一破碎箱内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设有用于初步破碎的第一破碎轮,第一破碎箱下侧通向第二破碎箱,第二破碎箱内相互平行的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设有用于进一步破碎的第二破碎轮,第二破碎箱下侧的下料口通向分料箱,分料箱侧面的第二料箱内设有用于分离钢材的第一电磁机构和第二电磁机构,且分料箱内设有用于搅拌建筑垃圾促进分离的螺旋叶片,分料箱下侧与第一料箱之间设有滤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建筑垃圾两侧破碎不仅破碎噪声小,而且破碎效果更好,方便建筑垃圾的二次利用,而且依靠电磁机构将钢筋与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分离,分类处理效果好。

A Classified Recycling Process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不可避免的产生数亿吨的建筑垃圾,然而,由于建筑垃圾分类处理需要额外的费用,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通常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郊区,坑塘沟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选堆放地,这不仅降低了对水体的调蓄能力,也将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为了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节省建筑成本,现有方法之一是将建筑垃圾运送到相关垃圾处理企业进行统一处理,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破碎成粉末,生产成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或者经破碎碾磨成粉体材料作为替代粉煤灰、矿渣粉、石粉等材料与混凝土掺合料使用,此方法,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高,但在运送途中产生的粉尘,灰沙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不但运输成本高昂,垃圾处理相关设备成本高昂,只适用于专门从事可再生建筑加工企业,普及范围有限,另一种方法是人工将较大体积的建筑垃圾破碎成较小体积的建筑垃圾,使建筑垃圾中的钢筋与混凝土分离,将钢筋挑选出来后,再次利用破碎机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之后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代替粉煤灰、矿渣粉、石粉等材料与混凝土掺合使用,此方法能够最大化的回收钢材,同时最大化利用建筑垃圾,而且一般直接在建筑场地进行,不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运输,但人工破碎大体积建筑垃圾费时费力,效率低,为更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而设置的破碎机构破碎功能有限,难以破碎大体积建筑垃圾,效率低下,缺少专门从事可再生建筑加工企业大型设备相关的分类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本体的进料口通向第一破碎箱,第一破碎箱下侧通向第二破碎箱,第二破碎箱下侧设有下料口通向分料箱,分料箱下侧设有动力箱和第一料箱,动力箱内第三电机的第三转轴贯穿分料箱至下料口,且第三转轴侧面设有螺旋叶片,分料箱侧面设有第二料箱,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料箱与第一料箱之间设有传动箱,第一料箱下侧面固定连接支腿,第二料箱内环形均匀分布第一电磁机构,且第一电磁机构外侧设有第二电磁机构,所述第一电磁机构的固定棒上端与下料口下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棒下端贯穿至第一吸盘上侧面,第一吸盘下侧面与第四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第四转轴位于传动箱内部的下端与第三传动轮固定连接,相邻第一吸盘之间设有挡块,固定棒与第四转轴竖直中心线重合,第一吸盘以固定棒为中心环形均匀分布,固定棒与第一铁芯一端接触连接,第一铁芯另一端与第一吸盘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铁芯上缠绕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电磁机构的第二铁芯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且第二铁芯另一端与第二吸盘后侧固定连接,第二铁芯侧面缠绕有第二线圈,且第二线圈外侧的防护套筒两端分别与本体和第二吸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破碎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右端均设有第一传动轮,且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第一转轴左端与固定在本体左侧第一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第二转轴左端与本体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均设有第一破碎轮。所述第二破碎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右端均通过连轴与两个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第一转筒左端与固定在本体左侧第二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第二转筒左端固定连接的连轴与本体转动连接,第一转筒与第二转筒上均设有第二破碎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之间通过三角带传动连接,且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轮下侧与第四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第四电机固定在传动箱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第一破碎轮数量均为四个,且任一转轴上第一破碎轮位于另一转轴上第一破碎轮之间或第一破碎轮与本体之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破碎轮最外侧面直径的0.8倍,使第一破碎轮之间相互叠加且第一破碎轮外侧面与转轴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确保破碎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筒与第二转筒上的第二破碎齿轮线性均匀分布,且相邻第二破碎轮之间距离等于第二破碎轮宽度,任一转筒上第二破碎轮位于另一转筒上第二破碎轮之间或第二破碎轮与本体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破碎箱下侧面设有滤网。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料箱下侧面在靠近第一出料口处为向下倾斜的斜面,且所述第二料箱下侧面在靠近第二出料口处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方便将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内的建筑垃圾取出。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棒靠近分料箱的半侧相间均匀分布有第一导电棒和第二导电棒,且第一铁芯与固定棒接触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导电棒等宽的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且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分别与第一线圈两端连接,第一导电棒与第二导电棒之间以及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之间均存在与第一导电棒等宽的间隙,避免第一导电棒与第二导电棒同时与同一个导电棒接触发生短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电磁机构与第二电磁机构产生的电磁作用将钢材分离,并且回收至第二料箱,相比传统人工挑选钢材,不仅提高了钢材分离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工成本;在将钢材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离之前,第一破碎轮可对大体积进行初步破碎,再由第二破碎轮将建筑垃圾进行进一步精细化破碎,将大体积建筑垃圾进行分级破碎可降低破碎轮工作压力,同时破碎效果更好;去除钢材之后的建筑残渣则被直接收集到第一料箱内,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代替粉煤灰、矿渣粉、石粉等材料与混凝土掺合使用,在建筑施工场地即可直接当做建筑材料使用,不仅实现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省了建筑原材料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破碎箱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破碎箱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料箱、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处俯视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电磁机构俯视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电磁机构正视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电磁机构结构图。图中标号:1本体;101支腿;2进料口;3第一破碎箱;301第一电机;302第一转轴;303第一破碎轮;304第一传动轮;305第一传送带;306第二转轴;4第二破碎箱;401第一电机;402第二破碎轮;403第一转筒;404第二传动轮;405连轴;406第二传送带;407第二转筒;408滤网;5下料口;6分料箱;7传动箱;8第一料箱;801第一出料口;9第一电磁机构;10第二电磁机构;11第二料箱;1101第二出料口;12动力箱;13第三电机;1301第三转轴;14螺旋叶片;15第四电机;1501第四转轴;16第三传动轮;17固定棒;1701第一导电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进料口(2)通向第一破碎箱(3),第一破碎箱(3)下侧通向第二破碎箱(4),第二破碎箱(4)下侧设有下料口(5)通向分料箱(6),分料箱(6)下侧设有动力箱(12)和第一料箱(8),动力箱(12)内第三电机(13)的第三转轴(1301)贯穿分料箱(6)至下料口(5),且第三转轴(1301)侧面设有螺旋叶片(14),分料箱(6)侧面设有第二料箱(11),第一料箱(8)和第二料箱(11)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料口(801)和第二出料口(1101),第二料箱(11)与第一料箱(8)之间设有传动箱(7),第一料箱(8)下侧面固定连接支腿(101),第二料箱(11)内环形均匀分布第一电磁机构(9),且第一电磁机构(9)外侧设有第二电磁机构(10),所述第一电磁机构(9)的固定棒(17)上端与下料口(5)下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棒(17)下端贯穿至第一吸盘(18)上侧面,第一吸盘(18)下侧面与第四转轴(1501)上端固定连接,第四转轴(1501)位于传动箱(7)内部的下端与第三传动轮(16)固定连接,相邻第一吸盘(18)之间设有挡块(1801),固定棒(17)与第四转轴(1501)竖直中心线重合,第一吸盘(18)以固定棒(17)为中心环形均匀分布,固定棒(17)与第一铁芯(19)一端接触连接,第一铁芯(19)另一端与第一吸盘(18)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铁芯(19)上缠绕有第一线圈(20);所述第二电磁机构(10)的第二铁芯(23)一端与本体(1)固定连接,且第二铁芯(23)另一端与第二吸盘(21)后侧固定连接,第二铁芯(23)侧面缠绕有第二线圈(24),且第二线圈(24)外侧的防护套筒(22)两端分别与本体(1)和第二吸盘(2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进料口(2)通向第一破碎箱(3),第一破碎箱(3)下侧通向第二破碎箱(4),第二破碎箱(4)下侧设有下料口(5)通向分料箱(6),分料箱(6)下侧设有动力箱(12)和第一料箱(8),动力箱(12)内第三电机(13)的第三转轴(1301)贯穿分料箱(6)至下料口(5),且第三转轴(1301)侧面设有螺旋叶片(14),分料箱(6)侧面设有第二料箱(11),第一料箱(8)和第二料箱(11)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料口(801)和第二出料口(1101),第二料箱(11)与第一料箱(8)之间设有传动箱(7),第一料箱(8)下侧面固定连接支腿(101),第二料箱(11)内环形均匀分布第一电磁机构(9),且第一电磁机构(9)外侧设有第二电磁机构(10),所述第一电磁机构(9)的固定棒(17)上端与下料口(5)下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棒(17)下端贯穿至第一吸盘(18)上侧面,第一吸盘(18)下侧面与第四转轴(1501)上端固定连接,第四转轴(1501)位于传动箱(7)内部的下端与第三传动轮(16)固定连接,相邻第一吸盘(18)之间设有挡块(1801),固定棒(17)与第四转轴(1501)竖直中心线重合,第一吸盘(18)以固定棒(17)为中心环形均匀分布,固定棒(17)与第一铁芯(19)一端接触连接,第一铁芯(19)另一端与第一吸盘(18)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铁芯(19)上缠绕有第一线圈(20);所述第二电磁机构(10)的第二铁芯(23)一端与本体(1)固定连接,且第二铁芯(23)另一端与第二吸盘(21)后侧固定连接,第二铁芯(23)侧面缠绕有第二线圈(24),且第二线圈(24)外侧的防护套筒(22)两端分别与本体(1)和第二吸盘(2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箱(3)内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6),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6)右端均设有第一传动轮(304),且两个第一传动轮(304)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305)传动连接,第一转轴(302)左端与固定在本体(1)左侧第一电机(301)的转子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06)左端与本体(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302)与第二转轴(306)上均设有第一破碎轮(30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玲玲尉保胜朱玲玲赵明明郑大翅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