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及自动判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及自动判堵方法。
技术介绍
在管道运行过程中,由于气体中含有杂质等原因,致使某一路或某几路过滤分离器堵塞,造成气体经过过滤器时,压损较大,最终导致能耗异常升高,降低企业效益,并给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不及时掌握过滤分离器是否堵塞等相关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将导堵塞不断加重,能耗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滤芯损坏。对于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是否堵塞,以往工程无法进行自动判断,无法及时发现过滤分离器堵塞问题,导致只有当固定周期检修时,才能发现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及自动判堵方法,能实时监测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是否堵塞,报警速度及时、准确率高,提高了输气管道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包括:第一汇管和第二汇管,所述第一汇管和所述第二汇管之间连接有两条支路主管;一条支路主管从上游至下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阀门、第一压力表、第一旋风分离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汇管(1)和第二汇管(18),所述第一汇管(1)和所述第二汇管(18)之间连接有两条支路主管(2);一条支路主管(2)从上游至下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阀门(3)、第一压力表(9)、第一旋风分离器(10)、第一过滤分离器(11)、第二压力表(15)、第一流量变送器(16)和第一电动阀门(17),第一差压变送器(12)安装于所述第一过滤分离器(11)上;另一条支路主管(2)从上游至下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四阀门(19)、第三压力表(25)、第二旋风分离器(26)、第二过滤分离器(27)、第四压力表(31)、第二流量变送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汇管(1)和第二汇管(18),所述第一汇管(1)和所述第二汇管(18)之间连接有两条支路主管(2);一条支路主管(2)从上游至下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阀门(3)、第一压力表(9)、第一旋风分离器(10)、第一过滤分离器(11)、第二压力表(15)、第一流量变送器(16)和第一电动阀门(17),第一差压变送器(12)安装于所述第一过滤分离器(11)上;另一条支路主管(2)从上游至下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四阀门(19)、第三压力表(25)、第二旋风分离器(26)、第二过滤分离器(27)、第四压力表(31)、第二流量变送器(32)和第二电动阀门(33),第二差压变送器(28)安装于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26)上;所述第一差压变送器(12)、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16)、所述第一电动阀门(17)、所述第二差压变送器(28)、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32)和所述第二电动阀门(33)均接至接线箱(34),所述接线箱(34)接入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表(9)通过第一仪表阀(8)和第一仪表根部阀(7)安装在所述支路主管(2)上;所述第二压力表(15)通过第二仪表阀(14)和第二仪表根部阀(13)安装在所述支路主管(2)上;所述第三压力表(25)通过第三仪表阀(24)和第三仪表根部阀(23)安装在所述支路主管(2)上;所述第四压力表(31)通过第四仪表阀(30)和第四仪表根部阀(29)安装在所述支路主管(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上下游两侧的支路主管(2)上接有第一旁通管道(4);所述第四阀门(19)上下游两侧的支路主管(2)上接有第二旁通管道(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通管道(4)从上游至下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阀门(5)和第三阀门(6);所述第二旁通管道(20)从上游至下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五阀门(21)和第六阀门(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压变送器(12)通过第一电缆(35)接入所述接线箱(34);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16)通过第二电缆(36)接入所述接线箱(34);所述第一电动阀门(17)通过第三电缆(37)接入所述接线箱(34);所述第二差压变送器(28)通过第四电缆(38)接入所述接线箱(34);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32)通过第五电缆(39)接入所述接线箱(34);所述第二电动阀门(33)通过第六电缆(40)接入所述接线箱(34);所述接线箱(34)通过第七电缆(41)接入控制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气管道过滤分离器自动判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中文,黄晶,赵国辉,王振业,公维龙,王树祺,刘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