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迪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263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呼吸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包括罩体,罩体的中部设置有输氧软管,输氧软管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有制氧机和吹气罩;罩体上对应口部位置设置开闭装置;罩体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侧剖面为三角形的支柱,支柱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柔性硅胶片,罩体与脸部卡和的边缘外侧设置有表面固定有所述生物胶层的柔性硅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有效避免医务人员因短时的延误而贻误抢救的时机。能够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的隐患,有利于医患双方人员的健康。同时能够便于护理人员对病人喂食。使得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不需要固定头带就可以固定住面罩,不易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
本技术涉及呼吸内科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的患者主要是由于呼吸道疾病而入院治疗,其特点为: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反复发病,通常需要吸氧或者持续吸氧进行治疗,其中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或危重哮喘、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水肿等病种,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或呼吸衰竭进行性加重,现有的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大都是通过头部固定带来固定住呼吸面罩,且厂家生产的面罩都是同一尺寸,这样导致不同的患者佩戴起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脱落滑动,有时还需要用手扶持,而且头部固定带,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异样感。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患者的呼吸困难,在抢救的时候要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但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先将吸氧面罩摘除,然后由医护人员和患者直接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这种操作存有的弊是:1、操作非常的麻烦,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而且往往会因为这短时的延误而贻误抢救的时机;2、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不利于医患双方人员的健康;而且有时需要对病人进行喂食,目前的做法是取下面罩本体再进行喂食,这样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的中部设置有输氧软管(2),所述输氧软管(2)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有制氧机(3)和吹气罩(4);所述罩体(1)上对应口部位置设置开闭装置(5);所述罩体(1)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侧剖面为三角形的支柱(6), 所述支柱(6)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柔性硅胶片(7),所述柔性硅胶片(7)上固定有生物胶层,所述罩体(1)与脸部卡和的边缘外侧设置有表面固定有生物胶层的柔性硅胶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的中部设置有输氧软管(2),所述输氧软管(2)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分支管分别连接有制氧机(3)和吹气罩(4);所述罩体(1)上对应口部位置设置开闭装置(5);所述罩体(1)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侧剖面为三角形的支柱(6),所述支柱(6)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柔性硅胶片(7),所述柔性硅胶片(7)上固定有生物胶层,所述罩体(1)与脸部卡和的边缘外侧设置有表面固定有生物胶层的柔性硅胶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陈振平刘学芬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吴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