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22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00
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处于支具板内贴近肌肉处,软橡胶管(30)呈迂回状或蚊香盘均匀限制在软质条网上,所述软橡胶管(30)的一端由软管(9)连接空气推送筒,软橡胶管(30)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态,由空气推送筒施压或放气使软橡胶管(30)的交替膨胀或收缩获取按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空气推送筒对软橡胶管的施压以及通过弹簧的弹力使软橡胶管内的气体放气进入空气推送筒的交替膨胀或收缩获取支具板内肌肉的按摩。

An intraplate massage mechanism for fractur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支具板内按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工作、骑车或活动时,由于不小心导致的手臂或腿部等部位的骨折较为常见,如车轮撞击小腿,对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主要原因是暴力原因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伤口或伤处剧痛,局部肿胀、淤血;目前对于骨折的治疗方式是通过X线拍片检查,通过X线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的伤情,准确判断骨折病人的骨骼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位置;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骨骼愈合;因此,在骨折治疗中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首先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由于骨折部位复位后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外固定方法,其中使用石膏绷带时,被石膏包裹部位通常几个月不能打开和动作;这样便会导致受伤肢体的肌肉收缩,无法进行任何功能锻炼,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也受到影响而导致骨折愈合缓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的发生;所以很多医院改用支具,这种支具是一种可塑形的板体,这种板体外部是软钛钢板,内部设置一层硅胶垫,在内外一体的板体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透气,使用时将板体折弯获取骨折部位的肢体外部匹配的形状,然后扣在伤处,并使用一端具有公粘扣、另一端具有母粘扣的软带子固定,这种板体使用时仍然会出现包裹部位奇痒难忍的现象,在康复过程中也无法取下进行止痒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利用空气推送筒对软橡胶管的施压以及通过弹簧的弹力使软橡胶管内的气体放气进入空气推送筒的交替膨胀或收缩获取支具板内肌肉的按摩,通过按摩可使肌肉放松并促进血液循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处于支具板内贴近肌肉处,软橡胶管呈迂回状或蚊香盘均匀限制在软质条网上,所述软橡胶管的一端由软管连接空气推送筒,软橡胶管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态,由空气推送筒施压或放气使软橡胶管的交替膨胀或收缩获取按摩。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所述软橡胶管为方形管,方形管软橡胶管的橡胶管进气一端套在进气连接头的方插管上,在方插管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防脱的环形凸起B。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所述软质条网为双层并呈田字形结构分布,双层为相同结构,其中上层由多根间隔设置的上竖软质条和多根间隔设置的上横软质条形成上田字形结构网,下层由多根间隔设置的下竖软质条和多根间隔设置的下横软质条形成下田字形结构网;双层结构的上田字形结构网与下田字形结构网的每一上竖软质条与上横软质条和下竖软质条与下横软质条形成的十字形交错位置和边部的“┻”形交错位置以及角部“┛”均设有连接点,由两两连接点之间的上竖软质条与下竖软质条或上横软质条与下横软质条的分开获取软橡胶管迂回状或蚊香盘均匀的穿入定型穿口。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橡胶管进气一端设有进气连接头,由橡胶管进气一端根据需要水平设置所需长度软橡胶管的依次穿入靠边一排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中,所述软橡胶管在到达最后一个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前设置“╮”形折弯,“╮”形折弯的软橡胶管穿入一排上竖软质条与下竖软质条最后一个上竖软质条与下竖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然后“╯”形折弯的软橡胶管直线进入紧邻一排的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中,在到达紧邻一排的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的最后两个穿口之前设置“╭”折弯,“╭”形折弯的软橡胶管穿入一排最后第二个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中,然后“╰”形折弯的软橡胶管直线进入第三排的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中依此类推形成“S”形迂回状排列的软橡胶管,在最后一排软橡胶管的朝向橡胶管进气一端通过“╰”形折弯到达第二排上竖软质条与下竖软质条后通过热熔密闭或通过封堵头封堵橡胶管另一端获取所述软橡胶管呈迂回状排列,其中所述封堵头的后部设有块体,在所述块体的前端面设有方插杆,在方插杆上间隔设有至少两条环形凸起A。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在软橡胶管不使用时,所述软橡胶管的进气连接头由封盖封闭,封盖的螺杆连接软橡胶管进气连接头的螺孔,在封盖的螺杆上设有旋拧头。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由橡胶管进气一端根据需要水平设置所需长度软橡胶管的依次穿入靠边一排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中,所述软橡胶管在到达最后一个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前设置“╮”形折弯,“╮”形折弯的软橡胶管穿入上竖软质条与下竖软质条形成的一边竖排穿口直至到达最后一个穿口之前,然后“╯”形折弯的软橡胶管直线进入靠另一边一排的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中,当到达朝向橡胶管进气一端最后一个上横软质条和下横软质条之间形成的穿口后,通过“╰”形折弯进入另一边上竖软质条与下竖软质条形成的穿口,依此类推呈蚊香盘状穿入中部的穿口,在中心部位的封堵橡胶管另一端通过热熔密闭获取所述软橡胶管呈蚊香盘排列。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所述空气推送筒包括内筒体、手柄、外筒体、防脱环、弹簧和连接机构,在内筒体一端的内筒底板外部设有手柄,在内筒底板内部面设有凸起管A,所述内筒体的另一端外缘设有凸起环,在凸起环中部的环形槽中设有橡胶密封圈;外筒体套在内筒体上,内筒体的橡胶密封圈外缘与外筒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套在内筒体外部防脱环一端内面的内凸起环与内筒体外缘间隙配合,防脱环另一端内面的内螺纹B与外筒体一端外缘的外螺纹B连接;外筒体另一端设有外筒底板,在外筒体另一端设有延伸的板体,在外筒底板内面设有凸起管B,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内筒底板的凸起管A上和外筒底板的凸起管B上;软管一端连接机构的螺纹管与凸起管B的内螺纹A连接。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在外筒体另一端设置延伸的板体为延伸环,在所述延伸环的外端设有供软管折弯通过的豁口。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在软管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中部设有扩径板,在扩径板外侧面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蝶形片,螺纹管设置在扩径板的内侧面中部。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螺纹A与进气连接头的螺孔连接。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在对骨折部位安装支具板之前,剪下合适大小尺寸的软质条网,然后将软橡胶管穿入软质条网的穿口,若是制作蚊香盘结构时,可将橡胶管另一端通过热熔或其它方式密闭,将具有软橡胶管的软质条网覆盖在骨折部位,然后将支具板安装在外部,使用封盖将进气连接头封堵;在每天早晚合适时间对支具板内肌肉进行锻炼时,将封盖取下,然后将软管的连接头与进气连接头连接,将软管中部放在外筒体延伸环的豁口中,将延伸环下端放置在座椅上,使用者手持内筒体上的手柄用力下压,这时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腔体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软橡胶管并迫使软橡胶管膨胀,受到外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处于支具板内贴近肌肉处,其特征是:软橡胶管(30)呈迂回状或蚊香盘均匀限制在软质条网上,所述软橡胶管(30)的一端由软管(9)连接空气推送筒,软橡胶管(30)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态,由空气推送筒施压或放气使软橡胶管(30)的交替膨胀或收缩获取按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处于支具板内贴近肌肉处,其特征是:软橡胶管(30)呈迂回状或蚊香盘均匀限制在软质条网上,所述软橡胶管(30)的一端由软管(9)连接空气推送筒,软橡胶管(30)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态,由空气推送筒施压或放气使软橡胶管(30)的交替膨胀或收缩获取按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软橡胶管(30)为方形管,方形管软橡胶管(30)的橡胶管进气一端(12)套在进气连接头(10)的方插管(39)上,在方插管(39)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防脱的环形凸起B(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软质条网为双层并呈田字形结构分布,双层为相同结构,其中上层由多根间隔设置的上竖软质条(28)和多根间隔设置的上横软质条(29)形成上田字形结构网,下层由多根间隔设置的下竖软质条(35)和多根间隔设置的下横软质条(34)形成下田字形结构网;双层结构的上田字形结构网与下田字形结构网的每一上竖软质条(28)与上横软质条(29)和下竖软质条(35)与下横软质条(34)形成的十字形交错位置和边部的“┻”形交错位置以及角部“┛”均设有连接点(31),由两两连接点(31)之间的上竖软质条(28)与下竖软质条(35)或上横软质条(29)与下横软质条(34)的分开获取软橡胶管(30)迂回状或蚊香盘均匀的穿入定型穿口(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其特征是:橡胶管进气一端(12)设有进气连接头(10),由橡胶管进气一端(12)根据需要水平设置所需长度软橡胶管(30)的依次穿入靠边一排上横软质条(29)和下横软质条(34)之间形成的穿口(32)中,所述软橡胶管(30)在到达最后一个上横软质条(29)和下横软质条(34)之前设置“╮”形折弯,“╮”形折弯的软橡胶管(30)穿入一排上竖软质条(28)与下竖软质条(35)最后一个上竖软质条(28)与下竖软质条(35)之间形成的穿口(32),然后“╯”形折弯的软橡胶管(30)直线进入紧邻一排的上横软质条(29)和下横软质条(34)之间形成的穿口(32)中,在到达紧邻一排的上横软质条(29)和下横软质条(34)的最后两个穿口(32)之前设置“╭”折弯,“╭”形折弯的软橡胶管(30)穿入一排最后第二个上横软质条(29)和下横软质条(34)之间形成的穿口(32)中,然后“╰”形折弯的软橡胶管(30)直线进入第三排的上横软质条(29)和下横软质条(34)之间形成的穿口(32)中依此类推形成“S”形迂回状排列的软橡胶管(30),在最后一排软橡胶管(30)的朝向橡胶管进气一端(12)通过“╰”形折弯到达第二排上竖软质条(28)与下竖软质条(35)后通过热熔密闭(45)或通过封堵头(11)封堵橡胶管另一端(13)获取所述软橡胶管(30)呈迂回状排列,其中所述封堵头(11)的后部设有块体,在所述块体的前端面设有方插杆(37),在方插杆(37)上间隔设有至少两条环形凸起A(3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病人的支具板内按摩机构,其特征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华刘锋卫王艳李桂云李跃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