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004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抗高温品种的选择、种子预处理、基地选择、播期调整、培育壮秧与移栽、秸秆还田、平衡施肥、防治虫害,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提出减轻高温危害、提高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措施,具有优良的产量效益、品质效益和环境效益。选择抗高温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幼穗发育和抽穗期避开了高温干旱的炎热时段,从而能够减少高温热害对水稻造成的损失;合理调整播期,使水稻开花期避开高温胁迫的时间,减轻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A Light and Simplified Cultivation Method for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长江流域是水稻的重要种植地区,每年种植水稻都有较大部分开花灌浆期正值盛夏高温季节。高温出现期与水稻开花灌浆期出现吻合,经常因高温热害造成水稻空秕粒率高、结实率下降,致使稻米品质变劣、产量降低、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高温对水稻造成热害与水稻的生育时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只有高温出现期与水稻对高温敏感的某生育期吻合时热害才有条件发生。水稻抽穗开花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20℃以下的低温,都不能完成受精过程,形成空壳。但遇到35℃以上高温,同样对受精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空壳率会大量增加。许多研究表明,水稻在开花期遇高温妨碍花粉成熟、花药开裂、花粉在柱头的发芽及花粉管的伸长,由此造成的不受精对水稻的为害最严重,这一时期也是水稻对高温的敏感期,尤其是开花当天遇有高温胁迫,易诱发小花不育造成受精障碍,严重影响结实率及产量。由于工业化程度加剧及人类活动增加、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高温热害发生频率正在加大,因此怎样提前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抗高温品种的选择:选择抗高温能力强、抗旱性强、适应单季籼稻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丰产再生稻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2)种子预处理:先将种子浸入浓盐水中浸泡2‑3小时,进行杀菌处理;捞出后再将种子浸入复合维生素溶液中在26‑30℃、压力0.1‑0.2MPa下浸泡2.5‑4h,再将种子进行磁化育种,温度29‑32℃,二氧化碳体积浓度为0.15%‑0.20%,氧气体积浓度为28%‑29%,富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可刺激种子细胞活力,提高发芽生长,分别使用频率为1‑2MPa和4‑5MPa每1次/30min交替切换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抗高温品种的选择:选择抗高温能力强、抗旱性强、适应单季籼稻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丰产再生稻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2)种子预处理:先将种子浸入浓盐水中浸泡2-3小时,进行杀菌处理;捞出后再将种子浸入复合维生素溶液中在26-30℃、压力0.1-0.2MPa下浸泡2.5-4h,再将种子进行磁化育种,温度29-32℃,二氧化碳体积浓度为0.15%-0.20%,氧气体积浓度为28%-29%,富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可刺激种子细胞活力,提高发芽生长,分别使用频率为1-2MPa和4-5MPa每1次/30min交替切换频率,循环进行3-4次,并且在29-32℃恒温条件培养6h,再进行磁化育种,循环进行磁化育种和恒温培养3-4次;(3)基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无盐碱的稻田,先在稻田每亩撒2000Kg有机肥,再对稻田进行25-30cm深耕,然后放水泡田,水深15-20cm,泡田时投入杀菌剂,杀菌剂的浓度为20-30g/L,杀菌剂由多菌灵与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其EC50值以体积比2-4∶1混合构成;泡田完成后,排水,待稻田半干时,进行20-25cm精耕细整,要求土壤细碎松软,田面平整;(4)播期调整:由于通常情况下较长时间的持续高温一般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使水稻开花期避开高温天气,避免或减轻高温热害危害程度,可根据所选择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调整播期推迟到5月中旬进行播种,以避开高温开花期;(5)培育壮秧与移栽:将处理后的稻种进行大棚育秧,秧苗要求健壮整齐,秧龄35-40d,单株分蘖2-3个,叶龄6.0-6.5叶;机插秧秧苗要茎基粗扁,叶片青挺,根多色白,秧龄为15-20d,株高15-18cm,叶龄3.5-4叶;选择壮秧,通过机械将壮秧移栽至基地;(6)秸秆还田:七月中旬开始,将水稻秸秆通过机械截成20-40㎝的段,再将秸秆段撒在水稻秧苗之间的空隙,可以减少蒸发,降低秧苗表面温度2-4℃;(7)平衡施肥:移栽后一周内进行一次追加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斌周永进习敏许有尊吴文革孙雪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