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03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涉及收纳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包括便携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便携装置包括第一装置本体、第二装置本体、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弹簧固定柱、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第一背带、卡块、第二背带、卡套、提手凹型槽和提手。该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通过设置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并在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清洗晾晒,通过设置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并在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内部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使该装置使用时便于携带,不使用时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收回,节省空间。

A portable yoga mat bu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
本技术涉及收纳桶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会采用瑜伽来进行身体的锻炼,因此瑜伽垫就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瑜伽垫是瑜伽运动中必须有的一种用具,现在市面上的瑜伽垫一般都是长方形状的,因为垫子很大很长,每次做完瑜伽后,瑜伽垫的收集成为一个问题,那就是卷起时费时费力而且很占空间,极不方便,在携带方面不是很方便,于是有了瑜伽垫收纳筒,现有的瑜伽垫收纳筒需要先用手把垫子卷起来再放进筒内,卷不好不容易放进去,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包括便携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便携装置包括第一装置本体、第二装置本体、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弹簧固定柱、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第一背带、卡块、第二背带、卡套、提手凹型槽和提手,第一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置本体,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侧盖,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侧盖,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通过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固定连接,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两个弹簧固定柱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背带,第一背带远离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背带,第二背带远离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套。可选的,所述第一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提手凹型槽,提手凹型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提手。可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盘、连接转动柱、第二转动盘、转动把手和粘布贴。可选的,所述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盘,第一转动盘一侧的轴心处设置有连接转动柱,第一转动盘与连接转动柱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转动柱远离第一转动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远离连接转动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可选的,所述连接转动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粘布贴,连接转动柱与粘布贴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通过设置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并在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能够便于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组装和拆卸,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清洗晾晒,保持该装置的干净卫生,通过设置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并在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内部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能够使该装置使用时将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拉出,便于携带,不使用时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利用弹力将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收回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内部,节省空间。2、该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通过设置卡块和卡套,能够使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连接,进而使该装置具备便于携带的特性,通过在第一装置本体上设置提手凹型槽和提手,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性,不使用时也可将提手收回到提手凹型槽的内部,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收集装置,并在收集装置内部设置粘布贴,能够提高收集装置对瑜伽垫的收集效果,使收集装置对瑜伽垫进行更高效的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二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便携装置、101-第一装置本体、102-第二装置本体、103-第一侧盖、104-第二侧盖、105-弹簧固定柱、106-第一复位弹簧、107-第二复位弹簧、108-第一背带、109-卡块、110-第二背带、111-卡套、112-提手凹型槽、113-提手、2-收集装置、201-第一转动盘、202-连接转动柱、203-第二转动盘、204-转动把手、205-粘布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包括便携装置1和收集装置2,便携装置1包括第一装置本体101、第二装置本体102、第一侧盖103、第二侧盖104、弹簧固定柱105、第一复位弹簧106、第二复位弹簧107、第一背带108、卡块109、第二背带110、卡套111、提手凹型槽112和提手113,第一装置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置本体102,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侧盖103,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侧盖104,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通过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并在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能够便于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组装和拆卸,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清洗晾晒,保持该装置的干净卫生,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105,两个弹簧固定柱105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06和第二复位弹簧107,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背带108,第一背带108远离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9,第二复位弹簧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背带110,通过设置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并在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内部设置第一复位弹簧106、第二复位弹簧107、第一背带108和第二背带110,能够使该装置使用时将第一背带108和第二背带110拉出,便于携带,不使用时第一复位弹簧106和第二复位弹簧107利用弹力将第一背带108和第二背带110收回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的内部,节省空间,第二背带110远离第二复位弹簧107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套111,通过设置卡块109和卡套111,能够使第一背带108和第二背带110连接,进而使该装置具备便于携带的特性,第一装置本体101的外表面开设有提手凹型槽112,提手凹型槽1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提手113,通过在第一装置本体101上设置提手凹型槽112和提手113,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性,不使用时也可将提手113收回到提手凹型槽112的内部,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收集装置2包括第一转动盘201、连接转动柱202、第二转动盘203、转动把手204和粘布贴205,通过设置收集装置2,并在收集装置2内部设置粘布贴205,能够提高收集装置2对瑜伽垫的收集效果,使收集装置2对瑜伽垫进行更高效的收集,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盘201,第一转动盘201一侧的轴心处设置有连接转动柱202,第一转动盘201与连接转动柱202固定连接,连接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包括便携装置(1)和收集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装置(1)包括第一装置本体(101)、第二装置本体(102)、第一侧盖(103)、第二侧盖(104)、弹簧固定柱(105)、第一复位弹簧(106)、第二复位弹簧(107)、第一背带(108)、卡块(109)、第二背带(110)、卡套(111)、提手凹型槽(112)和提手(113),第一装置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置本体(102),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侧盖(103),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侧盖(104),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通过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固定连接,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105),两个弹簧固定柱(105)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06)和第二复位弹簧(107),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背带(108),第一背带(108)远离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9),第二复位弹簧(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背带(110),第二背带(110)远离第二复位弹簧(107)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套(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瑜伽垫收纳桶,包括便携装置(1)和收集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装置(1)包括第一装置本体(101)、第二装置本体(102)、第一侧盖(103)、第二侧盖(104)、弹簧固定柱(105)、第一复位弹簧(106)、第二复位弹簧(107)、第一背带(108)、卡块(109)、第二背带(110)、卡套(111)、提手凹型槽(112)和提手(113),第一装置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置本体(102),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侧盖(103),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侧盖(104),第一装置本体(101)和第二装置本体(102)通过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固定连接,第一侧盖(103)和第二侧盖(104)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105),两个弹簧固定柱(105)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06)和第二复位弹簧(107),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背带(108),第一背带(108)远离第一复位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9),第二复位弹簧(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背带(110),第二背带(110)远离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欧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