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989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管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传输,且利用光纤进行通信,信号传输远,便于局域网建立。计算机Ⅰ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计算机Ⅰ为发射和呼叫终端,光纤发射模块对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光纤S的输入端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光纤S的输出端与光纤接收模块相连,光纤S用于传输光信号,光纤接收模块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对信号解码。计算机Ⅱ的输入端与光纤接收模块先练,计算机Ⅱ用于信号的接收处理。

A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Optical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光纤通信已经更新f-5代。现在的光纤通信应用范围很广,除主干通信网外,在接入网和局域网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塑料光纤(POF)具有重量轻、柔韧性好和扰电磁辐射等优点,很适官用于中小容量的通信系统和局域网络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传输,且利用光纤进行通信,信号传输远,便于局域网建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管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Ⅰ、光纤发射模块、光纤S、光纤接收模块和计算机Ⅱ,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传输,且利用光纤进行通信,信号传输远,便于局域网建立。计算机Ⅰ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计算机Ⅰ为发射和呼叫终端,光纤发射模块对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光纤S的输入端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光纤S的输出端与光纤接收模块相连,光纤S用于传输光信号,光纤接收模块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对信号解码。计算机Ⅱ的输入端与光纤接收模块先练,计算机Ⅱ用于信号的接收处理。所述光纤发射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单片机U1、三极管Q1、电阻R1、发射模块HFBR1505A。电容C1的一端接5V正电平,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连接。单片机U1的输入端口连接有TTL电平和5V正电平,单片机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5V正电平上。发射模块HFBR1505A的输入端子8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发射模块HFBR1505A的输出端与光纤S相连。所述光纤接收模块包括接收模块HFBR2505A、电阻R2和电容C3。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入端与光纤S相连,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7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6相连,另一端接5V正电平,电容C3并联在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6和输出端口7之间。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8输出TTL电平。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的光纤S为塑料双绞线。本技术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益效果为:a.便于组建局域网;b.传输干扰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射接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2中,本技术涉及一管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Ⅰ、光纤发射模块、光纤S、光纤接收模块和计算机Ⅱ,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传输,且利用光纤进行通信,信号传输远,便于局域网建立。计算机Ⅰ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计算机Ⅰ为发射和呼叫终端,光纤发射模块对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光纤S的输入端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光纤S的输出端与光纤接收模块相连,光纤S用于传输光信号,光纤接收模块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对信号解码。计算机Ⅱ的输入端与光纤接收模块先练,计算机Ⅱ用于信号的接收处理。光纤S为塑料双绞线,塑料型光纤能抗电磁干扰,从而使得信号的干扰小。所述光纤发射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单片机U1、三极管Q1、电阻R1、发射模块HFBR1505A。电容C1的一端接5V正电平,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连接。单片机U1的输入端口连接有TTL电平和5V正电平,单片机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5V正电平上。发射模块HFBR1505A的输入端子8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发射模块HFBR1505A的输出端与光纤S相连。单片机U1对输入电平进行处理并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平至三极管Q1以控制三极管Q1的开关以驱动发射模块HFBR1505A的通断,发射模块HFBR1505A内的门电路根据输入电平关断或开启以输出0或1编码,并将电平通过发射模块HFBR1505A内的电光转换器转化为光信号输出至光纤S。所述光纤接收模块包括接收模块HFBR2505A、电阻R2和电容C3。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入端与光纤S相连,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7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6相连,另一端接5V正电平,电容C3并联在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6和输出端口7之间。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8输出TTL电平,接收模块HFBR2505A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至计算机Ⅱ,计算机Ⅱ对信号处理后显示出计算机Ⅰ所传输的文字或语音信号。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Ⅰ、光纤发射模块、光纤S、光纤接收模块和计算机Ⅱ,其特征在于:计算机Ⅰ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计算机Ⅰ为发射和呼叫终端,光纤发射模块对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光纤S的输入端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光纤S的输出端与光纤接收模块相连,光纤S用于传输光信号,光纤接收模块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对信号解码;计算机Ⅱ的输入端与光纤接收模块先练,计算机Ⅱ用于信号的接收处理;所述光纤发射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单片机U1、三极管Q1、电阻R1、发射模块HFBR1505A;电容C1的一端接5V正电平,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连接;单片机U1的输入端口连接有TTL电平和5V正电平,单片机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5V正电平上;发射模块HFBR1505A的输入端子8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发射模块HFBR1505A的输出端与光纤S相连;所述光纤接收模块包括接收模块HFBR2505A、电阻R2和电容C3;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入端与光纤S相连,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7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6相连,另一端接5V正电平,电容C3并联在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6和输出端口7之间;接收模块HFBR2505A的输出端口8输出TTL电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Ⅰ、光纤发射模块、光纤S、光纤接收模块和计算机Ⅱ,其特征在于:计算机Ⅰ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计算机Ⅰ为发射和呼叫终端,光纤发射模块对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光纤S的输入端与光纤发射模块相连,光纤S的输出端与光纤接收模块相连,光纤S用于传输光信号,光纤接收模块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对信号解码;计算机Ⅱ的输入端与光纤接收模块先练,计算机Ⅱ用于信号的接收处理;所述光纤发射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单片机U1、三极管Q1、电阻R1、发射模块HFBR1505A;电容C1的一端接5V正电平,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连接;单片机U1的输入端口连接有TTL电平和5V正电平,单片机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