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840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发生装置,属于激光灯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激光器、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偏转电机装置、中转反射镜片组、出口反射镜片、散热器、散热风扇、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通过在箱体中设置隔板,将箱体隔为上收容空间和下收容空间,并在下收容空间内设置散热风扇和散热器;另外在底座上设置用于收容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容纳空间,将电源和激光器和驱动板之间隔离开来,避免电源或激光器产生的热互相影响,此外,散热风扇和散热器处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提高散热效率,避免激光器、控制板和驱动板因过热而发生故障。

A Laser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灯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激光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灯利用计算机控制振镜发生高速偏转,从而形成漂亮的文字或图形。激光灯光具有颜色鲜艳、亮度高、指向性好、射程远、易控制等优点,看上去更具神奇梦幻的感觉。应用在大楼、公园、广场、剧场等,利用激光光束的不发散性,能吸引远至几公里外人们的目光,因从激光发出点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激光灯大多将电源和激光器设于同一容腔内,使得电源产生的热容易散发到激光器处和驱动板上,使得激光器和驱动板处的散热不良,容易造成驱动板过热而出现故障。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激光发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设置合理,散热性能好的激光发生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发生装置,包括箱体、激光器、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偏转电机装置、中转反射镜片组、出口反射镜片、散热器、散热风扇、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所述箱体包括底座、框体、盖板、以及隔板;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框体包括前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以及后面板,所述前面板的两侧、所述左侧面板的两侧、所述右侧面板的两侧、以及所述后面板的两侧两两首尾连接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框体的内壁上,所述隔板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上收容空间和下收容空间;所述激光器、所述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所述偏转电机装置、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以及所述出口反射镜片均设于所述上收容空间内,所述激光器位于所述上收容空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驱动板位于所述激光器的前方,所述偏转电机装置邻近所述前面板,所述第一驱动板位于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板位于所述激光器的后方,所述第一控制板固定于所述后面板的内壁上,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固定于所述右侧面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控制板设于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右侧面板之间,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位于所述第二控制板的前方,所述出口反射镜片设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上;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风扇均设于所述下收容空间内;所述底座内部具有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电源、以及所述第二电源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激光器、所述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以及所述第二控制板均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激光器包括红色激光器和蓝色绿色激光器;所述蓝色绿色激光器邻近所述左侧面板,所述红色激光器位于所述蓝色绿色激光器的一侧。可选地,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包括四个中转反射镜片,四个所述中转反射镜片在前后方向上依次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板包括两块红色驱动板和一块蓝色驱动板;两块红色驱动板和一块蓝色驱动板均位于所述蓝色绿色激光器与所述后面板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板为绿色驱动板。可选地,所述左侧面板和所述右侧面板上均开设有散热孔。可选地,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过线孔。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均为单片机。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为变压器。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为另一变压器。可选地,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个安装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左侧面板与所述右侧面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通过在箱体中设置隔板,将箱体隔为上收容空间和下收容空间,并在下收容空间内设置散热风扇和散热器;另外在底座上设置用于收容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容纳空间,将电源和激光器和驱动板之间隔离开来,避免电源或激光器产生的热互相影响,此外,散热风扇和散热器处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提高散热效率,避免激光器、控制板和驱动板因过热而发生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去掉盖板后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箱体的分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去掉底座后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去掉底座的底板后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电路图;图1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光路图。图中:1-箱体;11-底座;111-容纳空间;12-框体;121-前面板;122-左侧面板;123-右侧面板;124-后面板;125-散热孔;13-盖板;14-隔板;141-过线孔;15-上收容空间;16-下收容空间;2-激光器;21-红色激光器;22-蓝色绿色激光器;3-第一驱动板;31-第一电源;32-第二电源;4-第二驱动板;41-红色驱动板;42-蓝色驱动板;5-第一控制板;6-第二控制板;7-偏转电机装置;8-中转反射镜片组;81-中转反射镜片;9-出口反射镜片;10-散热器;20-散热风扇;4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去掉盖板后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箱体的分散结构示意图;图7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去掉底座后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去掉底座的底板后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电路图;图1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的光路图。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激光发生装置,包括箱体1、激光器2、第一驱动板3、第二驱动板4、第一控制板5、第二控制板6、偏转电机装置7、中转反射镜片组8、出口反射镜片9、散热器10、散热风扇20、第一电源31、以及第二电源32;箱体1包括底座11、框体12、盖板13、以及隔板14;框体12的底部固定于底座11的顶部,盖板13盖设于框体12的顶部,框体12包括前面板121、左侧面板122、右侧面板123、以及后面板124,前面板121的两侧、左侧面板122的两侧、右侧面板123的两侧、以及后面板124的两侧两两首尾连接形成一个收容空间,隔板14固定于框体12的内壁上,隔板14将收容空间分隔为上收容空间15和下收容空间16;激光器2、第一驱动板3、第二驱动板4、第一控制板5、第二控制板6、偏转电机装置7、中转反射镜片组8、以及出口反射镜片9均设于上收容空间15内,激光器2位于上收容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激光器(2)、第一驱动板(3)、第二驱动板(4)、第一控制板(5)、第二控制板(6)、偏转电机装置(7)、中转反射镜片组(8)、出口反射镜片(9)、散热器(10)、散热风扇(20)、第一电源(31)、以及第二电源(32);所述箱体(1)包括底座(11)、框体(12)、盖板(13)、以及隔板(14);所述框体(1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所述盖板(13)盖设于所述框体(12)的顶部,所述框体(12)包括前面板(121)、左侧面板(122)、右侧面板(123)、以及后面板(124),所述前面板(121)的两侧、所述左侧面板(122)的两侧、所述右侧面板(123)的两侧、以及所述后面板(124)的两侧两两首尾连接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隔板(14)固定于所述框体(12)的内壁上,所述隔板(14)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上收容空间(15)和下收容空间(16);所述激光器(2)、所述第一驱动板(3)、所述第二驱动板(4)、所述第一控制板(5)、所述第二控制板(6)、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8)、以及所述出口反射镜片(9)均设于所述上收容空间(15)内,所述激光器(2)位于所述上收容空间(15)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驱动板(3)位于所述激光器(2)的前方,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邻近所述前面板(121),所述第一驱动板(3)位于所述激光器(2)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板(4)位于所述激光器(2)的后方,所述第一控制板(5)固定于所述后面板(124)的内壁上,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8)固定于所述右侧面板(123)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控制板(6)设于所述激光器(2)与所述右侧面板(123)之间,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8)位于所述第二控制板(6)的前方,所述出口反射镜片(9)设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上;所述散热器(10)、所述散热风扇(20)均设于所述下收容空间(16)内;所述底座(11)内部具有一容纳空间(111),所述第一电源(31)、以及所述第二电源(32)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11)内;所述激光器(2)、所述第一驱动板(3)、所述第二驱动板(4)、所述第一控制板(5)、以及所述第二控制板(6)均与所述第一电源(31)电连接,所述散热风扇(20)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均与所述第二电源(3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激光器(2)、第一驱动板(3)、第二驱动板(4)、第一控制板(5)、第二控制板(6)、偏转电机装置(7)、中转反射镜片组(8)、出口反射镜片(9)、散热器(10)、散热风扇(20)、第一电源(31)、以及第二电源(32);所述箱体(1)包括底座(11)、框体(12)、盖板(13)、以及隔板(14);所述框体(1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所述盖板(13)盖设于所述框体(12)的顶部,所述框体(12)包括前面板(121)、左侧面板(122)、右侧面板(123)、以及后面板(124),所述前面板(121)的两侧、所述左侧面板(122)的两侧、所述右侧面板(123)的两侧、以及所述后面板(124)的两侧两两首尾连接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隔板(14)固定于所述框体(12)的内壁上,所述隔板(14)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上收容空间(15)和下收容空间(16);所述激光器(2)、所述第一驱动板(3)、所述第二驱动板(4)、所述第一控制板(5)、所述第二控制板(6)、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8)、以及所述出口反射镜片(9)均设于所述上收容空间(15)内,所述激光器(2)位于所述上收容空间(15)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驱动板(3)位于所述激光器(2)的前方,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邻近所述前面板(121),所述第一驱动板(3)位于所述激光器(2)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板(4)位于所述激光器(2)的后方,所述第一控制板(5)固定于所述后面板(124)的内壁上,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8)固定于所述右侧面板(123)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控制板(6)设于所述激光器(2)与所述右侧面板(123)之间,所述中转反射镜片组(8)位于所述第二控制板(6)的前方,所述出口反射镜片(9)设于所述偏转电机装置(7)上;所述散热器(10)、所述散热风扇(20)均设于所述下收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飞田宪章罗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奥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