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787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其中该绕线座包括一绕线部及一支承部,该绕线部设置于该支承部上方,以供绕设线圈,而该支承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接脚座,可供线圈的出线端设置,该接脚座下方与线圈的出线端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并接板,借此,利用焊锡的焊固,让该线圈的出线端及该接脚座的金属接脚分别固设于该并接板上,使该出线端与该金属接脚可快速焊接固定而形成导通,而具有提高额定电流及方便制程作业的优点。

Paralle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outlet end of winding base of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
本技术是与一种变压器或电感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各种电子组件中,变压器通常扮演着转换电力或隔离信号的重要角色,而电感为被动电子组件的一种,时常用于电子产品之中,其在电子电路里面可抗拒电流变化,从而具有过滤电流噪声、稳定电路中的电流值、降低电磁干扰及功率转换等功能。一般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结构,均包含有一绕线架、一线圈组(变压器的线圈组则可分为一初级线圈及一次级线圈)及一磁芯组,其中,该线圈组是缠绕于该绕线架上,该磁芯组是装设于已缠绕线圈组的绕线架上,且部分穿置于绕线架的通道中,借此以完成变压器或电感的组装。然而,组装完成的变压器或电感,其线圈组为数条导线所构成,为了将该些导线的出线端短路,往往需利用金属线将每一输出或输入的出线端缠绕于该绕线架的金属接脚上,再通过焊锡的焊固,使该些出线端可与该些金属接脚相连接固定,但因以金属线缠绕时,需借由人力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及规则,故质量上不易控制,且利用焊锡焊接后,容易造成焊接点吃锡不均,不仅有碍美观,且容易发生焊固不完全及阻抗过高等缺点,因此,本案创作人在观察到上述缺点后,认为现有的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结构实有改进的必要,而遂有本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其可确保出线端与金属接脚吃锡均匀、外表美观之外,还可使其阻抗低、额定电流够大,让变压器或电感不易烧毁,增加使用寿命,且加工容易、可减少人力成本,方便制成的作业。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其中,该绕线座包括一绕线部及一支承部,该绕线部设置于该支承部上方,以供绕设线圈,该支承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接脚座,每一接脚座设有数个呈间隔设置的定位凸块,相邻定位凸块之间皆形成有一容置槽,可供线圈的出线端设置,且每一定位凸块下方可供装设一金属接脚,该绕线座还包括至少一并接板,该至少一并接板置设于该接脚座下方与出线端相对应处,该并接板为一金属材质的长条状板体,该并接板对应于该接脚座的数个定位凸块而设有数个定位凸缘,并且该并接板对应于该接脚座的数个容置槽则形成有数个凹槽,该数个凹槽形成于该并接板的一侧且位于该数个定位凸缘之间,且该凹槽的开口与该容置槽的开口为同一侧,每一定位凸缘上设有一穿孔,可供该金属接脚穿出。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并接板的凹槽呈U形。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凹槽与该容置槽的开口皆朝外设置。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其是将该并接板贴合于该接脚座下方,接着,将每一出线端拉设至该接脚座的容置槽及该并接板的凹槽内,并利用焊锡的焊固,让该些出线端及该些金属接脚分别固设于该并接板上,借此,该些出线端及该些金属接脚之间不需经过复杂的绕线方式缠绕,即可快速焊接固定而形成导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组装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组装后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0绕线座;10绕线部;11绕线区;12顶板;13阻挡件;14透孔;20支承部;21挡板;22接脚座;23定位凸块;24容置槽;25金属接脚;30并接板;31定位凸缘;32凹槽;33穿孔;40线圈;41出线端;50铁芯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局部立体图及组装后的示意图,其揭露有一种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该绕线座100包含有:一绕线部10,其为绝缘材质,该绕线部10包括一绕线区11及一顶板12,该绕线区11可供绕设线圈40,该线圈40设有数个出线端41,该顶板12设置于该绕线部10的顶面,而该顶板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阻挡件13,且该绕线部10自该顶板12处贯穿设有一透孔14。一支承部20,其设置于该绕线部10下方,该支承部20的周围设有适当高度的数个挡板21,该数个挡板21共同围成一矩形,而该支承部2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接脚座22,每一接脚座22设有数个呈间隔设置的定位凸块23,相邻定位凸块23之间皆形成有一容置槽24,可供该数个出线端41设置,且每一定位凸块23下方可供装设一金属接脚25,该接脚座22下方与出线端41相对应处设有并接板30,本实施例中是以两个并接板30举例说明,该并接板30对应于该接脚座22的数个定位凸块23而设有数个定位凸缘31,并且该并接板30对应于该接脚座22的数个容置槽24则形成有数个凹槽32,该数个凹槽32形成于该并接板30的一侧且位于该数个定位凸缘31之间,该凹槽32呈U形,且该凹槽32的开口与该容置槽24的开口为同一侧并朝外设置,另外每一定位凸缘31上设有一穿孔33,可供该金属接脚25穿出。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组装后的侧视图及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组装的电子组件为一电感,该线圈40绕设于该绕线区11内,而该线圈40的数个出线端41则沿该些容置槽24及该些凹槽32拉设至该接脚座22,并利用焊锡将该些出线端41焊固于相对应的并接板30及该些金属接脚25上,使该些出线端41及该些金属接脚25分别固设于该些并接板30,待该线圈40绕设完毕后,将一对铁芯组50分别自该绕线部10顶面及底面插设于该透孔14内,借由该些阻挡件13及该些挡板21使该对铁芯组50分别组设时可达到定位功效外,由于该些阻挡件13及该些挡板21而使该绕线部10的顶面及底面形成槽体状,而使该对铁芯组50经组设后可紧抵于该绕线部10,而该绕线部10的外部可利用绝缘铜片加强固定该对铁芯组50,借此,以完成电感的组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组装后的侧视图,该并接板30为一金属材质的长条状板体,该定位凸缘31及该凹槽32的形状与该定位凸块23及该容置槽24相似,使该并接板30可完整地贴合于该接脚座22上,因此,该并接板30可取代传统缠绕电路板所使用的金属线,不须经过复杂的绕线方式,使该些出线端41及该些金属接脚25可同时固设于该并接板30上而形成导通,该并接板30的定位凸缘31的数目不以图4所示为限,更可配合该出线端41的数量设置,使用上更为快速且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该绕线座包括一绕线部及一支承部,该绕线部设置于该支承部上方,以供绕设线圈,该支承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接脚座,每一接脚座设有数个呈间隔设置的定位凸块,相邻定位凸块之间皆形成有一容置槽,以供线圈的出线端设置,且每一定位凸块下方装设一金属接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并接板,该至少一并接板置设于该接脚座下方与出线端相对应处,该并接板为一金属材质的长条状板体,该并接板对应于该接脚座的数个定位凸块而设有数个定位凸缘,并且该并接板对应于该接脚座的数个容置槽则形成有数个凹槽,该数个凹槽形成于该并接板的一侧且位于该数个定位凸缘之间,且该凹槽的开口与该容置槽的开口为同一侧,每一定位凸缘上设有一穿孔,供该金属接脚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或电感的绕线座的出线端并接结构,该绕线座包括一绕线部及一支承部,该绕线部设置于该支承部上方,以供绕设线圈,该支承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接脚座,每一接脚座设有数个呈间隔设置的定位凸块,相邻定位凸块之间皆形成有一容置槽,以供线圈的出线端设置,且每一定位凸块下方装设一金属接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并接板,该至少一并接板置设于该接脚座下方与出线端相对应处,该并接板为一金属材质的长条状板体,该并接板对应于该接脚座的数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睦钧
申请(专利权)人:擎宏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