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59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式冷却器。所述可拆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两个旋转机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冷却器本体的两端并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一盖体上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隔板分割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二盖体上形成第一过渡腔,进水腔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器本体进入过渡腔,再从过渡腔从冷却器本体流入出水腔,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两个旋转结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拆式冷却器能轻松拆除后又能轻松组装回去。

Detachable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式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冷却器清洗需要将个部件拆除,然后对冷却管进行清洗,拆除后的部件,随意摆放在地上,清理完成后需要重新组装,需要将放置在地上的部件搬运起来,然后再组装,搬运不方便且费时费力,且在组装时一个人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后能轻松完成组装的可拆式冷却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式冷却器,所述可拆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两个旋转机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冷却器本体的两端并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一盖体上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隔板分割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二盖体上形成第一过渡腔,进水腔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器本体进入过渡腔,再从过渡腔从冷却器本体流入出水腔,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两个旋转结构固定;所述第一腔室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渡腔,所述第一过渡腔至少为两个,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错位设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轴套以及连接件,所述转轴转动设在轴套上,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连接件与转轴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定位件,所述连接杆用于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所述定位件将连接杆限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有调节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本体包括冷却架和若干冷却管,所述若干冷却管设在冷却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架上设有吊装板。本技术可拆式冷却器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设转旋机构上,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拆卸下来时,无需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放置在地面上,通过旋转机构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移动开,即可清洗冷却器,清洗完成后组装时在通过旋转机构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处,即可进行组装,一个人即可完成清洗组装,相对于现有的需要手动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抬起再进行组装,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拆式冷却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剖视图。图3是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可拆式冷却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冷却器本体1、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和两个旋转机构,所述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分别固定在冷却器本体1的两端并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还分别与两个旋转结构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端盖2包括第一盖体21和第一盖板22,所述第一盖板2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盖体21上并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隔板23分割形成进水腔24、两个第二过渡腔25和出水腔26。所述第一盖板22与旋转结构固定。所述第一盖体21上设有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所述进水管27与进水腔24连通,所述出水管28和出水腔26连通。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端盖3包括第二盖板32和第二盖体31,所述第二盖板32可拆式固定在第二盖体31上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隔板33形成两个第一过渡腔34。第一过渡腔34和第二过渡腔25错位设置,确保能形成冷却通道,即冷却液能从进水腔24流入出水腔26。所述冷却器本体1包括冷却架11和若干冷却管12,所述若干冷却管12设在冷却架11上。所述冷却架11上设有吊装板13,便于吊装和运输方便。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41、轴套42以及连接件43,所述转轴41转动设在轴套42上,所述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通过连接件43与转轴41连接。所述轴套42设在冷却架11上。所述连接件43包括连接杆431和定位件432,所述连接杆431用于与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连接,所述定位件432将连接杆431限定在所述转轴41上,防止连接杆431从转轴41上脱落。所述转轴41上设有调节孔411,所述连接杆431位于调节孔411内,便于调整连接杆431的位置。所述转轴41呈“┐”形,便于承受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的力。所述定位件432为螺母,便于更换。使用时,冷却液从进水管27进入进水腔24,然后从进水腔24对应的冷却管12流入对应的第一过渡腔34(上部的第一过渡腔34),又从该第一过渡腔34对应的另一部分冷却管12流入对应的第二过渡腔25(右侧的第二过渡腔25),然后从该第二过渡腔25流入对应的第一过渡腔34(中部的第一过渡腔34),然后从该第一过渡腔34流入对应的第二过渡腔25(左侧的第二过渡腔25),然后从该第二过渡腔25流入对应的第一过渡腔34(下部的第一过渡腔34),然后从该第一过渡腔34流入出水腔26,最后从出水腔26连通的出水管28流出。而在检修或清理冷却器时,将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从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31上拆除,即可开始清理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冷却管内沉积的杂质,拆除后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仍挂在转旋机构上,待检修和清理完成后只需轻松推动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复位,即可开始组装,整个过程一人即可完成,相比现有的结构设计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本结构设计轻松方便,省时省力。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两个旋转机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冷却器本体的两端并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一盖体上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隔板分割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二盖体上形成第一过渡腔,进水腔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器本体进入过渡腔,再从过渡腔从冷却器本体流入出水腔,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两个旋转结构固定;所述第一腔室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渡腔,所述第一过渡腔至少为两个,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错位设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轴套以及连接件,所述转轴转动设在轴套上,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连接件与转轴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定位件,所述连接杆用于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所述定位件将连接杆限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有调节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两个旋转机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冷却器本体的两端并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一盖体上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隔板分割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第二盖体上形成第一过渡腔,进水腔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器本体进入过渡腔,再从过渡腔从冷却器本体流入出水腔,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两个旋转结构固定;所述第一腔室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渡腔,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在星程小中范太松赵丹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亿能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