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全顺专利>正文

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54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包括导热堡外壳和设置在导热堡外壳内腔上中部的燃烧器,所述导热堡外壳的内腔中部竖向设置双层导热管,双层导热管形成导热堡体,导热堡体的外部围设有导热管外壳,导热堡体的上端出口连接至上集箱,导热堡体的下端入口连接下集箱;导热堡外壳的内腔上侧部设置余热净化装置,所述余热净化装置和燃烧器相连通,余热净化装置还分别通过高温油泵和高温水泵与下集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加热速度快,无污染,且不需要工人去现场安装,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A Column-mounted Multifunctional Thermal Conduction Cas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
本技术涉及环保导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锅炉的企业或个体均是使用导热油锅炉,这种锅炉占地面积大,浪费能源,排放氮氧化物超标,达不到国家环保要求,造成环境污染,锅炉需要现场进行组装、组装后再进行安装,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增加安装成本,而且目前的锅炉只能用于天然气产生热量,功能单一,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加热速度快,无污染的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包括导热堡外壳和设置在导热堡外壳内腔上中部的燃烧器,所述导热堡外壳的内腔中部竖向设置双层导热管,所述双层导热管由内层导热管和外层导热管组成,内层导热管的中部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内层导热管固定至外层导热管的中部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双层导热管形成导热堡体;导热堡体的外部围设有导热管外壳,导热管外壳和导热堡体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导热管外壳的底部和导热堡体的底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下回转室,导热管外壳的顶部和导热堡体的顶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上回转室,所述燃烧器的出口端对应导热上回转室的中部,所述导热堡体的上端出口连接至上集箱,导热堡体的下端入口连接下集箱;所述导热堡外壳的内腔上侧部设置余热净化装置,所述余热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壳体、第一导热管和过滤层,所述净化壳体为中空结构,净化壳体的内腔底部预留有余热下回转室、内腔上部预留有余热上回转室,余热下回转室和导热管外壳的下部相连通,余热上回转室和燃烧器相连通,余热上回转室和余热下回转室之间形成储油腔,储油腔内垂直设置若干个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的底部和余热下回转室相连通、顶部和余热上回转室相连通,所述余热上回转室和余热下回转室内均设置过滤层,所述余热净化装置分别通过高温油泵和高温水泵与下集箱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导热管的底部设置下支撑管座,下支撑管座的底部位于外层导热管的下部,下支撑管座和外层导热管之间的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下回转室;所述内层导热管的顶部设置上支撑管座,所述上支撑管座的顶部位于内层导热管的上部,上支撑管座和内层导热管之间的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上回转室,导热上回转室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燃烧器的出口端对应导热上回转室的通口处。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管座和上支撑管座均由支撑管和支撑座组成,所述支撑座的截面呈“凸”字形,支撑座位于支撑管的下部,支撑管固定至支撑座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外壳的下部设置热风口,热风口通过余热输送管连接至净化壳体的底部,所述净化壳体的外壁上设置预留口、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储油腔相连通,所述出液口和下集箱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均为中空结构,上集箱和下集箱的内腔中部均设置加热元件。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导热管的外壁围接有若干个传热筋板,若干个传热筋板上下间隔设置,导热管外壳的内侧壁和传热筋板的外侧面之间留有1~2cm的空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且使导热堡体处于密闭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导热管和内层导热管的外壁上均螺旋间隔设置若干个散热条。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堡外壳和导热管外壳之间设置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堡外壳的外顶部设置一个以上的用于悬挂的固定环、外底部设置一个以上的移动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内层导热管和外层导热管组成双层导热管、同时通过传热筋板和导热管外壳的配合形成第三气体通道使双层导热管构成三回程导热作业,便于使水或油快速加热,第三气体通道将导热堡体置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其保温效果更好,从而降低了堡体对外散热效果,使堡体外表面的温度更低,进而更加的节能。在导热堡体外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输送管被送回到余热净化装置内,将余热净化装置内的水或油进行预加热处理,同时经余热净化装置后的热量重新回流至燃烧器内,与燃烧器内的原可燃气体混合进行二次燃烧,达到低温燃烧的效果,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解决了普通锅炉尾气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的问题,实现零排放、无污染、产生节能的效果;净化壳体内设置过滤层,过滤掉热气中含带的灰尘等杂物,保证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使用的稳定性,提高其实用性。本技术的导热堡体的外壁上增加传热筋板和散热条,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使本技术具有高效节能,运行阻力小,结构简单,运行简便,造价低廉等优点。本技术的燃烧器和加热元件配合,实现油、气、电互用的目的,实现其多功能化作业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固定环进行悬挂作业,从而减少导热堡的占地面积,达到节约空间的效果,移动轮便于用户根据现场需求对导热堡进行移动,从而达到方便用户安装使用的目的。本技术的其它部件置于导热堡外壳内形成整体,便于运输,现场安装时,不需要工人去现场安装,用户可自行将进液口、上集箱上设置的出口依次接通,即可作业,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的外层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的余热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的余热净化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的导热堡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导热堡外壳,2为导热堡体,201为内层导热管,202为外层导热管,203为传热筋板,204为散热条,3为燃烧器,4为下支撑管座,5为上集箱,6为下集箱,7为余热净化装置,701为净化壳体,702为第一导热管,703为过滤层,704为余热上回转室,705为余热下回转室,706为储油腔,8为预留口,9为出液口,10为加热元件,11为保温层,12为上支撑管座,13为高温油泵,14为高温水泵,15为固定环,16为移动轮,17为导热管外壳,18为热风口,19为余热输送管,20为进液口,21为第一气体通道,22为第二气体通道,23为第三气体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包括导热堡外壳1和设置在导热堡外壳1内腔上中部的燃烧器3,所述导热堡外壳1的内腔中部竖向设置双层导热管,所述双层导热管由内层导热管201和外层导热管202组成,内层导热管201和外层导热管202均呈螺旋盘管状,内层导热管201的中部形成第一气体通道21,内层导热管201固定至外层导热管202的中部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22,双层导热管形成导热堡体2,本实施例中内层导热管201的顶部超出外层导热管202的顶部,使内层导热管201和外层导热管202高低位置相错,以便内层导热管201和上集箱5进行连接。导热堡体2的外部围设有导热管外壳17,导热管外壳17和导热堡体2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23,导热管外壳17的底部和导热堡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下回转室,导热管外壳17的顶部和导热堡体2的顶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上回转室,所述燃烧器3的出口端对应导热上回转室的中部,所述导热堡体2的上端出口连接至上集箱5,导热堡体2的下端入口连接下集箱6;所述导热堡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包括导热堡外壳(1)和设置在导热堡外壳(1)内腔上中部的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堡外壳(1)的内腔中部竖向设置双层导热管,所述双层导热管由内层导热管(201)和外层导热管(202)组成,内层导热管(201)的中部形成第一气体通道(21),内层导热管(201)固定至外层导热管(202)的中部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22),双层导热管形成导热堡体(2);导热堡体(2)的外部围设有导热管外壳(17),导热管外壳(17)和导热堡体(2)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23),导热管外壳(17)的底部和导热堡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下回转室,导热管外壳(17)的顶部和导热堡体(2)的顶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上回转室,所述燃烧器(3)的出口端对应导热上回转室的中部,所述导热堡体(2)的上端出口连接至上集箱(5),导热堡体(2)的下端入口连接下集箱(6);所述导热堡外壳(1)的内腔上侧部设置余热净化装置(7),所述余热净化装置(7)包括净化壳体(701)、第一导热管(702)和过滤层(703),所述净化壳体(701)为中空结构,净化壳体(701)的内腔底部预留有余热下回转室(705)、内腔上部预留有余热上回转室(704),余热下回转室(705)和导热管外壳(17)的下部相连通,余热上回转室(704)和燃烧器(3)相连通,余热上回转室(704)和余热下回转室(705)之间形成储油腔(706),储油腔(706)内垂直设置若干个第一导热管(702),第一导热管(702)的底部和余热下回转室(705)相连通、顶部和余热上回转室(704)相连通,所述余热上回转室(704)和余热下回转室(705)内均设置过滤层(703),所述余热净化装置(7)分别通过高温油泵(13)和高温水泵(14)与下集箱(6)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包括导热堡外壳(1)和设置在导热堡外壳(1)内腔上中部的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堡外壳(1)的内腔中部竖向设置双层导热管,所述双层导热管由内层导热管(201)和外层导热管(202)组成,内层导热管(201)的中部形成第一气体通道(21),内层导热管(201)固定至外层导热管(202)的中部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22),双层导热管形成导热堡体(2);导热堡体(2)的外部围设有导热管外壳(17),导热管外壳(17)和导热堡体(2)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23),导热管外壳(17)的底部和导热堡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下回转室,导热管外壳(17)的顶部和导热堡体(2)的顶部之间留有竖向空间形成导热上回转室,所述燃烧器(3)的出口端对应导热上回转室的中部,所述导热堡体(2)的上端出口连接至上集箱(5),导热堡体(2)的下端入口连接下集箱(6);所述导热堡外壳(1)的内腔上侧部设置余热净化装置(7),所述余热净化装置(7)包括净化壳体(701)、第一导热管(702)和过滤层(703),所述净化壳体(701)为中空结构,净化壳体(701)的内腔底部预留有余热下回转室(705)、内腔上部预留有余热上回转室(704),余热下回转室(705)和导热管外壳(17)的下部相连通,余热上回转室(704)和燃烧器(3)相连通,余热上回转室(704)和余热下回转室(705)之间形成储油腔(706),储油腔(706)内垂直设置若干个第一导热管(702),第一导热管(702)的底部和余热下回转室(705)相连通、顶部和余热上回转室(704)相连通,所述余热上回转室(704)和余热下回转室(705)内均设置过滤层(703),所述余热净化装置(7)分别通过高温油泵(13)和高温水泵(14)与下集箱(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挂式多功能导热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导热管(201)的底部设置下支撑管座(4),下支撑管座(4)的底部位于外层导热管(202)的下部,下支撑管座(4)和外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珂宇孙启明贺凯杨子涵贺全顺
申请(专利权)人:贺全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