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40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包括:吊杆、横向玻璃肋、壳体、上部面板玻璃、驱动装置、滚轮、导轨、连接板组件、门扇玻璃、控制器和感应探测器,吊杆顶端用于固定设置在主体结构上,横向玻璃肋水平设置在吊杆底端,壳体固定的一侧水平且固定设置在横向玻璃肋上,上部面板玻璃竖直且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壳体设有用于容纳驱动装置、滚轮和导轨的容置空间,驱动装置驱动滚轮沿导轨滚动且带动连接板组件和门扇玻璃一同移动,感应探测器固定设置在上部面板玻璃上,控制器分别与感应探测器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既能实现平移式感应门的功能需要,又能实现门斗隐框,满足外观需要。

Intelligent Hidden Frame Translational Induction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
本技术涉及自动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
技术介绍
平移感应门是一种广泛用于商店、酒店和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一种门,一般为玻璃门,“感应”是指自动门中的一种开门模式,它的最直接的特点是当有人或物体靠近时,它会自动将门打开,当一个物体靠近时,门则不打开,“平移”是指感应门在开启时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现代建筑对出入口感应门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员出入频繁,视线最为关注的出入口,传统的平移式感应门周边或者门上部一般都设置金属门斗。随着全玻璃幕墙,点爪式幕墙等玻璃占比高的幕墙越来越普及,通透性,与周边玻璃幕墙协调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金属门斗外观厚重单一,往往难以满足建筑师的要求。因此,设计出既能实现平移式感应门的功能需要,又能实现门斗隐框,满足外观需要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框式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系统,既能实现平移式感应门的功能需要,又能实现门斗隐框,满足外观需要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系统。一种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包括:吊杆、横向玻璃肋、壳体、上部面板玻璃、驱动装置、滚轮、导轨、连接板组件、门扇玻璃、控制器和感应探测器;所述吊杆顶端用于固定设置在主体结构上;所述横向玻璃肋水平设置在所述吊杆底端;所述壳体固定的一侧水平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玻璃肋上;所述上部面板玻璃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横向玻璃肋与所述上部面板玻璃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滚轮和所述导轨的容置空间;所述滚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上,且可滚动地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门扇玻璃与所述连接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滚轮转动,使所述滚轮沿所述导轨滚动,且带动所述连接板组件和所述门扇玻璃一同移动;所述感应探测器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面板玻璃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探测器和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探测器用于在感应到人体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开门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感应探测器发送的开门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动。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围绕连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方便拆卸。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壳体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适配连接;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连接。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适配连接,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的适配连接,连接牢固,方便拆卸。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还包括:第一驳接头;所述第一驳接头穿过所述横向玻璃肋,且与所述吊杆底端连接,使所述横向玻璃肋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底端。第一驳接头使横向玻璃肋和吊杆的连接更加稳定。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还包括:第二驳接头和第一棉垫;所述第二驳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玻璃肋和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使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横向玻璃肋上;所述第一棉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横向玻璃肋之间。第二驳接头使横向玻璃肋和第一壳体的连接更加稳定,第一棉垫使第二驳接头和第一壳体不易损坏。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还包括:第三驳接头和第二棉垫;所述第三驳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面板玻璃和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使所述上部面板玻璃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棉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上部面板玻璃之间。第三驳接头使上部面板玻璃和第一壳体的连接更稳定,第二棉垫使第一壳体和上部面板玻璃不易损坏。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还包括:橡皮垫;所述橡皮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玻璃肋和所述上部面板玻璃贴合,使所述横向玻璃肋和所述上部面板玻璃固定连接。橡皮垫使横向玻璃肋和上部面板玻璃不易损坏。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连接板组件包括:门扇吊夹和L形板;所述L形板用于使所述门扇吊夹和所述滚轮连接;所述门扇玻璃顶端与所述门扇吊夹连接;所述门扇吊夹底端与所述上部面板玻璃底端平齐;所述门扇吊夹还包括:第三棉垫;所述第三棉垫设置在所述门扇吊夹和所述门扇玻璃之间。L形板使门扇吊夹和滚轮连接起来,门扇吊夹可以将门扇玻璃竖直悬吊起来,方便门扇玻璃的平移,第三棉垫使门扇吊夹带动门扇玻璃移动时不易发生损坏。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还包括:消音棉;所述消音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消音棉可以降低驱动设备在运行时的噪音。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还包括:螺纹转换器;所述螺纹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吊杆底端,用于使所述吊杆与所述第一驳接头螺栓连接。吊杆和第一驳接头同时旋入螺纹转换器,使吊杆和第一驳接头连接更为稳定,从而使横向玻璃肋和吊杆的连接更稳定。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通过吊杆、横向玻璃肋、壳体、上部面板玻璃、驱动装置、滚轮、导轨、连接板组件、门扇玻璃、控制器和感应探测器的相互配合,实现有人靠近该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时,门扇玻璃自动打开,人远离时,门扇玻璃自动关闭的效果。具体来说,吊杆固定设置在主体结构上,起到支撑其他组件和零件的作用,横向玻璃肋水平设置在吊杆的底端,起到连接吊杆与其他组件和零件的作用,壳体固定的一侧水平且固定设置在横向玻璃肋上,横向玻璃肋对壳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上部面板玻璃竖直且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设置上部面板玻璃的目的是为了使人在门外观察该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时不能看到其他设备,而只能看到上部面板玻璃更加美观,横向玻璃肋与上部面板玻璃固定连接,横向玻璃肋对上部面板玻璃起到支撑作用,壳体设有用于容纳驱动装置、滚轮和导轨的容置空间,壳体对驱动装置、滚轮和导轨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壳体看起来也更加美观,滚轮固定设置在连接板组件上,且可滚动地设置在导轨上,滚轮可以带动连接板组件一起沿着导轨往复移动,门扇玻璃与连接板组件固定连接,当连接板组件在滚轮的带动下沿着导轨往复移动时,连接板组件带动门扇玻璃达到打开和关闭的效果,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滚轮转动,使滚轮沿导轨滚动,且带动连接板组件和门扇玻璃一同移动,感应探测器固定设置在上部面板玻璃上,上部面板玻璃对感应探测器起到支撑作用,控制器分别与感应探测器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感应探测器用于在感应到人体时,向控制器发送开门信号,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感应探测器发送的开门信号时,控制驱动装置启动,当人体远离感应探测器时,感应探测器向控制器发出关门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反方向移动,完成关门动作,从而达到既能实现平移式感应门的功能需要,又能实现门斗隐框,满足外观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的中纵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器、驱动装置、感应探测器和滚轮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吊杆1;第一驳接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横向玻璃肋、壳体、上部面板玻璃、驱动装置、滚轮、导轨、连接板组件、门扇玻璃、控制器和感应探测器;所述吊杆顶端用于固定设置在主体结构上;所述横向玻璃肋水平设置在所述吊杆底端;所述壳体固定的一侧水平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玻璃肋上;所述上部面板玻璃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横向玻璃肋与所述上部面板玻璃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滚轮和所述导轨的容置空间;所述滚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上,且可滚动地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门扇玻璃与所述连接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滚轮转动,使所述滚轮沿所述导轨滚动,且带动所述连接板组件和所述门扇玻璃一同移动;所述感应探测器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面板玻璃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探测器和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探测器用于在感应到人体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开门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感应探测器发送的开门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横向玻璃肋、壳体、上部面板玻璃、驱动装置、滚轮、导轨、连接板组件、门扇玻璃、控制器和感应探测器;所述吊杆顶端用于固定设置在主体结构上;所述横向玻璃肋水平设置在所述吊杆底端;所述壳体固定的一侧水平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玻璃肋上;所述上部面板玻璃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横向玻璃肋与所述上部面板玻璃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滚轮和所述导轨的容置空间;所述滚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上,且可滚动地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门扇玻璃与所述连接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滚轮转动,使所述滚轮沿所述导轨滚动,且带动所述连接板组件和所述门扇玻璃一同移动;所述感应探测器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面板玻璃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探测器和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探测器用于在感应到人体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开门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感应探测器发送的开门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围绕连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壳体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适配连接;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隐框式平移感应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驳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徐星宇刘海明李忠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富艺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