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29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包括连接头、密封盖、纺丝管、减震液压块、输送管、压力输送器、过滤网、喷嘴盖、内支撑架、固定螺丝、密封胶圈、滑接槽和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纺丝管控制该喷丝头的出丝速率以及生产效率,且保证内部零件结构的稳定,压力输送器防止内部输送管堵塞,且方便提高输送効率,保证输送管道的清洁,过滤网防止出丝的产品质量受到内部环境因素干扰,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出丝的纯度,喷嘴盖确保喷嘴的清洁,提高喷嘴出丝产品的质量,且方便操作,滑接槽为不锈钢材质构成的直角梯形零件,且其内侧设有滑动轨道,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头部的清洗、维修与更换。

Spinneret assembly of a wet spin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丝头组件,具体为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属于纺丝制造

技术介绍
短纤维只能采用湿法纺丝,由于纤维素未熔融即分解,不可能采用熔纺,又因为要在纺丝过程中完成纤维素黄酸酯分解的化学过程,故难以采用干法纺丝,湿法纺丝是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通过喷丝孔喷出细流,进入凝固浴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传统的短纤维湿法纺丝装置结构复杂,且喷丝头操作繁琐,且成本高。目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现有的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在出丝速率以及生产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内部部分零件不够牢固,其二、现有的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的输送管容易堵塞,且易受污染,而在其内部密封性存在漏洞,其三、现有的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在喷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喷嘴孔容易脏,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包括连接头、密封盖、纺丝管、减震液压块、输送管、压力输送器、过滤网、喷嘴盖、内支撑架、固定螺丝、密封胶圈、滑接槽和喷嘴;所述连接头上端呈螺纹孔状,下端与密封盖上表面焊接,所述密封盖安置于纺丝管与连接头之间,所述纺丝管呈圆台状焊接在密封盖下方,所述减震液压块安置于组件内部,且其位于内支撑架下方,所述输送管上端连接在纺丝管的下方,下端连接滑接槽,所述压力输送器安置于输送管上,所述过滤网安置于喷嘴的上方,所述喷嘴盖连接在两个滑接槽之间,所述内支撑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纺丝管下端,所述固定螺丝安置于压力输送器外侧的各个角上,所述密封胶圈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压力输送器侧面封口处,所述滑接槽上端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组件主体的下方。优选的,为了控制该喷丝头的出丝速率以及生产效率,且保证内部零件结构的稳定,所述纺丝管呈上大底小的圆台状,且其外侧壁焊有五个圆柱状内支撑架。优选的,为了防止内部输送管堵塞,且方便提高输送効率,保证输送管道的清洁,所述压力输送器内设液压推送装置,且其与输送管呈刚性连接。优选的,为了防止出丝的产品质量受到内部环境因素干扰,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出丝的纯度,所述过滤网通过卡扣的方式安置于两个滑接槽之间的喷嘴的上方,且其各网格大小相同,其上均匀涂有纺丝原液。优选的,为了确保喷嘴的清洁,提高喷嘴出丝产品的质量,且方便操作,所述喷嘴盖与滑接槽呈铰接,且其外侧翻折端与滑接槽外倾斜面吻合。优选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头部的清洗、维修与更换,所述滑接槽为不锈钢材质构成的直角梯形零件,且其内侧设有滑动轨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设计合理,纺丝管呈上大底小的圆台状,且其外侧壁焊有五个圆柱状内支撑架,控制该喷丝头的出丝速率以及生产效率,且保证内部零件结构的稳定,压力输送器内设液压推送装置,且其与输送管呈刚性连接,防止内部输送管堵塞,且方便提高输送効率,保证输送管道的清洁,过滤网通过卡扣的方式安置于两个滑接槽之间的喷嘴的上方,且其各网格大小相同,其上均匀涂有纺丝原液,防止出丝的产品质量受到内部环境因素干扰,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出丝的纯度,喷嘴盖与滑接槽呈铰接,且其外侧翻折端与滑接槽外倾斜面吻合,确保喷嘴的清洁,提高喷嘴出丝产品的质量,且方便操作,滑接槽为不锈钢材质构成的直角梯形零件,且其内侧设有滑动轨道,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头部的清洗、维修与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喷嘴处示意图。图中:1、连接头,2、密封盖,3、纺丝管,4、减震液压块,5、输送管,6、压力输送器,7、过滤网,8、喷嘴盖,9、内支撑架,10、固定螺丝,11、密封胶圈,12、滑接槽和13、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包括连接头1、密封盖2、纺丝管3、减震液压块4、输送管5、压力输送器6、过滤网7、喷嘴盖8、内支撑架9、固定螺丝10、密封胶圈11、滑接槽12和喷嘴13;所述连接头1上端呈螺纹孔状,下端与密封盖2上表面焊接,所述密封盖2安置于纺丝管3与连接头1之间,所述纺丝管3呈圆台状焊接在密封盖2下方,所述减震液压块4安置于组件内部,且其位于内支撑架9下方,所述输送管5上端连接在纺丝管3的下方,下端连接滑接槽12,所述压力输送器6安置于输送管5上,所述过滤网7安置于喷嘴13的上方,所述喷嘴盖8连接在两个滑接槽12之间,所述内支撑架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纺丝管3下端,所述固定螺丝10安置于压力输送器6外侧的各个角上,所述密封胶圈1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压力输送器6侧面封口处,所述滑接槽12上端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组件主体的下方。所述纺丝管3呈上大底小的圆台状,且其外侧壁焊有五个圆柱状内支撑架9,控制该喷丝头的出丝速率以及生产效率,且保证内部零件结构的稳定,所述压力输送器6内设液压推送装置,且其与输送管5呈刚性连接,防止内部输送管5堵塞,且方便提高输送効率,保证输送管5的清洁,所述过滤网7通过卡扣的方式安置于两个滑接槽12之间的喷嘴13的上方,且其各网格大小相同,其上均匀涂有纺丝原液,防止出丝的产品质量受到内部环境因素干扰,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出丝的纯度,所述喷嘴盖8与滑接槽12呈铰接,且其外侧翻折端与滑接槽12外倾斜面吻合,确保喷嘴13的清洁,提高喷嘴13出丝产品的质量,且方便操作,所述滑接槽12为不锈钢材质构成的直角梯形状零件,且其内侧设有滑动轨道,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头部的清洗、维修与更换。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时,首先先确保各部件可以正常工作,然后,纺丝管3负责控制该喷丝头的出丝速率以及生产效率,内支撑架9保证纺丝管3的稳定,纺丝通过输送管5运输,在压力输送器6处被控制推送,而过滤网7防止出丝的产品质量受到内部环境因素干扰,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出丝的纯度,喷嘴盖8与滑接槽12呈铰接,且其外侧翻折端与滑接槽12外倾斜面吻合,确保喷嘴13的清洁,提高喷嘴13出丝产品的质量,且方便操作,使用结束后,将喷嘴13清洁后收回,盖上喷嘴盖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1)、密封盖(2)、纺丝管(3)、减震液压块(4)、输送管(5)、压力输送器(6)、过滤网(7)、喷嘴盖(8)、内支撑架(9)、固定螺丝(10)、密封胶圈(11)、滑接槽(12)和喷嘴(13);所述连接头(1)上端呈螺纹孔状,下端与密封盖(2)上表面焊接,所述密封盖(2)安置于纺丝管(3)与连接头(1)之间,所述纺丝管(3)呈圆台状焊接在密封盖(2)下方,所述减震液压块(4)安置于组件内部,且其位于内支撑架(9)下方,所述输送管(5)上端连接在纺丝管(3)的下方,下端连接滑接槽(12),所述压力输送器(6)安置于输送管(5)上,所述过滤网(7)安置于喷嘴(13)的上方,所述喷嘴盖(8)连接在两个滑接槽(12)之间,所述内支撑架(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纺丝管(3)下端,所述固定螺丝(10)安置于压力输送器(6)外侧的各个角上,所述密封胶圈(1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压力输送器(6)侧面封口处,所述滑接槽(12)上端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组件主体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纺丝装置的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1)、密封盖(2)、纺丝管(3)、减震液压块(4)、输送管(5)、压力输送器(6)、过滤网(7)、喷嘴盖(8)、内支撑架(9)、固定螺丝(10)、密封胶圈(11)、滑接槽(12)和喷嘴(13);所述连接头(1)上端呈螺纹孔状,下端与密封盖(2)上表面焊接,所述密封盖(2)安置于纺丝管(3)与连接头(1)之间,所述纺丝管(3)呈圆台状焊接在密封盖(2)下方,所述减震液压块(4)安置于组件内部,且其位于内支撑架(9)下方,所述输送管(5)上端连接在纺丝管(3)的下方,下端连接滑接槽(12),所述压力输送器(6)安置于输送管(5)上,所述过滤网(7)安置于喷嘴(13)的上方,所述喷嘴盖(8)连接在两个滑接槽(12)之间,所述内支撑架(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纺丝管(3)下端,所述固定螺丝(10)安置于压力输送器(6)外侧的各个角上,所述密封胶圈(1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鸿任凯徐心海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