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97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待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包括:电池单元、充电接口、开关单元、驱动电路及控制单元;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电池单元连接,第二端与充电接口连接;驱动电路与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控制单元与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当检测到没有电源提供装置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时,通过第一引脚向驱动电路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并采集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与待充电设备在进行充电时通过第一引脚向驱动电路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相同。

Charging equipment and char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待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待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待充电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移动终端或智能设备)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待充电设备耗电量大,需要经常充电,而采用低功率的普通充电方案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通常需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业界提出了通过提高待充电设备充电功率的快速充电方案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为了提高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从而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一种方案是采用大电流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充电电流越大,待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越快。在采用大电流进行充电的快速充电方案中,通常设置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下文简称MOS管)与待充电设备中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诸如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等控制模块来控制与MOS管电性连接的驱动电路,来实现MOS管的导通与关闭,从而实现快速充电的开启与退出。对于这样的连接方式,由于电池中一直有电,也即电池电压不为0,与电池连接的MOS管的第一极与第三极之间可能会发生电迁移,导致MOS管的第三极与第一极之间的阻抗减小、第一极漏电及用于驱动MOS管导通的第三极电压降低,从而造成导通时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导通阻抗过大,第三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电压越低,MOS管导通时该导通阻抗越大。如果快速充电时,导通阻抗过大会造成待充电设备发热严重和退出快充的问题。随着双电芯电池的使用,手机电池的电压越来越高,MOS管电迁移也会变得更严重。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待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待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接口;电池单元;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驱动电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与关闭;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当检测到没有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通过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并采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在进行充电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及当检测到没有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信号采集指令;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及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号采集指令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所述第一驱动信信号,并采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与通过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三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后,在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和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二阻抗之和是否小于一预设的阻抗阈值;及当确定所述第一阻抗与所述第二阻抗之和小于所述阻抗阈值时,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第三极的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及当检测到没有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信号采集指令;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及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号采集指令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后,采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与通过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三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后,在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电压调整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确定是否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的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电压调整指令时,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和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二阻抗之和是否小于一预设的阻抗阈值;及当确定所述第一阻抗与所述第二阻抗之和小于所述阻抗阈值时,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的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减小通过第二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的第二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的电压;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为所述驱动电路提供驱动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输出信号为方波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以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的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分别采集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的电压、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的电压及充电电流,及根据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的电压、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的电压及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第一阻抗与所述第二阻抗之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接收所述电源提供装置反馈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采集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及根据所述输出电流、所述输出电流及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确定所述第一阻抗与所述第二阻抗之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接口;电池单元;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驱动电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与关闭;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当检测到没有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通过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并采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在进行充电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接口;电池单元;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驱动电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与关闭;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当检测到没有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通过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并采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在进行充电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平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及当检测到没有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信号采集指令;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及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号采集指令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所述第一驱动信信号,并采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与通过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三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后,在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和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二阻抗之和是否小于一预设的阻抗阈值;及当确定所述第一阻抗与所述第二阻抗之和小于所述阻抗阈值时,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第三极的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有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及当检测到没有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信号采集指令;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及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号采集指令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后,采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及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开关单元发生了电迁移。6.根据权要求5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与通过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三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的电压不为零时,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7.根据权要求6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与第三极之间发生了电迁移后,在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电压调整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确定是否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的电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电压调整指令时,确定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和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第二阻抗之和是否小于一预设的阻抗阈值;及当确定所述第一阻抗与所述第二阻抗之和小于所述阻抗阈值时,降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三极的电压。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减小通过第二引脚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的第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斌李家达史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