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5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其在结构上包括接插区、过渡折弯区以及压铆线缆区,该插接区包括前主弹片、与该前主弹片相向的后主弹片,该过度弯折区包括上片体以及设置在该上片体上方的下片体,该压柳线缆区包括U形压线卷板以及连接在该U形压线卷板前端的U形扭曲板,该上片体的前端与该前主弹片连接为一整体,该下片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后主弹片、该U形扭曲板连接为一整体。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冲压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新能源大电流连接器端子连接精度偏低和温升偏高的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

A Flat 90 Degree Bend Termi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大电流连接器端子,更具体而言是指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常见的冲压母端子很多,但厚度1.5MM左右的很少。冲压母端子中小电流的占绝大部分,其弯形90°且过大电流的比较少,由于连接器的母端子插拨力要控制,母端子的壁厚不能偏大,如果偏大则会导致弹性偏大,而且要求母端子与公端子的配合精度高、温升低,因此,目前冲压母端子都存在连接精度偏低和温升偏高的缺点,而且目前常见的端子受到结构的限制,难以冲压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冲压成型,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新能源大电流连接器端子连接精度偏低和温升偏高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母端子。本专利技术采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包括接插区、过渡折弯区以及压铆线缆区,该插接区包括前主弹片、与该前主弹片相向的后主弹片,该过度弯折区包括上片体以及设置在该上片体上方的下片体,该压柳线缆区包括U形压线卷板以及连接在该U形压线卷板前端的U形扭曲板,该上片体的前端与该前主弹片连接为一整体,该下片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后主弹片、该U形扭曲板连接为一整体。该前主弹片与该后主弹片的左端通过左定位筋条连接为一整体,该前主弹片的右端设置凸柱,该后主弹片的右端设置有与该凸柱扣合在一起的带扣孔的右定位筋条。该下片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柳压凸包,该上片体设置有供柳压凸包伸入的定位的柳压孔,通过对柳压凸包施加压力促使柳压凸包产生物理变形,促使柳压凸包柳合固定在柳压孔中。该下片体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折弯板后与U形扭曲板连接为一整体,该上片体的后端跟随该下片体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折弯板,使过渡弯折区区与压铆线缆区形成一个斜坡,从而使该压铆线缆区与过度折弯区形成一个高度差。该上片体的后端的折弯板的折痕处设置有多个去应力方槽。该前主弹片、该后主弹片、上片体、下片体、U形扭曲板、U形压线卷板的厚度为1.5mm。该前主弹片与该后主弹片对应设置有U型凸包。该U型凸包的接触面是与上片体、下片体垂直的。该插接区还包括固定在该前主弹片后侧面的前副弹片、与该前副弹片相向并固定在该后主弹片前侧面的后副弹片,该前主弹片的后侧面及该后主弹片的前侧面都设置有柳压凸柱,该前副弹片、该后副弹片都设置有供柳压凸柱伸入固定的固定孔。该接插区和过渡折弯区形成弯形度的转角,即该前主弹片与下片体垂直、该后主弹片与上片体垂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包括接插区、过渡折弯区以及压铆线缆区,该插接区包括前主弹片、与该前主弹片相向的后主弹片,该过度弯折区包括上片体以及设置在该上片体上方的下片体,该压柳线缆区包括U形压线卷板以及连接在该U形压线卷板前端的U形扭曲板,该上片体的前端与该前主弹片连接为一整体,该下片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后主弹片、该U形扭曲板连接为一整体。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冲压成型,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新能源大电流连接器端子连接精度偏低和温升偏高的难题,本专利技术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前副弹片、后副弹片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展开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子,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如图1、图2所示包括接插区10、过渡折弯区20以及压铆线缆区30,该插接区10包括前主弹片11、与该前主弹片11相向的后主弹片12,该过度弯折区20包括上片体21以及设置在该上片体21上方的下片体22,该压柳线缆区30包括U形压线卷板31以及连接在该U形压线卷板31前端的U形扭曲板32,该上片体21的前端与该前主弹片11连接为一整体,该下片体2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后主弹片12、该U形扭曲板32连接为一整体。如图1所示该前主弹片11与该后主弹片12的左端通过左定位筋条15连接为一整体,该前主弹片11的右端设置凸柱111,如图2所示该后主弹片12的右端设置有与该凸柱112扣合在一起的带扣孔的右定位筋条16。通过该左定位筋条与右定位筋条,使相互对称的前主弹片、后主弹片保持准确的位置尺寸和弹性限制空间。保证接插区与公端子配合通电时保持良好持久的接触弹性,使传输电流稳定。进一步,如图1所示该下片体22的上表面设置有柳压凸包221,该上片体21设置有供柳压凸包221伸入的定位的柳压孔211,通过对柳压凸包221施加压力促使柳压凸包221产生物理变形,促使柳压凸包221柳合固定在柳压孔221中。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所示,图4该下片体22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折弯板后与U形扭曲板32连接为一整体,该上片体21的后端跟随该下片体22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折弯板,使过渡弯折区区与压铆线缆区形成一个斜坡(两者不在同一水平线),从而使该压铆线缆区30与过度折弯区20形成一个高度差,以此实现压接线缆顺畅。该上片体21的后端的折弯板的折痕处设置有多个去应力方槽212,促使上片体21折弯更加顺畅。该U形压线卷板31的内侧面设有防滑槽311,使压线缆后有更大的拉脱力值。该U形压线卷板31可设计成不同长度,可适用50平方和70平方线缆的铆接。值得一提的是,该前主弹片11与该后主弹片12排列组成八字形,方便公端子插接。该前主弹片11、该后主弹片12、上片体21、下片体22、U形扭曲板32、U形压线卷板31的厚度为1.5mm,使端子能够承载300A电流。如图1、图2、图3所示,该前主弹片11与该后主弹片12对应设置有U型凸包17,U形凸包目的是接加接触的可靠性,减少插拨力。目前常见的技术,如图4所示,绝大多U型凸包都是贴合八字形状片的,整个面不和过渡区折弯区垂直。本专利技术的U型凸包17的接触面是与上片体21、下片体22垂直的,以此增加了与公端子配合的接触面,减少接触电阻当公端子插入接插区后,使U型凸包的接触面与公端子充分接触。如图1、图2、图3所示,为了增加过电流接触面积,该插接区10还包括固定在该前主弹片11后侧面的前副弹片13、与该前副弹片13相向并固定在该后主弹片12前侧面的后副弹片14,该前主弹片11的后侧面及该后主弹片12的前侧面都设置有柳压凸柱18,该前副弹片13、该后副弹片14都设置有供柳压凸柱18伸入固定的固定孔131、14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过电流接触面积。该前主弹片11以及该后主弹片12均是由三片小弹片组成,而前副弹片13以及后副弹片14均是由七片小弹片组成。通过该独特的结构设计,增强了母端子的导电面积和减小了接触电阻,提高了母端子的导电能力。进一步,该接插区10和过渡折弯区20形成弯形90度的转角,即该前主弹片11与下片体22垂直、该后主弹片12与上片体21垂直。使采样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高压连接器能做成90度连接器,缩小产品尺寸,减小安装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叙述是为了清楚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实际上本专利技术除前副弹片、后副弹片外其他的各个部件都是通过一体冲压成型而后通过折弯、柳压成型的(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及附图只是为了展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局限于这一实施例。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插区、过渡折弯区以及压铆线缆区,该插接区包括前主弹片、与该前主弹片相向的后主弹片,该过度弯折区包括上片体以及设置在该上片体上方的下片体,该压柳线缆区包括U形压线卷板以及连接在该U形压线卷板前端的U形扭曲板,该上片体的前端与该前主弹片连接为一整体,该下片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后主弹片、该U形扭曲板连接为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插区、过渡折弯区以及压铆线缆区,该插接区包括前主弹片、与该前主弹片相向的后主弹片,该过度弯折区包括上片体以及设置在该上片体上方的下片体,该压柳线缆区包括U形压线卷板以及连接在该U形压线卷板前端的U形扭曲板,该上片体的前端与该前主弹片连接为一整体,该下片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后主弹片、该U形扭曲板连接为一整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前主弹片与该后主弹片的左端通过左定位筋条连接为一整体,该前主弹片的右端设置凸柱,该后主弹片的右端设置有与该凸柱扣合在一起的带扣孔的右定位筋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下片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柳压凸包,该上片体设置有供柳压凸包伸入的定位的柳压孔,通过对柳压凸包施加压力促使柳压凸包产生物理变形,促使柳压凸包柳合固定在柳压孔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下片体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折弯板后与U形扭曲板连接为一整体,该上片体的后端跟随该下片体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折弯板,使过渡弯折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坚李学广
申请(专利权)人: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