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404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其包括:导向套、反应釜、进气管、搅拌电机、搅拌杆和弧形管,所述搅拌杆顶端与搅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底端延伸至反应釜内腔底部,所述导向套同心设置在搅拌杆外部,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被搅拌杆贯穿的容腔,所述进气管从反应釜外侧延伸至反应釜内并与容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杆为空心管,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位于容腔内的进气孔,所述弧形管设置在搅拌杆底部并相互连通,所述弧形管上设置有数个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进气管内的惰性气体或者配方气体利用进气孔导入搅拌杆,最终通过弧形管上的出气孔送入溶液内部,在溶液内产生气泡,提升了搅拌效果和效率。

A Bubble-type Solution Stir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
,通常会把各种原料在搅拌装置内进行混合,利用搅拌桨的旋转,把原料混合均匀。普通的搅拌装置仅仅利用搅拌桨进行搅拌,而无法对原料进行通气翻滚。另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化工产品需要在搅拌的过程中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又或者通入配方气体进行混合反应,而普通的搅拌装置无法完成这部分工作,生产的效率低,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在溶液中产生气泡,加速搅拌进程。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包括:导向套、反应釜、进气管、搅拌电机、搅拌杆和弧形管,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反应釜顶部,所述搅拌杆顶端与搅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底端延伸至反应釜内腔底部,所述导向套同心设置在搅拌杆外部,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被搅拌杆贯穿的容腔,所述进气管从反应釜外侧延伸至反应釜内并与容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杆为空心管,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位于容腔内的进气孔,所述弧形管设置在搅拌杆底部并相互连通,所述弧形管上设置有数个出气孔。其中,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与导向套相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套、反应釜、进气管、搅拌电机、搅拌杆和弧形管,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反应釜顶部,所述搅拌杆顶端与搅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底端延伸至反应釜内腔底部,所述导向套同心设置在搅拌杆外部,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被搅拌杆贯穿的容腔,所述进气管从反应釜外侧延伸至反应釜内并与容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杆为空心管,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位于容腔内的进气孔,所述弧形管设置在搅拌杆底部并相互连通,所述弧形管上设置有数个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套、反应釜、进气管、搅拌电机、搅拌杆和弧形管,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反应釜顶部,所述搅拌杆顶端与搅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底端延伸至反应釜内腔底部,所述导向套同心设置在搅拌杆外部,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被搅拌杆贯穿的容腔,所述进气管从反应釜外侧延伸至反应釜内并与容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杆为空心管,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位于容腔内的进气孔,所述弧形管设置在搅拌杆底部并相互连通,所述弧形管上设置有数个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与导向套相连接的支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式溶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外圆上设置有与进气管对应的连接孔,连接孔与容腔相连通。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斌张守海丁燕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