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串联脱硫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836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烟气串联脱硫脱硝系统,通过将烟气串联依次通过脱硫吸附塔及脱硝吸附塔来对烟气进行净化,同时,通过活性焦输送单元分别单独对脱硫吸附塔和脱硝吸附塔输送活性焦,并将反应后的活性焦输送至解析塔进行单独解析循环利用。一方面,通过单独控制脱硫与脱硝塔内的活性焦输送量及输送速度,提高了脱硝脱硫的效率;另一方面,精准控制活性焦输送量及输送速度,实现了二者对活性焦的使用量不同步,减少了活性焦物理损耗,降低运行成本;且烟气处理前后无需加热,整体能耗低。

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ystem in s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串联脱硫脱硝系统
本技术属于工业废气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烟气串联脱硫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烧结机头、球团焙烧烧结烟气量大,烟气初始温度低,目前不升温的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主要以活性焦脱硫脱硝技术为主导。为满足超净排放,同时脱硫脱硝,现行的布置方式有两种:①脱硫脱硝位于一个吸附装置内上下布置,再生装置内活性焦经链斗机输送至吸附装置顶部,活性焦在重力作用下依次流过脱硝吸附段和脱硫吸附段,最后由链斗机输送至再生装置顶部,共经过两次物料提升;②脱硫装置、脱硝装置水平布置,再生装置内活性焦经链斗机输送至脱硝装置顶部,脱硝后脱硝装置底部的活性焦通过链斗机输送至脱硫装置顶部,脱硫装置底部活性焦由链斗机输送至再生装置,活性焦经过三次物料提升。上述两种工艺脱硫、脱硝装置物料系统串联,然而脱硝过程对于活性焦的循环速率要求远低于脱硫过程所需的活性焦循环速率,脱硝过程与脱硫过程活性焦串联循环不利于系统分别精准控制活性焦循环量,导致脱硝过程活性焦循环量加大,活性焦物理损耗加剧,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提供一种脱硫与脱硝过程中活性焦循环速率不同的活性焦烟气净化工艺。该工艺脱硝装置与脱硫装置的活性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串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吸附塔(11)及脱硝吸附塔(21),还包括第一解析塔(12)、第一入料装置(13)、第一排料装置(14)、第二解析塔(22)、第二入料装置(23)及第二排料装置(24),烟气依次经过脱硫吸附塔(11)及脱硝吸附塔(21)后至烟囱(1);所述第一解析塔(1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入料装置(13)的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入料装置(13)的送料口与所述脱硫吸附塔(11)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脱硫吸附塔(1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排料装置(14)的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料装置(14)的送料口与所述第一解析塔(12)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解析塔(22)的出料口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串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吸附塔(11)及脱硝吸附塔(21),还包括第一解析塔(12)、第一入料装置(13)、第一排料装置(14)、第二解析塔(22)、第二入料装置(23)及第二排料装置(24),烟气依次经过脱硫吸附塔(11)及脱硝吸附塔(21)后至烟囱(1);所述第一解析塔(1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入料装置(13)的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入料装置(13)的送料口与所述脱硫吸附塔(11)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脱硫吸附塔(1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排料装置(14)的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料装置(14)的送料口与所述第一解析塔(12)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解析塔(2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入料装置(23)的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入料装置(23)的送料口与所述脱硝吸附塔(21)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脱硝吸附塔(2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排料装置(24)的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料装置(24)的送料口与所述第二解析塔(22)的入料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串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析塔(12)的出料口设有第一入料阀(16),所述第一入料装置(13)的接料口与所述第一入料阀(16)连通,所述第一入料装置(13)的送料口与所述脱硫吸附塔(11)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脱硫吸附塔(11)的出料口设有第一排料阀(17),所述第一排料装置(14)的接料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鑫熊敬超程朝华罗海兵李啸刘升施飞张兵夏龙陶惠祥董岗原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