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26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流体切换装置包括主阀体、主阀阀座和滑块,主阀阀座的第一壁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主阀体包括与第一壁相对设置的进口;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切换装置,以有利于简化热管理系统内器件的布局。

Fluid switching devic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尤其涉及流体流向切换装置及具有上述切换装置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热管理系统中采用截止阀控制冷媒管路通断,控制冷媒流向。一般情况下,热管理系统需要多个截止阀控制冷媒流向,进而实现空调系统的实现温度调节,热管理系统内设置多个截止阀不仅会增控制器控制截止阀的端口数量及线束,截止阀占据热管理系统内部空间,增加热管理系统内器件的布局难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有利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以有利于简化热管理系统内器件的布局。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包括主阀体、主阀阀座和滑块,所述主阀阀座与所述主阀体的内壁相对固定,所述主阀阀座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设置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之间;所述主阀体包括进口,所述进口朝向所述第一壁,所述滑块能够相对所述主阀阀座滑动而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壁还包括第一间壁和第二间壁,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间壁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包括主阀体、主阀阀座和滑块,所述主阀阀座与所述主阀体的内壁相对固定,所述主阀阀座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设置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之间;所述主阀体包括进口,所述进口朝向所述第一壁,所述滑块能够相对所述主阀阀座滑动而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壁还包括第一间壁和第二间壁,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间壁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所述第二间壁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之间;所述滑块包括第一阀部和第二阀部,所述第一阀部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阀口沿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包括主阀体、主阀阀座和滑块,所述主阀阀座与所述主阀体的内壁相对固定,所述主阀阀座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设置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之间;所述主阀体包括进口,所述进口朝向所述第一壁,所述滑块能够相对所述主阀阀座滑动而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壁还包括第一间壁和第二间壁,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间壁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所述第二间壁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之间;所述滑块包括第一阀部和第二阀部,所述第一阀部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的口径,所述第二阀部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的口径;所述第一阀部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二方向的口径,所述第二阀部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二方向的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包括主阀腔,所述主阀腔位于所述主阀体内,所述主阀腔的壁包括所述主阀体的内壁以及所述主阀阀座的壁,所述主阀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沿所述第一壁的法线方向,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壁之间形成的腔定义为第二腔,所述主阀腔的剩余部分定义为第一腔,所述第一腔包括左腔、中腔与右腔,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中腔设置于所述左腔和所述右腔之间,所述中腔与所述进口连通,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二腔下方,所述第二腔至少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阀部和所述第二阀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时,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位于部分所述第一阀口的上方,另一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位于所述第一间壁的上方;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位于部分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一阀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或者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位于部分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右侧;或者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时,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位于部分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的上方;所述第二阀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上方,或者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上方,另一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的法线方向,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壁之间形成的腔定义为第二腔;所述第一阀部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阀部包括第二端部,定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部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端部邻近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部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端部邻近所述第二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时,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部分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间壁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阀口的上方;部分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或者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右侧;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相对两侧;或者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时,沿所述阀块滑动方向,部分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上方,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左侧;或者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的法线方向,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壁之间形成的腔定义为第二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二腔的下方;所述滑块包括第一阀部和第二阀部,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一阀部和所述第二阀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相对两端;所述滑块的第一工作位置时,定义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所述滑块的第二工作位置时,定义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滑块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阀部至多盖住部分所述第一阀口,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位于所述第一间壁的上方,至少部分所述第三阀口位于所述第二腔的下方;所述滑块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左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二腔的下方;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所述第一阀部至多盖住部分所述第三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部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阀部包括第二端部,定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部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端部邻近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部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端部邻近所述第二腔;对应所述滑块的第一工作位置,定义所述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对应所述滑块的第二工作位置,定义所述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滑块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上方或位于所述第一间壁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相对两侧;所述滑块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上方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或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三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阀口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间壁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间壁的上方,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上方;所述滑块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沿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间壁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口的左侧。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还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所述主阀阀座包括第一阀孔、第二阀孔和第三阀孔,所述第一阀孔连通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阀孔连通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阀孔连通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三连通管;所述主阀还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活动时能带动所述滑块滑动;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将所述第一腔分为左腔、右腔和中腔,所述中腔位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所述左腔相对右腔邻近所述第一活塞,所述右腔相对所述左腔邻近所述第二活塞,所述中腔至少与所述第四连通管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切换还包括导阀、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第三毛细管和第四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第三毛细管和第四毛细管分别与导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