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24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包括与气管插管外接的套管,套管下端设有与气管插管连通的出气端,套管上端设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进气端;进气端连接有用于调节管口进气量的端盖,端盖包括盖体、活动挡片和旋转轴;盖体设有水平空腔,活动挡片位于水平空腔内;盖体的盖顶竖直开有至少一个与水平空腔连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与旋转轴螺纹配合;活动挡片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水平空腔的内壁贴合;盖体的盖顶竖直开有与水平空腔连通的通孔,活动挡片的表面积大于等于通孔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旋转轴的旋拧实现对进入套管内空气流量的任意调节,方便对病人做拔管前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是重症病人高级气道建立的必要手段,通常情况下,气管切开后通常情况下连接呼吸机进入人工气道通气。当病人病情好转时需要脱离呼吸机对病人进行训练口鼻呼吸,现有的气管切开插管也带有用于调节插管上端开口的通气流量的结构,但是现有的调节装置仅仅使用堵住插管上端开口的塞盖,塞盖通过连接绳与插管上端连接。现有的塞盖的设置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当病人咳嗽时可能导致塞盖脱出插管上端开口;2、利用塞盖堵住插管的上端开口,插管上端的通气流量不能任意调节,对病人进行训练口鼻呼吸的时候不能循序渐进,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包括与气管插管外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下端设有与所述气管插管连通的出气端,所述套管上端设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进气端;所述进气端连接有用于调节管口进气量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盖体、活动挡片和旋转轴;所述盖体的盖顶内设有水平空腔,所述活动挡片位于所述水平空腔内;所述盖体的盖顶竖直开有与所述水平空腔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旋转轴螺纹配合;所述活动挡片靠近所述端盖中心处的端面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挡片远离所述端盖中心处的端面与所述水平空腔的内壁贴合;所述盖体的盖顶竖直开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水平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活动挡片的表面积大于等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中心轴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内腔靠近所述进气端处设有空气过滤加湿棉。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侧面开有与呼吸机接头适配的输氧口,所述输氧口与所述套管内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侧面还开有与吸痰管适配的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与所述套管内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输氧口和所述导入口均套装有堵帽;所述堵帽包括堵头和堵柄,所述堵柄设置在所述堵头底部,所述堵柄与所述输氧口和所述导入口内壁密封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密封装置通过螺纹配合始终固定在插管上,具有很强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避免由于病人咳嗽等原因导致调节装置的脱出;2、通过旋转轴的旋拧即可实现对进入套管内空气流量的任意调节,方便对病人做拔管前的观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3、空气过滤加湿棉的设置,确保了吸入气体的纯净和湿润,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气管切开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端盖的俯视图;图3为堵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套管;2、出气端;3、进气端;4、端盖;40、盖体;41、活动挡片;42、旋转轴;43、水平空腔;44、通孔;5、空气过滤加湿棉;6、输氧口;7、导入口;8、堵帽;80、堵头;81、堵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气管切开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端盖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包括与气管插管外接的套管1,套管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套管1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套管1用于封住气管切开插管的管口,防止发生感染,便于患者由重症病房进入普通病房,或者进行转院。套管1管口的面积大小变化,用于在患者刚刚拔除呼吸机时,为患者提供一个短暂的适应期,防止立刻将气管切开插管完全堵住,给患者带来不适。套管1下端设有与气管插管连通的出气端2,套管1上端设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进气端3。进气端3连接有用于调节管口进气量的端盖4,端盖4包括盖体40、活动挡片41和旋转轴42。本实施例中,活动挡片41的个数为2个,形状为对应圆心角为90°的扇形。鉴于平衡性考虑及日常的使用便捷性,优选的,盖体40的中心轴与旋转轴42的中心轴重合。盖体40的盖顶内设有水平空腔43,活动挡片41位于水平空腔43内;盖体40的盖顶竖直开有与水平空腔43连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与旋转轴42螺纹配合。活动挡片41靠近端盖4中心处的端面与旋转轴42固定连接,活动挡片41远离端盖4中心处的端面与水平空腔43的内壁贴合。盖体40的盖顶竖直开有至少一个与水平空腔43连通的通孔44,本实施例中,通孔44个数为2个,形状为对应圆心角为90°的扇形。活动挡片41的表面积大于等于通孔44的横截面积。活动挡片41可在旋转轴42的带动下,贴合水平空腔43的内壁进行转动。当活动挡片41转动至通孔44下方时,活动挡片41将通孔44完全遮盖,且活动挡片41的上表面与水平空腔43的内腔上表面贴合。当病人病情好转需要脱离呼吸机对病人进行训练口鼻呼吸,根据病人的病情,当病情严重时,转动旋转轴42使得活动挡片41不遮挡通孔44,此时,通孔44的开口面积最大,进气端3管口的进气量保持最大。当病人病情好转需要对病人进行训练口鼻呼吸时,转动旋转轴42使得活动挡片41逐渐遮盖通孔44的开口,空气可从通孔44未被遮挡的开口处进入套管1内,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氧气。同时,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从鼻子吸进的氧气从套管1上端的开口漏出,并可根据病人恢复的情况逐渐减小直至关闭通孔44的开口面积。实施例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为优选的气管切开密封装置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具体的,该实施例2进一步限定了套管1侧面开有与呼吸机接头适配的输氧口6,输氧口6与套管1内腔连通。若患者病情突转,许配合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转动旋转轴42使得活动挡片41完全遮盖通孔44的开口。此时,进气端3停止进气,同时,将呼吸机接头通过输氧口6接入气管切开插管的管口,进而为患者提供辅助呼吸。套管1侧面还开有与吸痰管适配的导入口7,导入口7与套管1内腔连通。患者有痰时,将吸痰管通过导入口7接入气管切开插管的管口为患者进行清痰处理。为避免输氧口6和导入口7在不使用时污染,进一步优选的,输氧口6和导入口7均套装有堵帽8。本实施例中,堵帽8整体呈白色且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堵帽8包括堵头80和堵柄81,堵柄81设置在堵头80底部,堵柄81与输氧口6和导入口7内壁密封配合。实施例3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为优选的气管切开密封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的,该实施例3进一步限定了套管1内腔靠近进气端3处设有空气过滤加湿棉5。空气过滤加湿棉5选用医用海绵,且内含空气过滤物质和水,对进入患者体内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及加湿,保证患者在身体恢复期的自主呼吸过程中能够吸入清洁湿润的空气,避免发生因空气污染引起的感染。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物质可为活性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密封装置通过螺纹配合始终固定在插管上,具有很强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避免由于病人咳嗽等原因导致调节装置的脱出;2、通过旋转轴的旋拧即可实现对进入套管内空气流量的任意调节,方便对病人做拔管前的观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3、空气过滤加湿棉的设置,确保了吸入气体的纯净和湿润,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包括与气管插管外接的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下端设有与所述气管插管连通的出气端(2),所述套管(1)上端设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进气端(3);所述进气端(3)连接有用于调节管口进气量的端盖(4),所述端盖(4)包括盖体(40)、活动挡片(41)和旋转轴(42);所述盖体(40)的盖顶内设有水平空腔(43),所述活动挡片(41)位于所述水平空腔(43)内;所述盖体(40)的盖顶竖直开有与所述水平空腔(43)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旋转轴(42)螺纹配合;所述活动挡片(41)靠近所述端盖(4)中心处的端面与所述旋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挡片(41)远离所述端盖(4)中心处的端面与所述水平空腔(43)的内壁贴合;所述盖体(40)的盖顶竖直开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水平空腔(43)连通的通孔(44),所述活动挡片(41)的表面积大于等于所述通孔(44)的横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密封装置,包括与气管插管外接的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下端设有与所述气管插管连通的出气端(2),所述套管(1)上端设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进气端(3);所述进气端(3)连接有用于调节管口进气量的端盖(4),所述端盖(4)包括盖体(40)、活动挡片(41)和旋转轴(42);所述盖体(40)的盖顶内设有水平空腔(43),所述活动挡片(41)位于所述水平空腔(43)内;所述盖体(40)的盖顶竖直开有与所述水平空腔(43)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旋转轴(42)螺纹配合;所述活动挡片(41)靠近所述端盖(4)中心处的端面与所述旋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挡片(41)远离所述端盖(4)中心处的端面与所述水平空腔(43)的内壁贴合;所述盖体(40)的盖顶竖直开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水平空腔(43)连通的通孔(44),所述活动挡片(41)的表面积大于等于所述通孔(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