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78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橡胶弹性体连结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而成的构造的防振装置,在确保作为相互垂直的一个方向的垂直方向的高弹簧常数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作为另一个方向的水平方向的弹簧常数的,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构造。在具有将内侧部件(12)和外侧部件(14)在水平方向连结的一对橡胶臂部(16a),和在垂直方向连结的橡胶支脚部(16b)的防振装置(10)中,一方面分别以从内侧部件(12)侧朝向外侧部件(14)侧厚度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该一对橡胶臂部(16a),另一方面形成橡胶支脚部(16b),使其两个侧面分别由向内侧凹陷的弯曲面(26)构成,并形成为朝向外侧部件(14)侧、弯曲的末端变宽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尤其涉及通过整体大致呈T字形的橡胶弹性体将内侧部件和间隔配置在其外侧的外侧部件连结的、适合作为发动机支架的防振装置的改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对于夹装在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部件之间的防振连结体或防振支承体来说,使用具有通过橡胶弹性体将安装在一侧部件上的内侧部件和被间隔配置在其外侧、并安装在另一侧部件上的外侧部件连结的结构的防振装置,虽然能够谋求隔断或降低传递到该两个部件之间的振动,但是,对于那样的防振装置来说,由于输入的不仅仅是来自一个方向的振动载荷,也输入有来自其他方向的振动载荷,因此,围绕能够对应这些多个振动输入的结构,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而且,作为具有对应这种多个振动输入的结构的防振装置的一种,在日本特开2005-28273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发动机支架,其中,该发动机支架是为了节省车辆空间等使轴向与车辆的左右方向相一致地配置的防振装置,将作为内侧部件的内侧零件和间隔配置在其外侧的、作为外侧部件的外侧零件通过橡胶弹性体连结,同时,该橡胶弹性体通过在轴向延伸的空洞部在外侧零件内周面侧上分为两股,呈倒V字形或八字形,而且,通过将该空洞部延伸至用于连结设置在内侧零件的轴向一端侧的凸缘部和与其相对设置的外侧零件的凸缘部之间的侧部橡胶弹性体,能够与车辆的上下、前后的弹簧常数相独立地设定车辆的左右方向(轴向)的弹簧常数,进而能够容易地将车辆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这三方向上的弹簧常数(Ks)的比(弹簧比)设计为所要求的值。即使是这样的支架构造,由于主要通过橡胶弹性体的倒V字形的压缩变形作用来支承作为车辆上下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载荷,所以能够实现比较高的弹簧常数,但是,在作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水平方向上,倒V字形的橡胶弹性体是通过剪切变形来支承输入载荷的,因此,难以提高弹簧常数,限制大型动力设备(发动机)等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较大的摇动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为了限制这种车辆前后方向的摇动,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支架的相当于该车辆前后方向的水平方向的弹簧常数(Ks),而且,有必要既确保车辆上下方向的弹簧常数恒定,又能实现上述支架的水平方向的弹簧常数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日本实公平6-20679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日本特开2001-191800号公报(专利文献3)等中,公开了具有下述结构的发动机支架,其中,连结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的橡胶弹性体大致呈T字形,具有一对橡胶臂部及橡胶支脚部,该一对橡胶臂部夹持该内侧部件,以大体相等的厚度在该内侧部件的左右两侧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将该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在水平方向上连结,该橡胶支脚部被分别设置在与该一对橡胶臂部对应的部分之间的空洞部(空洞部)隔开,并在与所述水平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上下方向(垂直方向)上连结或抵接支承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但是,在这些专利技术中,仅仅是谋求橡胶弹性体限制、吸收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之间相对的上下振动(载荷),而设置在内侧部件左右两端的一对橡胶臂部只承受剪切应力,并没有考虑将其作为对应水平方向输入的振动(载荷)的支承结构,所以这些技术自身存在耐久性差等问题。即,在这种将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由作为整体的、呈T字状的橡胶弹性体连结的结构的支架中,当振动载荷沿水平方向输入并作用在作为橡胶弹性体的T字的头部的一对橡胶臂部上时,由于在这些臂部的与内侧部件的连结部位附近发生应力集中,所以,在这部分容易发生裂缝或裂纹,并产生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下降的问题。另外,即使在作为该橡胶弹性体的T字的支脚的橡胶支脚部上,在以实质上相等的厚度连结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的情况下,或者只是侧面以直线的梯形形状连结的情况下,如果在上下方向上作用大的载荷,那么该橡胶支脚部有压曲变形的可能,加之,难以充分地吸收橡胶支脚部的变形,从而引发裂缝或裂纹等,其自身也还存在耐久性降低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273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6-2067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918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是以上述事项为背景而做出的,其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具有由橡胶弹性体连结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的结构,其中,在既确保作为相互垂直的一个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弹簧常数,又有效地提高作为另一个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为解决上述课题,其主旨在于,一种防振装置,通过橡胶弹性体连结内侧部件和间隔配置在其外侧的外侧部件,该橡胶弹性体由一对橡胶臂部及橡胶支脚部构成,该一对橡胶臂部夹持该内侧部件,并分别位于该内侧部件的左右两侧,且将该内侧部件和该外侧部件在水平方向上连结,该橡胶支脚部被分别设置在与该一对橡胶臂部对应的部分之间的空洞部隔开,并在垂直方向上连结支承该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其特征在于,分别使所述一对橡胶臂部以从所述内侧部件侧朝向所述外侧部件侧厚度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另外,使所述支脚部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为向内侧凹陷的弯曲面,并使所述支脚部形成为朝向外侧部件一侧的、弯曲的末端变宽的形状。此外,根据这种本专利技术的防振装置的优选的样式之一,使所述一对橡胶臂部形成为在该外侧部件的轴向上的固定距离分别大于所述内侧部件和所述外侧部件之间的连结距离。另外,根据这种本专利技术的防振装置的优选的样式之一,所述一对橡胶臂部分别具有向内侧凹陷的、且形成为弯曲面的两个侧面。而且,此外,根据这种本专利技术的防振装置的优选的样式之一,采用下述结构在所述内侧部件的轴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凸缘部,该凸缘部朝向所述外侧部件侧延伸并与该外侧部件的端部间隔规定距离相对,另外,该凸缘部固定在与所述橡胶支脚部相对的侧面上,使该橡胶支脚部的一部分夹置在该凸缘部和所述外侧部件的端部之间。另外,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以下构造,使所述外侧部件呈方筒形状,将其周向上的内面形状的一部分形成为半圆形或圆弧形的弯曲形状部,所述橡胶支脚部固定在该呈方筒形状的外侧部件的弯曲形状部上,另外,所述一对橡胶臂部分别固定在从该弯曲形状部的两端开始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平行部位上。此外,根据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样式不同的一个技术方案,在所述外侧部件的对应所述内侧部件的部位上设置挡块,该挡块用于限制该内侧部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过大的位移。专利技术的效果这样,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振装置,由一对橡胶臂部和橡胶支脚部构成的大体T字形的橡胶弹性体将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连结,由此可在作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依靠该橡胶弹性体的T字形状,相对于各自方向上的载荷输入,任何一方都承受压缩变形作用,因此,能够同时、有效地提高这两个方向上的弹簧常数。而且,由于相当于这种橡胶弹性体的T字状头部的一对橡胶臂部分别是以从内侧部件侧朝向外侧部件侧厚度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的,所以该一对橡胶臂部对于垂直方向的载荷输入容易发生剪切变形,而由相当于T字状的支脚的橡胶支脚部限定的垂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其调整容易进行,与此同时,对于水平方向的输入载荷,该一对橡胶臂部在其厚度变薄的、与外侧部件的连结侧部位处容易发生变形,通过使应力分散并均匀化,能够有效地抑制或阻止裂缝或裂纹等缺陷的发生,从而能够有利地提高其耐久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振装置中,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振装置,通过橡胶弹性体连结内侧部件和间隔配置在其外侧的外侧部件,该橡胶弹性体由一对橡胶臂部及橡胶支脚部构成,该一对橡胶臂部夹持该内侧部件,并位于该内侧部件的左右两侧,且将该内侧部件和外该侧部件在水平方向上连结,该橡胶支脚部被分别设置在与该一对橡胶臂部对应的部分之间的空洞部隔开,并在垂直方向上连结支承内侧部件和外侧部件,其特征在于,分别使所述一对橡胶臂部以从所述内侧部件侧朝向所述外侧部件侧厚度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另外,使所述支脚部的两个侧面中的每一个侧面形成为向内 侧凹陷的弯曲面,并使所述支脚部形成为朝向外侧部件一侧弯曲的末端变宽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中雄大前田光一松冈努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