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770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它涉及农作物种植设备技术领域;主梁的前端与后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前轮与后轮,主梁的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的下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外壳的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内转盘体,内转盘体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内凹的暂存槽,内转盘体的外侧壁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1mm,外壳体的内侧壁为光滑壁,内转盘体的转轴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后轮的转轴连接,外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存料斗,存料斗与暂存槽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行走,且在行走时能够实现开槽、定量播种与覆土,能够节省时间;在播种时效率高,且不易出现转盘卡死的现象,能够提高稳定性,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中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全中国普遍种植,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现有的大豆定量播种装置在使用时其开槽后不能实现覆土,导致后期需要人工再次覆土,其浪费时间,并且影响出苗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大豆定量播种装置在使用时其开槽后不能实现覆土,导致后期需要人工再次覆土,其浪费时间,并且影响出苗率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它包括主梁、前轮、后轮、外壳体、内转盘体、存料斗、推柄、皮带、出料管、开槽刀具、覆土板;主梁的前端与后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前轮与后轮,主梁的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的下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外壳的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内转盘体,内转盘体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内凹的暂存槽,内转盘体的外侧壁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1mm,外壳体的内侧壁为光滑壁,内转盘体的转轴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后轮的转轴连接,外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存料斗,存料斗与暂存槽的位置相对应,外壳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推柄,主梁下端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开槽刀具,主梁的下端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覆土板。作为优选,所述覆土板包括上加强块与下橡胶刮板;上加强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橡胶刮板,所述上加强块与下橡胶刮板为直角式或者钝角式。作为优选,所述推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能够实现快速行走,且在行走时能够实现开槽、定量播种与覆土,能够节省时间;二、在播种时效率高,且不易出现转盘卡死的现象,能够提高稳定性,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覆土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梁;2-前轮;3-后轮;4-外壳体;5-内转盘体;6-存料斗;7-推柄;8-皮带;9-出料管;10-开槽刀具;11-覆土板;11-1-上加强块;11-2-下橡胶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主梁1、前轮2、后轮3、外壳体4、内转盘体5、存料斗6、推柄7、皮带8、出料管9、开槽刀具10、覆土板11;主梁1的前端与后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前轮2与后轮3,主梁能够实现整体的支撑,前轮与后轮能够实现行走,主梁1的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外壳4,外壳4能够实现支撑与安装,外壳4的下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9,外壳4的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内转盘体5,内转盘体5能够实现快速旋转,内转盘体5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内凹的暂存槽5-1,内转盘体5的外侧壁与外壳体4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1mm,外壳体4的内侧壁为光滑壁,内转盘体5的转轴通过皮带8、皮带轮与后轮3的转轴连接,外壳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存料斗6,存料斗6与暂存槽5-1的位置相对应,存料斗6能够实现大豆的存储,外壳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推柄7,主梁1下端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开槽刀具10,开槽刀具能够实现开槽,主梁1的下端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覆土板11,覆土板11能够实现覆土。进一步的,所述覆土板11包括上加强块11-1与下橡胶刮板11-2;上加强块1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橡胶刮板11-2,所述上加强块11-1与下橡胶刮板11-2为直角式或者钝角式。进一步的,所述推柄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前轮与后轮实现行走,内转盘体5能够在外壳体4内进行旋转,在旋转时,其存料斗6内的大豆会进入内转盘体5上的暂存槽5-1内,当旋转到出料管9时,由出料管9进行出料,在行驶时,开槽刀具能够实现开槽,其能够起到翻土的作用,开槽刀具为V形或者其它形状都行,当开槽后完成后,大豆进入槽体内时,其覆土板将土直接覆盖的槽体内,能够实现快速覆土,使用方便,且能够提高出苗率,而外壳体4与内转盘体5之间存在一点间隙或相接触式旋转,其大豆不易进入间隙内,不易造成内转盘体5卡死的现象,稳定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梁、前轮、后轮、外壳体、内转盘体、存料斗、推柄、皮带、出料管、开槽刀具、覆土板;主梁的前端与后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前轮与后轮,主梁的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的下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外壳的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内转盘体,内转盘体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内凹的暂存槽,内转盘体的外侧壁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1mm,外壳体的内侧壁为光滑壁,内转盘体的转轴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后轮的转轴连接,外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存料斗,存料斗与暂存槽的位置相对应,外壳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推柄,主梁下端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开槽刀具,主梁的下端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覆土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定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梁、前轮、后轮、外壳体、内转盘体、存料斗、推柄、皮带、出料管、开槽刀具、覆土板;主梁的前端与后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前轮与后轮,主梁的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的下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外壳的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内转盘体,内转盘体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内凹的暂存槽,内转盘体的外侧壁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1mm,外壳体的内侧壁为光滑壁,内转盘体的转轴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后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