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装置以及废气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63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抑制来自废气处理装置的净化气体向大气排放后的白烟及下冲中的至少一方的废气处理装置及其运转方法。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洗涤器,使废气与吸收液接触而转换为净化气体;排气管道,具有将来自洗涤器的净化气体向大气排出的排气口;再加热单元,对在排气管道中流动的净化气体加热;以及控制器,基于包含相对于排气口的相对风速u、气温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的大气信息及被供给至洗涤器的吸收液的温度和从洗涤器排出的净化气体的温度中的至少一方,将再加热单元控制为满足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a)来自排气口的净化气体的喷出速度Vs满足Vs≥1.5u,(b)在净化气体从排气口排放至向大气扩散的期间,净化气体的相对湿度低于100%。

Operation method of waste gas treatment unit and waste gas treatmen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处理装置以及废气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以及废气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的废气处理装置:例如,在火力发电设备、化工设备、废弃物焚烧设施或者船舶等中,使用有利用矿物燃料的发动机、锅炉,在将从这些发动机、锅炉排出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之前,用于将废气中包含的有害成分去除至一定水平。作为上述那样的废气处理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废气与吸收剂接触从而将废气中的SO2去除的湿式脱硫装置(洗涤器)。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对从洗涤器排出的废气进行再加热的再加热装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35487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35671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将废气排出到大气中时,存在从排气管道排放的废气发生白烟化或产生在排出后朝向地表或者水面下降的所谓下冲(downwash)的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关于用于抑制上述的废气的白烟、下冲的具体结构、条件,均没有给出任何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方案的目的在于,抑制来自废气处理装置的净化气体向大气排放后的白烟化以及下冲中的至少一方。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方案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洗涤器,其构成为使废气与吸收液接触从而将废气转换为净化气体;排气管道,其具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洗涤器的所述净化气体向大气排出的排气口;再加热单元,其对在所述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所述净化气体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器,其构成为基于包含相对于所述排气口的相对风速u、气温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的大气信息以及被供给至所述洗涤器的所述吸收液的温度和从所述洗涤器排出的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中的至少一方,以满足下述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对所述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a)来自所述排气口的所述净化气体的喷出速度Vs满足Vs≥1.5u,(b)在所述净化气体从所述排气口排放至向大气扩散的期间,所述净化气体的相对湿度满足低于100%。关于由洗涤器对废气进行净化之后向大气中排放的净化气体,通过满足(a)使净化气体从排气口向大气中的喷出速度Vs达到大气相对于排气口的相对速度u的1.5倍以上,能够防止下冲。此外,通过满足(b)在从排气口排放之后至向大气中扩散的期间,使净化气体的相对湿度低于饱和蒸汽压曲线即低于100%,能够防止净化气体的白烟化。因而,根据上述(1)的结构,控制器以满足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对再加热单元进行驱动,从而能够防止废气的白烟化以及下冲中的至少一方。(2)在几个方案中,以上述(1)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基于所述喷出速度Vs与从所述洗涤器排出的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的相关关系,求出为了满足所述条件(a)所需的所述净化气体的下限温度,并以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成为所述下限温度以上的方式决定所述再加热单元的再加热量。在从洗涤器排出的净化气体的温度与从排气口排出的净化气体的喷出速度Vs之间存在已知的相关关系,通过将净化气体加热至根据该关系导出的下限温度后再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下冲的发生。因而,根据上述(2)的结构,控制器基于从洗涤器排出的净化气体的温度、大气信息以及上述相关关系,决定再加热单元的再加热量,在对净化气体以成为上述下限温度以上的方式进行加热之后,将该净化气体向大气中排放,至少能够有效地防止下冲的发生。(3)在几个方案中,以上述(1)或者(2)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基于所述净化气体在通过所述排气口向所述大气扩散期间的湿度以及温度的已知的变化倾向,求出所述净化气体在向所述大气扩散期间的温度与露点的最小温度差成为阈值以上所需的所述净化气体的下限温度,并以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成为所述下限温度以上的方式决定所述再加热单元的再加热量。根据上述(3)的结构,通过控制器求出净化气体在向大气扩散期间的温度与露点的最小温度差成为阈值以上所需的净化气体的下限温度,再加热单元被控制为以净化气体成为该下限温度以上的方式决定再加热量。因而,关于从排气口排出而向大气中扩散的净化气体,在扩散期间能够维持露点以上,因此,至少能够有效地防止净化气体的白烟化。(4)在几个方案中,以上述(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构成为,根据包含航路以及船速的航海计划求出所述航路上的各区域的通过时刻,获取所述通过时刻的所述各区域的气象预测数据,并基于根据所述气象预测数据得到的所述大气信息,对所述各区域中的所述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在预先确定了包含航路以及船速的航海计划的情况下,能够计算航路上的各区域的通过时刻,因此,能够根据该通过时刻的各区域的气象预测数据得到大气信息。基于这样得到的大气信息以及根据基于航海计划的航路以及船速所预测的废气温度等,求出为了满足上述条件(a)或者(b)所需的再加热量。因此,根据上述(4)的结构,控制器能够根据航海计划求出航路上的各区域的通过时刻,并基于根据该通过时刻的各区域的气象预测数据所获取的大气信息,在各区域中以满足条件(a)或者(b)的方式对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5)在几个方案中,以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也可以是,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大气传感器,其获取所述相对风速u、所述气温或者所述湿度;水温计,其计测所述吸收液的温度;以及出口温度计,其计测在所述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构成为,通过所述大气传感器的实测获取所述大气信息,并通过所述水温计或者所述出口温度计的实测获取所述吸收液的温度以及在所述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所述净化气体的出口温度中的任一方。根据上述(5)的结构,控制器基于通过实测所获取的吸收液的温度或者净化气体的出口温度以及通过实测所获取的大气信息,以满足上述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对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因此,能够防止发生从排气口排出的净化气体的白烟化以及下冲中的至少一方。(6)在几个方案中,以上述(5)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基于通过所述大气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大气信息以及通过所述水温计计测的所述吸收液的温度,对所述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根据上述(6)的结构,控制器基于通过实测所获取的大气信息以及通过实测所获取的吸收液的温度,以满足上述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对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发生从排气口排出的净化气体的白烟化以及下冲中的至少一方。(7)在几个方案中,以上述(5)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基于通过所述大气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大气信息以及通过所述出口温度计计测的所述出口温度,对所述再加热单元进行驱动。根据上述(7)的结构,控制器基于通过实测所获取的大气信息以及通过实测所获取的净化气体的出口温度,以满足上述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对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发生从排气口排出的净化气体的白烟以及下冲中的至少一方。(8)在几个方案中,以上述(1)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构成为,根据气象预测数据获取所述大气信息,并且根据海象预测数据获取所述吸收液的温度以及所述净化气体的出口温度中的任一方。在吸收液的温度和与该吸收液接触之后在排气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洗涤器,其构成为使废气与吸收液接触从而将废气转换为净化气体;排气管道,其具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洗涤器的所述净化气体向大气排出的排气口;再加热单元,其对在所述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所述净化气体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器,其构成为基于包含相对于所述排气口的相对风速u、气温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的大气信息以及被供给至所述洗涤器的所述吸收液的温度和从所述洗涤器排出的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中的至少一方,以满足下述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对所述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a)来自所述排气口的所述净化气体的喷出速度Vs满足Vs≥1.5u,(b)在所述净化气体从所述排气口排放至向大气扩散的期间,所述净化气体的相对湿度满足低于100%。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6 JP 2018-049611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洗涤器,其构成为使废气与吸收液接触从而将废气转换为净化气体;排气管道,其具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洗涤器的所述净化气体向大气排出的排气口;再加热单元,其对在所述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所述净化气体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器,其构成为基于包含相对于所述排气口的相对风速u、气温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的大气信息以及被供给至所述洗涤器的所述吸收液的温度和从所述洗涤器排出的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中的至少一方,以满足下述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对所述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a)来自所述排气口的所述净化气体的喷出速度Vs满足Vs≥1.5u,(b)在所述净化气体从所述排气口排放至向大气扩散的期间,所述净化气体的相对湿度满足低于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基于所述喷出速度Vs与从所述洗涤器排出的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的相关关系,求出为了满足所述条件(a)所需的所述净化气体的下限温度,并以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成为所述下限温度以上的方式决定所述再加热单元的再加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基于所述净化气体在通过所述排气口向所述大气扩散期间的湿度以及温度的已知的变化倾向,求出所述净化气体在向所述大气扩散期间的温度与露点的最小温度差成为阈值以上所需的所述净化气体的下限温度,并以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成为所述下限温度以上的方式决定所述再加热单元的再加热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根据包含航路以及船速的航海计划求出所述航路上的各区域的通过时刻,获取所述通过时刻的所述各区域的气象预测数据,并基于根据所述气象预测数据得到的所述大气信息,对所述各区域中的所述再加热单元进行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大气传感器,其获取所述相对风速u、所述气温或者所述湿度;水温计,其计测所述吸收液的温度;以及出口温度计,其计测在所述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所述净化气体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构成为,通过所述大气传感器的实测获取所述大气信息,并通过所述水温计或者所述出口温度计的实测获取所述吸收液的温度以及在所述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所述净化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田次郎伊藤孝树永山圭宪古川诚治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