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1760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15~60份,川芎15~60份,天麻12~60份,白术15~60份,石菖蒲12~48份,羌活15~40份,竹茹10~36份,蔓荆子6~24份,藁本5~30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两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化瘀通络、疏风止痛、清化痰湿、健运脾胃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络兼痰湿上蒙型偏头痛的患者。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中,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偏头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首次发病多于青春期。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独特而顽固的疾病,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即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其主要的临床特征是间歇性发生单侧或双侧头痛反复发作,头痛为搏动性,也可呈胀痛,每次发作的性质及过程相似,常伴有恶心、厌食、呕吐,在头痛发作前多有各种先兆,如有视觉症状(可为眼前暗点、亮光、异彩、黑朦、视物变形或复杂的幻觉)、神经功能紊乱和情绪改变等,间歇期健如常人。偏头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超过1/2的患者的头痛会影响工作或学习,近1/3的患者可因头痛而缺工或缺课。偏头痛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又称为“头风”、“头风痛”、“头偏痛”。从对偏头痛证候的描述看,《内经》中记载的“首风”即与偏头痛类似,如《素问·风论》篇明确指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灵枢》曰:“足少阳之脉,起目锐眦,上抵头角,其病头角额痛”。指出了偏头痛的常见部位。中医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痰为浊阴之邪,粘稠滑腻之物。《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指出“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痰随气而无处不到,脑为人体真气所聚之处,故痰极易凝滞于经络和脑脏,导致痰蒙脑窍或阻滞经络。同时痰又具有粘腻、滞涩之性,因而在病势上表现为病情缠绵,不易速效,病程较长。《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说:“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虚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也必然会产生瘀滞。另外风邪、寒凝、湿滞、痰阻等病理因素均可致脉络瘀滞不通而形成瘀血,瘀血既成便又形成一种新的致病原因而使血瘀证加重。《证治准绳·头痛》云“头像天,三阳六府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主贼之逆,皆能相害,或蔽覆其清阳,或瘀塞其经络,因与其气相搏,郁而成热则脉满,满则痛”。这一论述充分说明风痰、瘀血等病理因素,均可导致血行缓滞,瘀阻脑窍,而致不通则痛。脑为精明之府,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于脑府,闭塞脑脉,都会出现神机失畅,络道不通而出现偏头痛等临床表现。痰、瘀两者互为因果,成为导致瘀血阻络兼痰湿上蒙型偏头痛的主要病因,所以化瘀通络、疏风止痛、清化痰湿、健运脾胃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目前西药虽有较多治疗瘀血阻络兼痰湿上蒙型偏头痛的药物,但大都需要患者长期服用,且在服用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找治疗效果佳且毒副作用低的药物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而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中有巨大的优势,依据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方法,从整体入手,通过调整机体阴阳,达到治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15~60份,川芎15~60份,天麻12~60份,白术15~60份,石菖蒲12~48份,羌活15~40份,竹茹10~36份,蔓荆子6~24份,藁本5~30份。优选的,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15~50份,川芎15~50份,天麻12~50份,白术15~50份,石菖蒲12~45份,羌活15~35份,竹茹10~30份,蔓荆子6~20份,藁本5~25份。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黄芪15~60份,川芎15~60份,天麻12~60份,白术15~60份,石菖蒲12~48份,羌活15~40份,竹茹10~36份,蔓荆子6~24份,藁本5~30份,备用;S2、将S1称取的原料药加入4~8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1.5h,再在30℃~40℃下提取2~4次,每次1~1.5h,合并提取液,过滤,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2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65~75℃时相对密度为1.2~1.25,得组分A;S3、将S2乙醇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8~12倍量蒸馏水,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1.0~2.5h,合并提取液,得组分B;S4、将组分A和组分B合并,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浓度为1.0~1.2g/mL,接着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收集洗脱液并浓缩,得到药粉,即为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S4中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时,用10~12倍树脂柱体积的蒸馏水洗脱,再用4~6倍树脂柱体积的无水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黄芪15~60份,川芎15~60份,天麻12~60份,白术15~60份,石菖蒲12~48份,羌活15~40份,竹茹10~36份,蔓荆子6~24份,藁本5~30份,备用;S2、将S1称取的原料药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2h:将浸泡好的原料药加水煎煮2~4次,第一次加总原料药8~12倍量的水,煎煮1.5~2h,取煎液,滤过;之后加总原料药3~6倍量的水,煎煮1.0~2h,取煎液,滤过;合并煎液,滤过,得到滤液;S3、将S2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18~24h,得到冷藏液;S4、将S3得到的冷藏液中加硅藻土,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成粉末,即为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瘀血阻络兼痰湿上蒙型偏头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中药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效: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功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现代药理学研究:黄芪提取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率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有降血脂,降低高血糖,抗缺氧。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本草汇言》: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的释放,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天麻:味甘,辛,平。归肝、脾、肾、胆、心、膀胱经。功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治疗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15~60份,川芎15~60份,天麻12~60份,白术15~60份,石菖蒲12~48份,羌活15~40份,竹茹10~36份,蔓荆子6~24份,藁本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15~60份,川芎15~60份,天麻12~60份,白术15~60份,石菖蒲12~48份,羌活15~40份,竹茹10~36份,蔓荆子6~24份,藁本5~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15~50份,川芎15~50份,天麻12~50份,白术15~50份,石菖蒲12~45份,羌活15~35份,竹茹10~30份,蔓荆子6~20份,藁本5~25份。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黄芪15~60份,川芎15~60份,天麻12~60份,白术15~60份,石菖蒲12~48份,羌活15~40份,竹茹10~36份,蔓荆子6~24份,藁本5~30份,备用;S2、将S1称取的原料药加入4~8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1.5h,再在30℃~40℃下提取2~4次,每次1~1.5h,合并提取液,过滤,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2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65~75℃时相对密度为1.2~1.25,得组分A;S3、将S2乙醇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8~12倍量蒸馏水,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1.0~2.5h,合并提取液,得组分B;S4、将组分A和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暖杨雷刘萍李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