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用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49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科研专用耧,用于高粱、谷子、大豆、小豆等杂粮作物以及水稻旱直播研究的播种。包括耧架,耧架上位于耧腿与料斗之间设有控料仓,控料仓将料斗和耧腿连通,控料仓上设有料轴,料轴包括料轴本体和轴套,料轴本体和轴套配合形成可调节容积的多个分料槽,料轴上的分料槽位于控料仓的腔体内与控料仓腔体配合形成旋转的通道,通过旋转的通道,使料斗内的种子首先进入开口朝向上方的分料槽中,再经过分料槽旋转朝向下方后种子进入耧腿中,然后经过耧脚进入土壤,其中料轴本体与轴套配合形成的分料槽,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帽控制轴套在料轴本体上的位置,来调整分料槽的容积,进而实现对耧输出量的调节控制。

Special Purpos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科研专用耧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科研专用耧。
技术介绍
目前,农作物科学试验田对于高粱、谷子、大豆、小豆等杂粮作物以及水稻旱直播的研究,因科学性强,时间紧,标准要求高,面积小,多因子、多重复等特点,构成田间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实验中要求田间作业既规范,又缜密,既保质又保量;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实验中播种和施肥环节是动力机械所不能完成的,必须人工在同一时间内,认真细心,严格遵照试验方案作业完成,才能获取准确的试验数据用于比对和分析;目前,在同一尺寸试验田中不同播种量的比对试验中,对种植物间距控制严格,一般需事先在试验田上画上平行线,然后沿着线进行播种,这种操作浪费大量时间,并且比对试验中为满足多种不同播种量的比对,需要准备多个不同输出量的耧进行播种,上述方式耗费大量工时,有时根据试验方案中需要的播种输出量,无法找到对应口径的耧,造成作业任务难以完成,不管是在播种还是施肥比对试验中都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科研专用耧,其结构合理,能精确调节控制播种作业或施肥作业时的输出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科研专用耧,包括耧架,所述耧架的前端安装有行走轮,后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扶手,所述耧架的中部上方设有料斗,下方设有耧腿,所述耧腿的下端设有耧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与耧腿之间设有控料仓,所述控料仓的上端与料斗连通,下端与耧腿连通,所述控料仓上设有料轴,所述料轴包括料轴本体和轴套;所述料轴本体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料轴本体的外圆周上靠近转轴的一侧设有齿槽部,另一侧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连接有调节螺帽,所述齿槽部的外圆周大于料轴本体的外圆周,并且位于齿槽部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的内底面与料轴本体的外圆周面平齐;所述轴套位于调节螺帽和齿槽部之间与料轴本体滑动连接,所述轴套的外圆周与...

【技术特征摘要】
1.科研专用耧,包括耧架,所述耧架的前端安装有行走轮,后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扶手,所述耧架的中部上方设有料斗,下方设有耧腿,所述耧腿的下端设有耧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与耧腿之间设有控料仓,所述控料仓的上端与料斗连通,下端与耧腿连通,所述控料仓上设有料轴,所述料轴包括料轴本体和轴套;所述料轴本体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料轴本体的外圆周上靠近转轴的一侧设有齿槽部,另一侧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连接有调节螺帽,所述齿槽部的外圆周大于料轴本体的外圆周,并且位于齿槽部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的内底面与料轴本体的外圆周面平齐;所述轴套位于调节螺帽和齿槽部之间与料轴本体滑动连接,所述轴套的外圆周与齿槽部的外圆周平齐,所述轴套上靠近调节螺帽的一侧与调节螺帽接触,所述轴套上靠近齿槽部的一侧设有与各个齿槽适配的多个齿,所述齿与齿槽配合后形成两排交错排列的分料槽;所述料轴本体的转轴穿过控料仓一侧的仓壁与行走轮传动连接,所述轴套穿过控料仓另一侧相对的仓壁与控料仓转动连接,并且料轴上的分料槽位于控料仓的腔体内与控料仓腔体配合形成旋转的通道;所述耧架的前端还设有划线机构,所述划线机构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和纵梁相对垂直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霞燕海云娄金华王智华魏立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