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21731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终端设备拍摄的全景照片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的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并响应于该第一输入,控制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并在该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且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全景拍摄场景中。

A Panoramic Photography Method and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终端设备的拍摄功能越来越强大。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全景拍摄功能,拍摄得到全景照片。全景拍摄是指将所拍摄的多个照片拼成一张全景照片,其基本拍摄原理是搜索两张图片的边缘部分,并将成像效果最为接近的区域加以重合,以完成图片的自动拼接。以拍摄趣味全景照片为例,拍摄者可以拍摄被拍摄者位于不同方位时的照片,以得到多个照片,然后终端设备再将多个照片合成一个全景照片。然而,在针对不同方位拍摄多个照片的过程中,每次拍摄时基准线发生变化,导致通过拼接合成的全景照片出现断面、模糊等现象,如此导致全景照片的显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终端设备拍摄的全景照片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该方法包括: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该第一输入,控制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并在该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且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且该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拍摄模块和处理模块。接收模块用于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第一输入,控制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拍摄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控制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处理模块用于将拍摄模块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全景拍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全景拍摄方法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该第一输入,控制终端设备的可转动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并在该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且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通过该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在用户触发拍摄全景图像的情况下(例如用户选择N连拍),通过控制摄像头自动转动N次,且每次转动暂停后拍摄一次,在依次转动N次之后获得N个图像,从而将N个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如此,在拍摄全景图像过程中,终端设备对全景拍摄智能控制,无需用户人为地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位移对全景图像的合成效果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的示意图之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应用的界面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应用的界面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应用的界面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应用的界面示意图之四;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的示意图之四;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的示意图之五;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的示意图之六;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输入,而不是用于描述输入的特定顺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等;多个元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元件等。下面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涉及的一些名词或者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全景拍摄:是指以某个点为中心进行水平α度(例如0度<α≤360度)和垂直β度(例如0度<β≤180度)拍摄,将所拍摄的多个图像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全景拍摄方法涉及图像拍摄方法和图像拼接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该第一输入,控制终端设备的可转动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并在该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且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通过该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在用户触发拍摄全景图像的情况下(例如用户选择N连拍),通过控制摄像头自动转动N次,且每次转动暂停后拍摄一次,在依次转动N次之后获得N个图像,从而将N个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如此,在拍摄全景图像过程中,终端设备对全景拍摄智能控制,无需用户人为地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位移对全景图像的合成效果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以安卓操作系统为例,介绍一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摄方法所应用的软件环境。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在图1中,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包括4层,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内核层(具体可以为Linux内核层)。其中,应用程序层包括安卓操作系统中的各个应用程序(包括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层是应用程序的框架,开发人员可以在遵守应用程序的框架的开发原则的情况下,基于应用程序框架层开发一些应用程序。系统运行库层包括库(也称为系统库)和安卓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库主要为安卓操作系统提供其所需的各类资源。安卓操作系统运行环境用于为安卓操作系统提供软件环境。内核层是安卓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层,属于安卓操作系统软件层次的最底层。内核层基于Linux内核为安卓操作系统提供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应用于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控制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并在所述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应用于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控制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并在所述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每次拍摄一个图像之后,检测拍摄过程是否结束;所述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包括:在检测到拍摄过程结束的情况下,将拍摄的N个图像拼接成目标全景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拍摄过程是否结束,包括:检测拍摄的图像数量是否等于N;在检测到拍摄的图像数量等于N的情况下,确定拍摄过程结束;在检测到拍摄的图像数量小于N的情况下,确定拍摄过程未结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摄像头每次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摄像头,识别对象;在通过所述摄像头识别到目标对象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摄像头暂停转动;所述拍摄一个图像,包括:对所述目标对象拍摄,得到一个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对象,包括:识别所述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中是否包含人脸特征信息或者预设人脸特征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对第一人脸图像的第二输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为预先存储的图像或者取景框中显示的预览图像;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特征信息确定为所述预设人脸特征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摄像头每次转动过程中,控制所述摄像头转动预设角度,并控制所述摄像头暂停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摄像头暂停转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距离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或者,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距离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且在预设时长之后执行拍摄操作;其中,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识别的对象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指示灯;在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指示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以第一颜色持续发光,所述第一颜色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距离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指示灯;在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指示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以第二颜色持续发光,所述第二颜色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且调焦完成;控制所述指示灯在第三预设时长内,以第三颜色闪烁发光,所述第三颜色用于指示第三时长后将执行拍摄操作;在执行拍摄操作之后,控制所述指示灯在第四预设时长内,以第四颜色持续发光,所述第四颜色用于指示拍摄完成。1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拍摄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拍摄过程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输入,控制摄像头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N次;所述拍摄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摄像头每次暂停转动后,拍摄一个图像;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拍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红根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