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的密封结构及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16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公开了一种壳体的密封结构及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壳体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开口侧的密封圈,且壳体具有开口的一侧为壳体的安装面,且安装面上开设安装槽,密封圈嵌入安装槽内,密封圈包括:两个端部、与两个端部相连的密封圈主体,且两个端部均用于嵌入安装槽的任意位置,且任意一个端部用于引导密封圈主体沿着安装槽的环绕路径嵌入安装槽内,并用于与另一个端部相抵接,且密封圈主体与安装槽的两侧槽壁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在样机阶段的外壳与面板之间可密封防水,且在短期内样机投入测试,同时密封圈安装简单,密封成本也较低。

Sealing Structure and Shell of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的密封结构及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的密封结构及壳体。
技术介绍
在车载主电机控制器设计中,外壳结构采用压铸铝形式,外壳与面板间的防水沿开沟槽,内放置密封圈实现密封。由国标GB/T3452.1选得密封圈φ3.5mm,槽深根据所选密封圈直径按85%压缩量设计深度为2.975,槽宽为密封圈直径的1.1-1.5倍,选4.5mm。由于造型设计,密封沟槽形状极其不规则,密封圈若直接购买国标单根长条形状O型圈,往沟槽放置时,由于沟槽宽度大于密封圈,在水平方向沟槽曲率大的地方密封圈会因为自身弹力发生回弹,弹出沟槽,导致安装困难。因此需要开模具直接做出与防水沿复杂造型相一致的密封圈。但开模在样机阶段时,需要对样机一周之间就要投入测试,而密封圈开模周期2-4周,且密封圈开模费用较高,严重超出结构件费用预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的密封结构及壳体,使得在样机阶段的外壳与面板之间可密封防水,且在短期内样机投入测试,同时密封圈安装简单,密封成本也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开口侧的密封圈,且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的一侧为所述壳体的安装面,且所述安装面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圈包括:两个端部、与两个所述端部相连的密封圈主体,且两个所述端部均用于嵌入所述安装槽的任意位置,且任意一个端部用于引导所述密封圈主体沿着所述安装槽的环绕路径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端部相抵接,且所述密封圈主体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槽壁紧密贴合。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包括上述的壳体的密封结构,所述壳体的所述安装面用于待封闭所述壳体的待封闭件进行贴合,且所述密封圈用于封堵所述安装面和所述待封闭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密封圈包括两个端部和密封圈主体,且两个端部嵌入在安装槽的任意位置,在任意一个端部放入到安装槽内后,密封圈主体被该端部引导嵌入到安装槽内,该端部再与另一端部相抵,从而密封圈通过简单的安装方法,将密封圈完全嵌入在安装槽内。且沿安装槽的环绕路嵌入,可实现密封圈完全嵌入到安装槽内,且密封圈安装简单方便不易被弹出。同时,该密封圈在嵌入到安装槽内后,两个端部相互抵持,可实现壳体与面板之间的密封防水。另外,密封圈的两端部为不相连的两部分,密封圈为通过产品,可随处购买,也减少了密封圈开模费用,降低了密封成本,让壳体在短期内可投入使用,缩短研发周期。另外,两个所述端部相互抵接的部位分别为两个相互契合的斜面或弧面。使得两个端部配合的更为紧密,进一步完善密封圈嵌入到安装槽内的密封防水功能。另外,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另外,所述密封圈的截面直径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宽相同;或者,所述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宽。从而密封圈可与安装槽相抵持,不易在安装槽内游走。且防止了密封圈失效或是压不紧。另外,所述安装槽位于截面为一弧形。另外,所述密封圈位硅胶件或橡胶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圈放置在安装槽中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两端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壳体的密封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壳体6的开口侧的密封圈4,且壳体6具有开口的一侧为壳体6的安装面,且安装面上开设安装槽5,密封圈4嵌入安装槽5内。密封圈4包括:端部1、端部2、与两个端部相连的密封圈主体3,且两个端部均用于嵌入安装槽5的任意位置,且任意一个端部用于引导密封圈主体3沿着安装槽5的环绕路径嵌入安装槽5内,并用于与另一个端部相抵接,且密封圈主体3与安装槽5的两侧槽壁紧密贴合。两个端部1和端部2分别位于密封圈主体3的两端,以端部1为例,需要将密封圈4放入到安装槽5内时,先将端部1放入到安装槽5内,再将密封圈主体3与端部靠近的部分放入到安装槽5内,逐渐将密封圈4远离端部1的部分放置到安装槽5内,直至到端部2也放置到安装槽5内。且最后密封圈4全部放置到安装槽5后,端部1和端部2相抵接。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更好的密封效果,可在放置完成后,通过胶水将端部1和端部2相粘合。具体的说,为了节省工序、缩短制造设计周期,密封圈4可将与实际安装槽5相匹配的长条O型圈,将O型圈裁剪段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圈4,之后用手轻摁压入安装槽5内。根据沟槽长度,在压入适当长度时用剪刀剪断,可根据需要在接合处使用少量粘结胶水,也可完全不使用胶水。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密封圈4包括两个端部和密封圈主体3,且两个端部嵌入在安装槽5的任意位置,在任意一个端部放入到安装槽5内后,密封圈主体3被该端部引导嵌入到安装槽5内,该端部再与另一端部相抵,从而密封圈4通过简单的安装方法,将密封圈4完全嵌入在安装槽5内。且沿安装槽5的环绕路嵌入,可实现密封圈4完全嵌入到安装槽5内,且密封圈4安装简单方便不易被弹出。同时,该密封圈4在嵌入到安装槽5内后,两个端部相互抵持,可实现壳体6与面板之间的密封防水。另外,密封圈4的两端部为不相连的两部分,密封圈4为通过产品,可随处购买,也减少了密封圈4开模费用,降低了密封成本,让壳体6在短期内可投入使用,缩短研发周期。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端部相互抵接的部位分别为两个相互契合的斜面或弧面。使得两个端部配合的更为紧密,进一步完善密封圈4嵌入到安装槽5内的密封防水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6为外壳手板和盖板时,在机加工压铸铝外壳手板和盖板上均开设安装槽5,盖板用于压到外壳手板上,与外壳手板组装使用。在密封圈4放置到安装槽5后,端部1和端部2相互抵接的部位为斜面时,盖板压合到外壳手板上后,可确保上下两层密封圈4贴合紧密,达到最佳防水效果,可根据需要在接合处使用少量粘结胶水,也可完全不使用胶水。更值得一提的是,密封圈4的截面为圆形。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圈4的截面直径与安装槽5的槽宽相同,密封圈4放入安装槽5时直接与安装槽5的侧壁相抵持。也可以是,密封圈4的截面直径大于安装槽5的槽宽,密封圈4则为被安装槽5的侧壁压持住,密封圈4放入到安装槽5后就固定不动。在放置密封圈4时,端部1先放入安装槽5中,由于安装槽5侧壁可压住密封圈4的端部1,密封圈主体3再放入安装槽5时,可沿安装槽5放入槽内,防止由于端部1的游走,密封圈主体3无法稳定放入。同时,密封圈主体3放入时,密封圈主体3放一部分,安装槽5就可压住放入的部分,此时也方便了密封圈主体3后续部分的放入,使得密封圈4的放置操作更为简单轻松,也更为快捷。进而在实现密封圈4可与安装槽5相抵持,不易在安装槽5内游走,且也为了防止出现密封圈4失效或压不紧的情况。具体的说,在实际选择密封圈4时,密封圈4的直径根据国标选择,安装槽5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开口侧的密封圈,且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的一侧为所述壳体的安装面,且所述安装面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两个端部、与两个所述端部相连的密封圈主体,且两个所述端部均用于嵌入所述安装槽的任意位置,且任意一个端部用于引导所述密封圈主体沿着所述安装槽的环绕路径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端部相抵接,且所述密封圈主体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槽壁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开口侧的密封圈,且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的一侧为所述壳体的安装面,且所述安装面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两个端部、与两个所述端部相连的密封圈主体,且两个所述端部均用于嵌入所述安装槽的任意位置,且任意一个端部用于引导所述密封圈主体沿着所述安装槽的环绕路径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端部相抵接,且所述密封圈主体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槽壁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部相互抵接的部位分别为两个相互契合的斜面或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张方惠孔浩源柳和玲段杰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