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隔爆型仪表转换器机箱
本技术涉及机箱
,具体为一种矿用隔爆型仪表转换器机箱。
技术介绍
机箱作为对各种设备进行保护的常见产品,在多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矿区内的环境恶劣,多灰尘,而且有易燃易爆性的气体存在,仪表转换器的工作需要通电,在通电和断电的瞬间易产生电弧引起危险,常用的转换器机箱需要打开箱门才能对器件进行操作,在矿道内使用时候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能够防尘防水的且方便观测的矿用隔爆型仪表转换器机箱。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矿用隔爆型仪表转换器机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包括防电弧套,所述箱体的表面与防电弧套的内壁套接,所述箱体的内部包括一号线管、二号线管、上设备架、隔离板、操作手套和下设备架,所述上设备架的左端与箱体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设备架的右端与箱体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设备架的内壁与一号线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线管位于上设备架的右侧设置,所述下设备架位于上设备架的下侧设置,所述下设备架的左端与箱体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下设备架的右端与箱体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下设备架的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隔爆型仪表转换器机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表面包括防电弧套(4),所述箱体(1)的表面与防电弧套(4)的内壁套接,所述箱体(1)的内部包括一号线管(2)、二号线管(12)、上设备架(6)、隔离板(21)、操作手套(22)和下设备架(7),所述上设备架(6)的左端与箱体(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设备架(6)的右端与箱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设备架(6)的内壁与一号线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线管(2)位于上设备架(6)的右侧设置,所述下设备架(7)位于上设备架(6)的下侧设置,所述下设备架(7)的左端与箱体(1)的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隔爆型仪表转换器机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表面包括防电弧套(4),所述箱体(1)的表面与防电弧套(4)的内壁套接,所述箱体(1)的内部包括一号线管(2)、二号线管(12)、上设备架(6)、隔离板(21)、操作手套(22)和下设备架(7),所述上设备架(6)的左端与箱体(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设备架(6)的右端与箱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设备架(6)的内壁与一号线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线管(2)位于上设备架(6)的右侧设置,所述下设备架(7)位于上设备架(6)的下侧设置,所述下设备架(7)的左端与箱体(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下设备架(7)的右端与箱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下设备架(7)的内壁与二号线管(1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线管(12)位于下设备架(7)的右侧设置,所述一号线管(2)的中轴线与二号线管(12)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隔离板(21)的顶部与箱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21)的表面与上设备架(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21)的底部贯穿上设备架(6)与下设备架(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21)位于上设备架(6)的左侧设置,所述操作手套(22)位于箱体(1)的内壁右侧设置,所述操作手套(22)的表面右侧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套(22)的右端贯穿箱体(1)内壁延伸至箱体(1)右侧;所述箱体(1)的底部包括接地柱(8)、橡胶圈(9)、旋压帽(10)和进线管(11),所述进线管(11)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线管(11)的表面与防电弧套(4)的内壁套接,所述进线管(11)的表面底部与旋压帽(10)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旋压帽(10)的内壁与橡胶圈(9)的表面套接,所述进线管(11)位于接地柱(8)的右侧设置,所述箱体(1)的右侧包括铭牌(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修,王新,郭学亮,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大方汇中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