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误判排除模块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7004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1:57
一种车辆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模块与系统,应用于车辆,运行于车内系统的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包括从一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持续接收跟车时间的信息,根据其中时间戳以针对低于一不当跟车时间门槛的连续跟车时间计时,若低于不当跟车时间门槛的跟车时间连续达一门槛时,系统产生不当跟车警示信息。在此方法进行中,当判断为不当跟车时,比对此时的跟车时间与前一笔跟车时间,得出一时间差,若时间差大于一递减时间门槛,即判断时间并非正常递减,此时,若系统判断车辆未偏离车道且未打方向灯,即记录非为车辆驾驶的不当跟车事件。

Elimination Method, Module and System for Misjudgment of Unjust Car-follo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误判排除模块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以排除误判车辆不当跟车的技术,特别是指通过设定条件的方式可以排除误判而正确判断车辆确实有不当跟车的判断方法、设于车内的误判排除模块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车辆管理的技术中,特别是针对职业驾驶,车辆派遣公司需要一些客观信息判断车辆驾驶是否有不当驾驶的行为,其中一种不当驾驶的行为是不当跟随同一车道上前车,例如,当车辆驾驶因为情绪受影响,产生恶意逼车,或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未察觉逼近前车的情形,都可能无法立即反应前车因故减速或紧急刹车的情况,最后可能造成危害。常规技术的一个可以通过车辆上的前车侦测系统侦测与前车的距离,例如通过电磁波、雷射、影像等侦测方式,并提醒驾驶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因为跟车距离过近而造成在任何突发情况发生时反应时间不够的问题,也可归类为不当驾驶的行为。然而,若仅根据以上情况判断车辆驾驶是否有不当驾驶的行为,仍存在误判,例如有其他车辆突然切入本车与前车之间的车道上,虽这也是危险情况,但若据以评估驾驶行为,并无法准确地判断事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车辆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误判排除模块与系统,应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应用于一车辆中,用以排除判断该车辆不当跟车是因为另一车辆插入该车辆的前方车道造成的误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自一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接收一跟车时间,该跟车时间具有一时间戳;若该跟车时间低于一不当跟车时间门槛,即比对该跟车时间与暂存于一内存的前一笔跟车时间,得出一时间差,其中,该前一笔跟车时间同样自该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所接收;若该时间差大于一递减时间门槛,判断该车辆的该跟车时间并非正常递减;以及若未由该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接收一偏离车道的信号,且该车辆并未使用方向灯,即记录非为该车辆驾驶的不当跟车事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应用于一车辆中,用以排除判断该车辆不当跟车是因为另一车辆插入该车辆的前方车道造成的误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自一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接收一跟车时间,该跟车时间具有一时间戳;若该跟车时间低于一不当跟车时间门槛,即比对该跟车时间与暂存于一内存的前一笔跟车时间,得出一时间差,其中,该前一笔跟车时间同样自该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所接收;若该时间差大于一递减时间门槛,判断该车辆的该跟车时间并非正常递减;以及若未由该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接收一偏离车道的信号,且该车辆并未使用方向灯,即记录非为该车辆驾驶的不当跟车事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时间差大于该递减时间门槛时,由该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接收该偏离车道的信号,或该车辆使用方向灯,即记录为该车辆驾驶不当变换车道导致跟车时间过短的事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持续接收跟车时间的信息,针对低于该不当跟车时间门槛的跟车时间进行计时;以及,若低于该不当跟车时间门槛的跟车时间连续达一持续时间门槛,产生一不当跟车持续过久的警示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有跟车时间不低于该不当跟车时间门槛,即重新计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该跟车时间时,还比对该跟车时间与一危险跟车时间门槛,若该跟车时间小于等于该危险跟车时间门槛,即产生一危险跟车警示信息。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于该跟车时间低于该不当跟车时间门槛,又接收到一碰撞警示的信号,即产生一因不当跟车或不当变换车道而导致追撞前车危险的警示信息。7.一种不当跟车误判排除模块,设于一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包括:一前端接口,用以连接一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前端车辆事件处理装置产生的跟车时间,以及一偏离车道的信号;一车机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正杰黄启斌
申请(专利权)人:世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