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信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96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智能通信配电箱,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其上表面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与箱体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防护网罩,所述底座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位于防护网罩的下方,所述旋转杆的杆壁固定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竖直部上端共同固定设有进风扇,所述进风扇延伸至防护网罩的内部,所述旋转杆的杆壁还固定设有齿轮,所述底座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齿轮的下方横向设有往复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箱体的内部均匀的吹风散热,提高了通信设备的使用效果。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通信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涉及智能通信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现有的智能通信配电箱由于其内部的通信设备较多,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必须要快速散出,否则会影响通信设备的使用效果,但是现有的智能通信配电箱的散热效果不佳,会造成通信设备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通信配电箱的散热效果不佳,会造成通信设备损坏的现象的问题,而提出的智能通信配电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通信配电箱,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其上表面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与箱体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防护网罩,所述底座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位于防护网罩的下方,所述旋转杆的杆壁固定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竖直部上端共同固定设有进风扇,所述进风扇延伸至防护网罩的内部,所述旋转杆的杆壁还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通信配电箱,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其上表面的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板(3),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与箱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防护网罩(4),所述底座(1)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5)位于防护网罩(4)的下方,所述旋转杆(5)的杆壁固定设有U形架(6),所述U形架(6)的竖直部上端共同固定设有进风扇(7),所述进风扇(7)延伸至防护网罩(4)的内部,所述旋转杆(5)的杆壁还固定设有齿轮(8),所述底座(1)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电机(9),所述底座(1)的内部位于齿轮(8)的下方横向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通信配电箱,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其上表面的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板(3),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与箱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防护网罩(4),所述底座(1)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5)位于防护网罩(4)的下方,所述旋转杆(5)的杆壁固定设有U形架(6),所述U形架(6)的竖直部上端共同固定设有进风扇(7),所述进风扇(7)延伸至防护网罩(4)的内部,所述旋转杆(5)的杆壁还固定设有齿轮(8),所述底座(1)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电机(9),所述底座(1)的内部位于齿轮(8)的下方横向设有往复丝杆(12),所述往复丝杆(12)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13),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3)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底座(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汇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润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