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39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包括支架以及若干换热片,换热片设置于支架上,相邻换热片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安装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垫,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凸条,凸条与第二凹槽的底面间隙设置,凸条设置有便于密封垫卡入的导向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减少密封垫脱离密封槽的概率。

A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由板式换热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广泛的运用在生活生产中。相邻的板式换热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该密封垫多为橡胶制成。在安装密封垫时,将密封垫嵌设在对应板式换热片的密封槽内,然后通过钢化胶水黏连,使密封垫固定在密封槽内。但是,由于板式换热器中通过的流体温度高,腐蚀性强,时间久了之后,胶水失效,导致密封垫和密封槽的黏连松动,从而使密封垫从密封槽中脱落,导致密封严重失效,发生流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减少密封垫脱离密封槽的概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以及若干换热片,换热片设置于支架上,相邻换热片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安装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垫,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凸条,凸条与第二凹槽的底面间隙设置,凸条设置有便于密封垫卡入的导向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换热片时,将相邻换热片的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片相对放置,将密封垫卡入第一凹槽内,然后将对应的换热片叠上,并使密封垫卡入第二凹槽内。密封垫在卡入第二凹槽内时,先与凸条的导向面接触并挤压密封垫,从而减少密封垫的松动;凸条设置有便于密封垫卡入的导向面,即导向面朝向第一凹槽延伸,在凸条与密封垫接触时,凸条施加于密封垫一朝向第一凹槽的作用力,从而在密封垫受冷收缩时,密封垫在凸条的作用下仍然与第一凹槽的底面抵接,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凸条朝向第一凹槽的面位于第二凹槽深度的1/4~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凸条的位置设置在第二凹槽深度的1/4~1/3,且凸条与第二凹槽的底面间隙设置,从而使密封条朝向第二凹槽的一侧可以发生形变,增大对密封垫的作用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密封垫朝向第二凹槽的面设置有与对应凸条配合的倾斜面,倾斜面相对于第二凹槽的底面的夹角呈15~30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倾斜面,且倾斜面与凸条配合,当密封垫与第二凹槽卡接时,凸条与对应的倾斜面抵接,不仅便于密封垫快速与第二凹槽的底面抵接,还增大了凸条对密封垫的作用力,减少密封垫受冷收缩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凹槽的底面固定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抵紧条,当相邻的换热片抵紧时,抵紧条与密封垫过盈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条在与密封垫抵接时,密封垫朝向第二凹槽的两侧伸展,通过设置抵紧条,在抵紧条与密封垫抵接时,挤压密封垫,从而具有双重密封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抵紧条朝向第一凹槽的面呈弧形设置,密封垫开设有与抵紧条配合的抵接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紧槽,且抵紧条的外壁呈弧形设置,从而增大密封垫与抵紧条的接触面积,以增大密封效果;且在抵紧槽的作用下,增大了密封垫与凸条抵接两侧的形变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凹槽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卡条,密封垫开设有与卡条配合卡接的卡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垫卡入第一凹槽内时,卡条卡入卡槽,从而实现了预固定。当密封垫受热膨胀时,密封垫与卡槽的底面抵接,当密封垫受冷收缩时,密封垫与卡槽的顶面抵接,从而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面上固定有若干焊块,焊块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安装面开设有供焊块穿过的贯穿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焊块以及贯穿口,且焊块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分布,将焊块穿过贯穿口,此时第一凹槽正对第二凹槽,从而实现快速定位;然后压紧相邻的换热片,利用相应的焊接工具融化焊块,融化后的焊块填充于贯穿口内并堵塞贯穿口,从而实现相邻换热片的固定,实现对密封垫的挤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面开设有若干与焊块一一配合的盛液槽,焊块固定于盛液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盛液槽,在焊块融化时,部分焊块液体填充于盛液槽以及贯穿口内,从而增大焊块连接的作用面,提高固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凸条以及导向面,密封垫先与凸条的导向面接触并挤压密封垫,从而减少密封垫的松动,且凸条施加于密封垫一朝向第一凹槽的作用力,从而在密封垫受冷收缩时,密封垫在凸条的作用下仍然与第一凹槽的底面抵接;(2)通过设置抵紧条,在抵紧条与密封垫抵接时,挤压密封垫,从而具有双重密封的效果;(3)通过设置若干焊块以及贯穿口,将焊块穿过贯穿口,从而实现快速定位;然后压紧相邻的换热片,利用相应的焊接工具融化焊块,融化后的焊块填充于贯穿口内并堵塞贯穿口,从而实现相邻换热片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交换片的局部剖视图,示出相邻换热片与密封垫的连接关系。附图标记:1、换热片;2、密封垫;3、第一安装面;4、第二安装面;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卡条;8、卡槽;9、凸条;10、导向面;11、倾斜面;12、抵紧条;13、抵接槽;14、盛液槽;15、焊块;16、贯穿口;17、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17、换热片1,换热片1设置于支架17上,换热片1可以设置有若干,且相邻的换热片1形成一流动通道,从而相邻的换热片1之间需要设置有密封垫2,从而避免液体从流动通道内溢出。参照图2,相邻换热片1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3和第二安装面4,且第一安装面3位于第二安装面4的下方。第一安装面3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安装面4开设有第二凹槽6,当相邻的换热片1相叠时,第一安装面3与第二安装面4间隙设置,第一凹槽5正对第二凹槽6,密封垫2同步卡接于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参照图2,第一凹槽5可以呈方形设置,第一凹槽5的两个内侧壁可以分别固定有卡条7,卡条7沿第一凹槽5的周向设置,卡条7横截面可以呈方形设置,卡条7位于第一凹槽5的1/4~1/3位置处;密封垫2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开设有卡槽8,卡槽8沿密封垫2的周向设置,且卡条7与卡槽8配合卡接。当密封垫2卡入第一凹槽5内时,卡条7卡入卡槽8内,且密封垫2的侧壁与第一凹槽5的内侧壁抵紧,密封垫2的底部与第一凹槽5的内底部抵紧,从而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参照图2,第二凹槽6可以呈方形设置,第二凹槽6的两内侧壁可以分别固定有凸条9,凸条9沿第二凹槽6的周向设置,凸条9朝向第一凹槽5的面位于第二凹槽6深度的1/4~1/3,凸条9的朝向第一凹槽5的面设置为导向面10,导向面10可以为弧形设置。参照图2,密封垫2朝向第二凹槽6面的边沿设置有倾斜面11,倾斜面11设置有两个且与凸条9对应设置,倾斜面11也可以设置有两个,倾斜面11与第二凹槽6的底面呈15~30度设置。参照图2,第二凹槽6的底面设置有抵紧条12,抵紧条12沿第二凹槽6的延伸方向设置,抵紧条12朝向第一凹槽5的面呈弧形设置,密封垫2朝向抵紧条12的面开设有抵接槽13,抵接槽13沿密封垫2的延伸方向设置,抵接槽13与抵紧条12配合卡接。当将密封垫2卡入第二凹槽6内时,凸条9与倾斜面11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17)以及若干换热片(1),换热片(1)设置于支架(17)上,相邻换热片(1)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3)和第二安装面(4),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面(3)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安装面(4)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配合的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垫(2),第二凹槽(6)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凸条(9),凸条(9)与第二凹槽(6)的底面间隙设置,凸条(9)设置有便于密封垫(2)卡入的导向面(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17)以及若干换热片(1),换热片(1)设置于支架(17)上,相邻换热片(1)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3)和第二安装面(4),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面(3)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安装面(4)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配合的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垫(2),第二凹槽(6)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凸条(9),凸条(9)与第二凹槽(6)的底面间隙设置,凸条(9)设置有便于密封垫(2)卡入的导向面(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凸条(9)朝向第一凹槽(5)的面位于第二凹槽(6)深度的1/4~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密封垫(2)朝向第二凹槽(6)的面设置有与对应凸条(9)配合的倾斜面(11),倾斜面(11)相对于第二凹槽(6)的底面的夹角呈15~3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帝广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