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33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属于地源热泵领域,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自动控温系统,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循环管道、地源热泵循环管道和散热循环管道,地源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且压缩机和膨胀阀均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通过地源热泵循环管道连接,地下水循环管道与蒸发器连接,且地下水循环管道的端部与外界地源连接,散热循环管道与冷凝器连接,散热循环管道上连接有控温电力箱,可以实现将地源热泵系统与控温装置结合,易于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使用者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则是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热泵机组装置主要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通过让液态工质(制冷剂或冷媒)不断完成:蒸发(吸取环境中的热量)→压缩→冷凝(放出热量)→节流→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从而将环境里的热量转移到水中。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循环工质从低温低压处到高温高压处的作用;蒸发器: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阀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达到制热的目的;膨胀阀或节流阀:对循环工质起到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循环工质流量。地源热泵机组利用土壤或水体温度冬季为12-22℃,夏季为18-32℃,现有的地源热泵系统温度范围有限,一般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温度精确控制在所设定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它可以实现将地源热泵系统与控温装置结合,易于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使用者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自动控温系统,所述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循环管道、地源热泵循环管道和散热循环管道,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且压缩机和膨胀阀均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所述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通过地源热泵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地下水循环管道与蒸发器连接,且地下水循环管道的端部与外界地源连接,所述散热循环管道与冷凝器连接,所述散热循环管道上连接有控温电力箱,所述控温电力箱包括触摸控制面板、按钮开关、温度传感器、制冷器、制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依次穿过制冷器和制热器与出水管连接,且进水管和出水管接入中,所述触摸控制面板和按钮开关设置在控温电力箱的上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控温电力箱远离制冷器的一端,可以实现将地源热泵系统与控温装置结合,易于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使用者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控制面板的上端面粘接有防水保护膜,易于保护触摸控制面板使其不易进水和产生划痕。进一步的,所述控温电力箱的前端开凿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合页连接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易于拉开维修门对控温电力箱内部件进行修理。进一步的,所述维修门的外端包裹有密封橡胶圈,使灰尘等不易进入控温电力箱里面。进一步的,所述控温电力箱的侧壁上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下侧,易于对箱内进行散热。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实现将地源热泵系统与控温装置结合,易于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使用者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2)触摸控制面板的上端面粘接有防水保护膜,易于保护触摸控制面板使其不易进水和产生划痕。(3)控温电力箱的前端开凿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合页连接有维修门,维修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易于拉开维修门对控温电力箱内部件进行修理。(4)维修门的外端包裹有密封橡胶圈,使灰尘等不易进入控温电力箱里面。(5)控温电力箱的侧壁上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下侧,易于对箱内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温控电力箱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地源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控温电力箱、11触摸控制面板、12按钮开关、13温度传感器、14制冷器、15制热器、16进水管、17出水管、2地源热泵系统、21蒸发器、22冷凝器、23压缩机、24膨胀阀、31地下水循环管道、32地源热泵循环管道、33散热循环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2,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自动控温系统,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地源热泵系统2、地下水循环管道31、地源热泵循环管道32和散热循环管道33,地源热泵系统2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蒸发器21可以是型号为UE90219的蒸发器21,冷凝器22可以是型号为CE50219的冷凝器22,压缩机23可以是DA2502222726的涡旋压缩机,膨胀阀24可以是型号为EX5的膨胀阀24,且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均位于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之间,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通过地源热泵循环管道32连接,地下水循环管道31与蒸发器21连接,且地下水循环管道31的端部与外界地源连接,外界地源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等,散热循环管道33与冷凝器22连接,散热循环管道33上连接有控温电力箱1,且控温电力箱1安装在需供暖的屋子内。请参阅图1,控温电力箱1内部设置有供电电源和控制器,控温电力箱1包括触摸控制面板11、按钮开关12、温度传感器13、制冷器14、制热器15、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触摸控制面板11、按钮开关12、温度传感器13、制冷器14、制热器15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供电电源连接,触摸控制面板11用于显示温度和限定温度范围,型号可以是DL201的面板,按钮开关12用于控制供电电源的开通,温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供暖屋子内部温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型号可以是WRM-101,制冷器14对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内流经的水进行降温,制热器15用于加热流经的水,进水管16依次穿过制冷器14和制热器15与出水管17连接,且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接入3中,触摸控制面板11和按钮开关12设置在控温电力箱1的上端,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控温电力箱1远离制冷器14的一端。触摸控制面板11的上端面粘接有防水保护膜,易于保护触摸控制面板11使其不易进水和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自动控温系统,所述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地源热泵系统(2)、地下水循环管道(31)、地源热泵循环管道(32)和散热循环管道(33),所述地源热泵系统(2)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且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均位于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之间,所述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通过地源热泵循环管道(32)连接,所述地下水循环管道(31)与蒸发器(21)连接,且地下水循环管道(31)的端部与外界地源连接,所述散热循环管道(33)与冷凝器(2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循环管道(33)上连接有控温电力箱(1),所述控温电力箱(1)包括触摸控制面板(11)、按钮开关(12)、温度传感器(13)、制冷器(14)、制热器(15)、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所述进水管(16)依次穿过制冷器(14)和制热器(15)与出水管(17)连接,且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接入(3)中,所述触摸控制面板(11)和按钮开关(12)设置在控温电力箱(1)的上端,所述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控温电力箱(1)远离制冷器(14)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地源热泵自动控温装置,包括自动控温系统,所述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地源热泵系统(2)、地下水循环管道(31)、地源热泵循环管道(32)和散热循环管道(33),所述地源热泵系统(2)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且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均位于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之间,所述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和膨胀阀(24)通过地源热泵循环管道(32)连接,所述地下水循环管道(31)与蒸发器(21)连接,且地下水循环管道(31)的端部与外界地源连接,所述散热循环管道(33)与冷凝器(2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循环管道(33)上连接有控温电力箱(1),所述控温电力箱(1)包括触摸控制面板(11)、按钮开关(12)、温度传感器(13)、制冷器(14)、制热器(15)、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刚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清华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