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87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涉及把手结构,解决了把手上不便于物品的悬挂支撑,日常使用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基座、垂直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撑杆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杆末端水平连接的手握杆,所述手握杆远离地面的杆壁面上开设有若干置物槽,所述置物槽贯穿手握杆的杆壁面开设,且若干所述置物槽沿手握杆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把手日常使用效果的优点。

A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扶手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把手。
技术介绍
在公开号为CN2030810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门上的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固定杆,及连接固定杆的活动杆,及设置在活动杆上的手柄,所述活动杆穿透手柄。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把手,其通过活动杆与基座之间形成的垂直结构,实现对把手施加作用力以带动把手所安装的结构进行移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把手通常安装于储物橱柜以及房屋的开关门上,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将如外卖内包装袋、装有物品的纸袋、悬挂有衣物的衣架等物品悬挂在把手上的情况,而现有把手的手握杆杆壁上一般为光滑的杆面,使得悬挂在把手上的物品容易受到风等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从把手上落下,从而造成如外卖洒出,纸袋内物品掉落与衣架上的衣物掉落至地上而弄脏衣物等情况的发生,表面光滑的手握杆不利于把手对物品的悬挂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其具有便于把手对物品的悬挂支撑,提升把手日常使用效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把手,包括基座、垂直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撑杆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杆末端水平连接的手握杆,所述手握杆远离地面的杆壁面上开设有若干置物槽,所述置物槽贯穿手握杆的杆壁面开设,且若干所述置物槽沿手握杆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握杆远离地面的杆壁面上开设垂直于手握杆长边侧的置物槽,在保证手握杆的基本推拉施力功能的同时,方便在手握杆上的置物槽中暂时悬挂放置其他物品,在需要时暂时将具有手拎悬挂结构的生活用品如袋子、支架等悬挂在手握杆上放置于置物槽中,通过置物槽对悬挂物件在手握杆上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悬挂物件在手握杆上滑移掉落,保证悬挂放置位置的稳定性,提升把手的日常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槽包括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二放置槽的槽壁面呈圆弧槽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置槽呈矩形槽状,用于放置如手提篮或者手提袋等手拎悬挂结构呈方形或者没有固定形状的生活用品;槽壁面呈圆弧面的第二放置槽用以放置如衣架挂钩等手拎悬挂结构,通过增大悬挂物品与第一放置槽以及第二放置槽槽壁面之间的贴合面积,提升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对悬挂放置物品的限位与支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相互间隔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相互间隔交错,用以合理分配手握杆上的有限空间,提升手握杆上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的空间利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位于远离支撑杆一侧的槽壁上沿手握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用于扩大第一放置槽悬挂放置物件的空间大小,同时避免当手握杆与基座转动连接时,因手握杆的转动使得物件从卡接槽内滑落掉落,进一步提升置物槽对物件的放置限位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临近开口面的一对槽壁边上设置有挡沿,所述挡沿沿第一放置槽的开口方向向第一放置槽的开口面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沿的设置用以对第一放置槽内悬挂放置的物件起到阻挡限位作用,进一步保证第一放置槽内物品的悬挂放置效果,避免物品意外从置物槽内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沿远离第一放置槽侧壁的边沿上设置有挡齿,所述挡齿的齿端部呈圆弧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齿用于增强挡沿对放置槽内物品的限位阻挡效果,挡齿齿端部呈圆弧状,以减少挡齿对悬挂放置物品造成的磨损,保证放置槽内悬挂放置物品的结构完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缓冲凸条,所述缓冲凸条的设置方向平行于第一放置槽的开设方向,且若干缓冲凸条沿手握杆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凸条用以在手握杆与基座为转动连接的状态下,增强物品在卡接槽内悬挂放置位置的稳定,进一步提升手握杆上对物品的支撑限位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的开口槽壁面的棱角处设置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在槽壁棱角处设置的圆角用以增强受用者在手握把手时的手握触感,提升把手手握舒适度的同时,避免使用者手握把手时被槽壁棱角处划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手握杆上置物槽的开设在保证把手的基本推拉施力的同时,方便在把手上悬挂放置生活用品,从而提升把手的日常使用效果;(2)通过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的间隔交错开设,提升把手的悬挂置物效果;(3)通过第一放置槽开口侧壁上挡沿与挡齿的设置,提升第一放置槽内物品的悬挂放置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2、支撑杆;3、手握杆;4、置物槽;41、第一放置槽;42、第二放置槽;43、卡接槽;44、缓冲凸条;45、挡沿;46、挡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把手,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垂直于基座1的支撑杆2以及位于支撑杆2端部水平连接的手握杆3,手握杆3上开设有若干置物槽4,置物槽4的开设用于悬挂放置如手提袋,手提篮、衣架等具有手拎悬挂结构的生活用品,从而提升把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效果。如图1所示,基座1呈矩形块状,支撑杆2垂直于基座1的表面一体连接。支撑杆2呈矩形方杆状,其远离基座1的一端连接于手握杆3朝向基座1一面的端部位置。手握杆3同样呈矩形方杆状。如图1、2所示,置物槽4开设于手握杆3远离地面的表面,且其垂直于手握杆3的长边侧水平贯穿设置。置物槽4包括第一放置槽41与第二放置槽42,第一放置槽41与第二放置槽42沿手握杆3的长度方向甚至,且根据手握杆3的长度等间隔交错开设。本实施例中第一放置槽41与第二放置槽42的个数分别为两个。第一放置槽41呈矩形槽状,第一放置槽41远离支撑杆2的一侧槽面上延伸设置有卡接槽43,卡接槽43的延伸方向沿手握杆3的长度方向向相邻的第二放置槽42延伸。卡接槽43同样呈贯穿手握杆3设置,位于卡接槽43的槽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缓冲凸条44,缓冲凸条44的设置方向与放置槽的开设方向相平行模,且同样沿手握杆3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第一放置槽41位于其一对槽壁的开口边沿上一体延伸有挡沿45,挡沿45向第一放置槽41的开口面延伸,且挡沿45远离第一放置槽41侧壁的边沿处设置有挡齿46,挡齿46沿挡沿45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且挡齿46的齿端部呈光滑的圆弧状设置。如图1所示,第二放置槽42的槽壁面呈圆弧面,使得第二放置槽42呈管状开设。第一放置槽41与第二放置槽42的槽壁棱角处均设置有圆角用以提升把手的使用手感,防止手部意外划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把手的手握杆3上分别开设第一放置槽41与第二放置槽42,方便把手如手提袋、手提篮、衣架等具有手拎悬挂结构生活物品的暂时悬挂放置,提升把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便捷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包括基座(1)、垂直连接于所述基座(1)上的支撑杆(2)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杆(2)末端水平连接的手握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3)远离地面的杆壁面上开设有若干置物槽(4),所述置物槽(4)贯穿手握杆(3)的杆壁面开设,且若干所述置物槽(4)沿手握杆(3)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包括基座(1)、垂直连接于所述基座(1)上的支撑杆(2)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杆(2)末端水平连接的手握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3)远离地面的杆壁面上开设有若干置物槽(4),所述置物槽(4)贯穿手握杆(3)的杆壁面开设,且若干所述置物槽(4)沿手握杆(3)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槽(4)包括第一放置槽(41)与第二放置槽(42),所述第一放置槽(41)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二放置槽(42)的槽壁面呈圆弧槽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41)与第二放置槽(42)相互间隔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41)位于远离支撑杆(2)一侧的槽壁上沿手握杆(3)的长度方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高余接兵陈小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嘉泓裕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