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车板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867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24
本申请提供一种载车板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固定在升降架上的传输组件以及驱动装置,传输组件包括牵引组件和传送组件,牵引组件与驱动装置连接;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第一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载车板连接,通过第一牵引绳以及载车板形成第一闭环,第一传动轮设置于第一闭环内部,第二传动轮设置于第一闭环外部;第一牵引绳搭接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牵引组件与第一牵引绳的弯折点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牵引组件牵引弯折点移动以带动第一牵引绳的两端以及载车板上升或下降。本申请解决了牵引绳收纳导致载车板两边的牵引绳长短不一以及牵引绳被拉长变形导致载车板不能稳定移动的问题。

Car Plate Lif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车板升降机构
本申请涉及停车库领域,特别是涉及载车板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停车设备的一种,属特种设备产品之一,按其结构分为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垂直循环式、简易升降式、多层循环式、巷道堆垛式等。机械式立体车库具有以下优点:一、存取方便;二、安全性,可靠性高;三、运行经济;四、维修简单,维护成本低;五、占地面积少,建设费用低,无堵车现象。现在国内市场上,机械车库所用的多层升降横移提升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为链条式传动结构的升降提升方式,一种为液压传动结构的升降提升方式,另外一种为普通卷筒牵引绳传动结构的升降提升方式。其中液压传动结构的升降提升方式存在设备复杂、造价昂贵、维护复杂、技术不够成熟等缺点,所以国内机械立体车库中所用的多层升降横移提升传动方式以链条式传动结构和普通卷筒牵引绳传动结构为主。在主流的多层升降横移提升方式中,链条式传动结构比较复杂,相对于普通卷筒钢丝绳传动结构来说造价偏高,维护复杂。因此,在现有机械车库中大多数采用卷筒牵引绳传动结构。但是,在通过卷筒牵引绳传动结构提升车辆以及承载车辆的载车板时,用于起吊车辆的卷筒牵引绳的收纳一直存在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提升车辆的卷筒牵引绳都是随着动力源的驱动通过传送轮或滚筒进行放置或收纳。这样会产生一个问题,在收纳或释放卷筒牵引绳的时候,由于卷筒牵引绳缠绕不均匀等原因会出现载车板两边的卷筒牵引绳长短不一的问题,导致载车板不平稳,而且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卷筒牵引绳产生变形拉长,也会造成载车板不能平稳移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车板升降机构,能够解决牵引绳收纳导致载车板两边的牵引绳长短不一以及牵引绳被拉长变形导致载车板不能稳定移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载车板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的传输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牵引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载车板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绳以及所述载车板形成第一闭环,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闭环内部,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闭环外部;所述第一牵引绳搭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弯折后,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并搭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弯折点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牵引组件牵引所述弯折点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两端以及所述载车板上升或下降。其中,所述牵引组件包括链轮、第三传动轮和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侧搭接在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链轮上,形成第二闭环,所述第三传动轮以及所述链轮位于所述第二闭环内;所述第二牵引绳与所述第一牵引绳弯折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牵引绳的至少部分为链条,所述链条啮合在所述链轮上。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轮为定滑轮。其中,所述第二牵引绳还包括第三牵引绳,所述第三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两端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闭环,所述第二牵引绳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连接调节器包括连接件和调节螺栓、所述第三牵引绳的第一端设有环状接头,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链条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凹陷形成凹口,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凹口侧壁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螺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弯折形成环状结构;所述调节螺栓的环状结构与所述环状接头互相勾连,以将所述链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牵引绳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二闭环内部,所述第一牵引绳搭接在所述第二定滑轮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后搭接在所述第四传动轮上,所述第一牵引绳沿所述第四传动轮向下延伸与所述载车板连接。其中,所述升降架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立柱,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纵梁,至少一根同步轴以及至少两根横梁,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纵梁,所述纵梁分别搭接固定在不同所述立柱一端,且所述纵梁彼此平行设置;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纵梁和所述立柱,彼此平行且两端分别固定在不同所述纵梁远离所述立柱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在所述横梁彼此相对一侧;所述同步轴位于所述纵梁远离所述立柱一侧,两端固定在两横梁彼此相对一侧,所述链轮固定在所述同步轴上,并与所述同步轴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同步轴远离所述横梁一侧,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链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输出端驱动所述同步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牵引组件运动。其中,所述载车板升降机构还包括空心管、至少一个第一螺钉、至少一个环形扣,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弯折点穿过所述空心管管孔,并嵌套在所述链条一端的套筒上,所述空心管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空心管的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弯折后的所述第一牵引绳彼此相对的一侧,所述环形扣位于所述空心管远离所述链条的一侧,所述环形扣包裹所述第二牵引绳以及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牵引绳之间的所述第一牵引绳,以将所述第二牵引绳固定于所述第一牵引绳。其中,所述载车板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以及挡块,所述挡块套设在所述空心管上,所述第一螺钉贯穿所述挡块和所述空心管,所述挡块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空心管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均位于在所述空心管远离所述载车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邻近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一牵引绳带动所述挡块触碰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或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时,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或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发出控制信号,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停止工作。其中,所述载车板升降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防坠器,所述防坠器包括一动力源和挂钩,所述载车板上设有与所述挂钩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固定环,所述动力源固定在所述横梁朝向所述载车板的一侧,所述挂钩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发出所述控制信号时,所述动力源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挂钩转动,进而使所述挂钩勾住所述固定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出一种载车板升降机构。在升降架上设置包括传送组件和牵引组件的传输组件以及驱动装置,传送组件的第一牵引绳两端与载车板连接,第一牵引绳大搭接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且牵引组件与第一牵引绳的弯折点连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牵引组件带动第一牵引绳以及载车板移动。本申请通过牵引组件带动第一牵引绳运动,从而在提升载车板时将第一牵引绳收纳到升降架上,使第一牵引绳的重量均匀分布,解决牵引绳放置或收纳导致的载车板两边的钢丝绳长短不一以及钢丝绳被拉长变形导致载车板不能稳定移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载车板升降机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载车板升降机构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载车板升降机构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载车板升降机构一实施例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去除立柱和横梁后的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弯折点和链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弯折点和链条连接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连接调节器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限位开关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的传输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牵引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载车板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绳以及所述载车板形成第一闭环,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闭环内部,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闭环外部;所述第一牵引绳搭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弯折后,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并搭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弯折点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牵引组件牵引所述弯折点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两端以及所述载车板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的传输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牵引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载车板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绳以及所述载车板形成第一闭环,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闭环内部,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闭环外部;所述第一牵引绳搭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弯折后,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并搭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弯折点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牵引组件牵引所述弯折点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两端以及所述载车板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链轮、第三传动轮和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侧搭接在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链轮上,形成第二闭环,所述第三传动轮以及所述链轮位于所述第二闭环内;所述第二牵引绳与所述第一牵引绳弯折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绳的至少部分为链条,所述链条啮合在所述链轮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轮为定滑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绳还包括第三牵引绳,所述第三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两端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闭环,所述第二牵引绳还包括连接调节器,所述连接调节器包括连接件和调节螺栓、所述第三牵引绳的第一端设有环状接头,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链条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凹陷形成凹口,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凹口侧壁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螺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弯折形成环状结构;所述调节螺栓的环状结构与所述环状接头互相勾连,以将所述链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牵引绳的第一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二闭环内部,所述第一牵引绳搭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后搭接在所述第四传动轮上,所述第一牵引绳沿所述第四传动轮向下延伸与所述载车板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杏华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