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拉路肩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82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基工程设计及其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锚拉路肩挡土墙,其包括防滑凸榫、墙体、锚索,防滑凸榫包括凸出部和非凸出部,非凸出部设置在墙体中,凸出部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的坑槽中,墙体竖直设置在公路与公路下方的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墙体上设置有泄水孔,锚索包括连接段和锚固端,连接段设置在墙体中,锚固段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内,墙体和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为回填区。该锚拉路肩挡土墙充分利用顺层陡倾岩质斜坡自身力学性能,对自然顺层陡倾岩质斜坡扰动较小,防止挡土墙基础开挖时产生顺层岩质滑坡,施工安全性高,施工工序较少,施工工期短,施工效率高,降低了工程造价。

Anchor-pulled shoulder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拉路肩挡土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工程设计及其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锚拉路肩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对于陡倾岩质斜坡(斜坡坡度45°~75°)的挡土墙均需要开挖挡土墙基础,基础开挖时在顺层陡倾岩质斜坡地段特别是顺层陡倾软硬相间岩质斜坡地段易产生顺层岩质滑坡,挡土墙基础施工对自然斜坡扰动较大,危害施工安全,且不能充分利用斜坡岩体力学性能,比如公布号为CN107447776A,公布日为2017年12月8日公开了一种锚拉式垂直挡土墙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挡土墙结构由基础、钢筋混凝土板、锚杆连接组成。地质条件较好地段的施工方法:①开挖边坡至设计标高;②施作基础和锚杆;③在所述基础上,施作钢筋混凝土板,并使之与锚杆连接固定。地质不良地段的施工方法:①施作边坡锚杆,对开挖边坡进行预加固;②开挖边坡至设计标高;③施作基础和锚杆;④在所述基础上,施作钢筋混凝土板,并使之与锚杆连接固定。该挡土墙结构及施工方法需分段开挖挡土墙基础,挡土墙基础开挖时易产生岩质滑坡,挡土墙施工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也需要在现场绑扎钢筋,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工期较长,工程造价较高,不利于流水化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安全性高、效率高的锚拉路肩挡土墙。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锚拉路肩挡土墙,包括防滑凸榫、墙体、锚索,防滑凸榫竖直设置,防滑凸榫包括凸出部和非凸出部,非凸出部设置在墙体中,凸出部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的坑槽中,墙体竖直设置在公路与公路下方的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墙体上设置有泄水孔,锚索包括连接段和锚固端,连接段设置在墙体中,锚固段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内,墙体和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为回填区。进一步的是,防滑凸榫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进一步的是,防滑凸榫从上到下呈倒“凸”状,非凸出部的长度不少于3m,凸出部的长度不少于3m。进一步的是,防滑凸榫的数量为至少2个,相邻防滑凸榫之间的间距小于1.8m。进一步的是,锚索的数量为至少2根,部分锚索的连接段与防滑凸榫相连接。进一步的是,每根锚索锚固段的长度为6-8m。另外,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安全性高、效率高的锚拉路肩挡土墙的施工方法。上述任一锚拉路肩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防滑凸榫;S2、沿公路方向,在陡倾岩质斜坡岩体上挖坑槽,所述坑槽的方向为竖向;S3、吊装预制防滑凸榫至坑槽中,防滑凸榫竖直设置;S4、在坑槽中浇筑水泥砂浆,将防滑凸榫固定在坑槽中;S5、浇筑墙体,墙体竖直设置在公路与公路下方的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防滑凸榫的非凸出部设置在墙体中,墙体中设置有泄水孔及锚索施工孔;墙体和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为回填区;S6、墙体达到设计标高、强度后,对回填区进行回填;S7、施工锚索,锚索的锚固段置于中风化-微风化岩体中。具体的,在步骤S1中,防滑凸榫的长度为3米,宽度为0.8米,高度为6-8米;在步骤S2中,采用人工预裂爆破或机械长臂凿岩机在陡倾岩质斜坡岩体上开挖长度为3.2米,宽度为1米,深度为3-5米的坑槽,坑槽底部进入中风化岩体深度应不少于2米;在步骤S3中,采用长臂吊车将防滑凸榫吊装至坑槽中;在步骤S7中,锚索的锚固段置于中风化-微风化岩体中的长度为6-8米。具体的,在步骤S5中,墙体采用分高度分段进行浇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锚拉路肩挡土墙适用于陡倾岩质斜坡(斜坡坡度45°~75°),其采用防滑凸榫、混凝土浇筑的墙体以及锚索,形成组合式抗滑抗倾覆系统,使用效果好,该锚拉路肩挡土墙充分利用顺层陡倾岩质斜坡自身力学性能,对自然顺层陡倾岩质斜坡扰动较小,大量采用机械化作业,防止挡土墙基础开挖时产生顺层岩质滑坡,施工安全性高,施工工序较少,施工工期短,施工效率高,降低了工程造价。本专利技术为抢修工程、工期紧张工程路肩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锚拉路肩挡土墙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锚拉路肩挡土墙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锚拉路肩挡土墙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附图标记:防滑凸榫1、墙体2、锚索3、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公路5、泄水孔6、回填区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锚拉路肩挡土墙,包括防滑凸榫1、墙体2、锚索3,防滑凸榫1竖直设置,防滑凸榫1包括凸出部和非凸出部,非凸出部设置在墙体2中,凸出部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的坑槽中,墙体2竖直设置在公路5与公路5下方的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墙体2上设置有泄水孔6,锚索3包括连接段和锚固端,连接段设置在墙体2中,锚固段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内,墙体2和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为回填区7。防滑凸榫1的作用为抗滑凸榫,其优选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为了提高防滑凸榫1抗滑作用,防滑凸榫1从上到下呈倒“凸”状,非凸出部的长度不少于3m,凸出部的长度不少于3m。根据公路5的长度而定,沿公路5路线方向,防滑凸榫1的数量为至少2个,而且为保证使用效果,相邻防滑凸榫1之间的间距小于1.8m。墙体2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为了提高墙体2的强度,在浇筑时刻抛入片石,形成含片石的混凝土墙,充分利用当地的建材。为减少施工工期,可按规范要求掺入适量速凝剂及早强剂。进一步,锚索3的数量为至少2根,每根锚索3锚固段的长度为6-8m,锚索3的锚固段置于中风化-微风化岩体中。同时,为了提高整个锚拉路肩挡土墙的强度,再如图3所示,部分锚索3的连接段与防滑凸榫1相连接。对于上述的锚拉路肩挡土墙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防滑凸榫1;S2、沿公路5方向,在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上挖坑槽,所述坑槽的方向为竖向;S3、吊装预制防滑凸榫1至坑槽中,防滑凸榫1竖直设置;S4、在坑槽中浇筑水泥砂浆,将防滑凸榫1固定在坑槽中;S5、浇筑墙体2,墙体2竖直设置在公路5与公路5下方的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防滑凸榫1的非凸出部设置在墙体2中,墙体2中设置有泄水孔6及锚索施工孔,泄水孔6中设置有PVC套管,墙体2和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为回填区7;S6、墙体2达到设计标高、强度后,对回填区7进行回填;S7、施工锚索3,锚索3的锚固段置于中风化-微风化岩体中。其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挡土墙的强度,防滑凸榫1优选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防滑凸榫1的长度为3米,宽度为0.8米,高度为6-8米。在步骤S2中,采用人工预裂爆破或机械长臂凿岩机在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上开挖长度为3.2米,宽度为1米,深度为3-5米的坑槽,坑槽底部进入中风化岩体深度应不少于2米,坑槽底部水平襟边距离(坑槽底部外侧边缘与地表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米,为减少坑槽开挖对陡倾岩质斜坡的影响,可进行跳坑开挖,沿公路5路线方向,坑槽的数量为至少2个,相邻坑槽之间的间距小于1.8m。在步骤S3中,采用长臂吊车将防滑凸榫1吊装至坑槽中。在步骤S5中,现场架设模板浇筑墙体2,墙体2采用分高度分段进行浇筑,也即是施工完一段,满足混凝土强度后再施工下一段,这样施工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同理,对回填区7进行回填也可采用分高度分段进行回填。还可采用当墙体2施工完一段后,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后,立即对已完成墙体2部分区域进行回填。为了提高墙体2的强度,在浇筑时刻抛入片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锚拉路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滑凸榫(1)、墙体(2)、锚索(3),防滑凸榫(1)竖直设置,防滑凸榫(1)包括凸出部和非凸出部,非凸出部设置在墙体(2)中,凸出部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的坑槽中,墙体(2)竖直设置在公路(5)与公路(5)下方的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墙体(2)上设置有泄水孔(6),锚索(3)包括连接段和锚固端,连接段设置在墙体(2)中,锚固段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内,墙体(2)和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为回填区(7)。

【技术特征摘要】
1.锚拉路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滑凸榫(1)、墙体(2)、锚索(3),防滑凸榫(1)竖直设置,防滑凸榫(1)包括凸出部和非凸出部,非凸出部设置在墙体(2)中,凸出部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的坑槽中,墙体(2)竖直设置在公路(5)与公路(5)下方的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墙体(2)上设置有泄水孔(6),锚索(3)包括连接段和锚固端,连接段设置在墙体(2)中,锚固段用于置于陡倾岩质斜坡岩体(4)内,墙体(2)和陡倾岩质斜坡地表之间为回填区(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拉路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防滑凸榫(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拉路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防滑凸榫(1)从上到下呈倒“凸”状,非凸出部的长度不少于3m,凸出部的长度不少于3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拉路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防滑凸榫(1)的数量为至少2个,相邻防滑凸榫(1)之间的间距小于1.8m。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锚拉路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锚索(3)的数量为至少2根,部分锚索(3)的连接段与防滑凸榫(1)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拉路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每根锚索(3)锚固段的长度为6-8m。7.锚拉路肩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至6任一锚拉路肩挡土墙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习文王丽君宋书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