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8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属于单元式幕墙领域,其包括十字密封件,所述十字密封件居中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引水槽,所述连接部水平方向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引水槽,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二引水槽朝向集水槽设置,所述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均与集水槽连通;所述集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连通至十字密封件的底壁上;所述十字密封垫的折角处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部嵌设有遇水膨胀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对连接缝处进行防水排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单元式幕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单元式幕墙,是指由各种墙面板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中。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每个单元包括一个支撑框架2以及四块墙板3,支撑框架2由交叉设置的立柱22以及横梁211构成,横梁211向前延伸并构成截面为“L”形的折板211,墙板34的顶壁和底壁均置于折板211内,折板211内通常设置有具体有效的防水构件以避免墙体内部发生渗水,但是,由于立柱22在单元幕墙之中主要起到连接各个单元以及支撑的作用,与墙板3的接触处防水处理较为薄弱,当四块墙板3均连接在支撑框架2上时,四块墙板3之间形成十字形的连接缝4,难免发生雨水沿立柱22与墙板3的接触处向内渗透的情况,并且在连接缝4的拐角处最易发生雨水堆积,而向墙板3内部渗水,故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具有较好的对连接缝处进行防水排水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包括十字密封件,所述十字密封件居中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引水槽,所述连接部水平方向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引水槽,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二引水槽朝向集水槽设置,所述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均与集水槽连通;所述集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连通至十字密封件的底壁上;所述十字密封件折角处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部嵌设有遇水膨胀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落至十字密封件上时,落至安装部上方以及左右两侧的水分分别由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引流至集水槽内,并通过排水孔排出,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减少由于水分堆积而渗透至连接缝内进而导致幕墙内部渗水的情况;并且当水分在十字密封件的拐角处发生堆积时,遇水膨胀件能够遇水膨胀,阻止水分进一步渗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水槽的槽壁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其靠近集水槽一端的高度大于另一端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度的设置对水分具有良好的导流效果,相较于反向倾斜和垂直设置的引流槽,避免水分受到重力时无其他支撑力而从第一引流槽中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开设在连接部内,并且不与外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分落至集水槽内时,由于集水槽设置在连接部内部,即可对水分集中收集,防止水分成股流至连接缝内造成幕墙渗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水槽靠近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连接缝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分落至第一引水槽底部时,挡板的设置可避免水分成股从第一引水槽内流出,可统一收集至集水槽内并从十字密封件内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引水槽靠近集水槽一端的高度低于第二引水槽远离集水槽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二引水槽的横截面呈锐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水分进行引流时,第二引流槽两端的高度差便于将水分引流至集水槽内,槽壁为锐角的设置可使水分在第二引流槽内聚成水流并一同流入集水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引水槽槽壁之间的夹角在60°-80°范围内,所述第二引水槽靠近第一引水槽的槽壁宽度大于第二引水槽另一个槽壁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在该夹角范围内的引水槽的槽壁不易形成能够使水分从引水槽内部流出的同时,其槽壁之间的距离适中,便于对水分进行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遇水膨胀件为高钠基膨润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钠基膨润土具有能够遇水快速膨胀的特性,当水分渗入至十字密封件的拐角处时,有高钠基膨润土构成的防水件立即体积膨胀变大,将缝隙处填满,避免水分进一步渗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十字密封件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在水分沿其长度方向渗入时将水分阻隔在外,并且在安装时能够增大十字密封件与连接缝之间的摩擦力,安装更为稳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与集水槽连通的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的设置,能够将落在十字密封件上的水分收集至集水槽内,防止水分沿连接缝处渗入;2.通过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两端的高度差的设置,便于将水分引入集水槽内;3.通过遇水膨胀件的设置,能够避免水分从易产生空隙较大的十字密封件的拐角处渗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元幕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用于十字连接件内部集水槽与各部分连接关系的剖面图。图中,1、十字密封件;11、第一引水槽;111、挡板;12、第二引水槽;13、排水孔;14、连接部;141、集水槽;15、容纳槽;151、遇水膨胀件;16、密封垫;2、支撑框架;21、横梁;211、折板;22、立柱;3、墙板;4、连接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缝4内的十字密封件1,十字密封件1居中设置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引水槽11,连接部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引水槽12,第一引水槽11的槽壁呈一定坡度设置,并且其靠近连接部14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11,以防止流至第一引水槽11底壁处的水分流出十字密封件1。如图2所示,连接部14内部设置有集水槽141,第一引水槽11和第二引水槽12分别与集水槽141的顶壁和左右两侧壁连通,第二引水槽12朝向集水槽141倾斜设置,并且其横截面呈锐角,角度范围在60°-80°之间,并且设置在上方的槽壁宽度大于设置在下方的槽壁宽度,本实施例中夹角的角度为75°,这样的设置可在水分沿墙板3流经十字密封件1时,通过第二引水槽12坡度较缓的上侧壁引流至夹角处,使水分汇聚成股并沿第二引水槽12朝向集水槽141的坡度向内流淌,与第一引水槽11引流的水分一同收集至集水槽141内部,并在集水槽141朝下的槽壁上开设有排水孔13,排水孔13与十字密封件1的底壁连通,汇入集水槽141内的水由排水孔13处排出十字密封件1,使十字密封件1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如图2所示,十字密封件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的材质为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密封性,在安装十字密封件1至连接缝4内部时,密封垫16与十字密封件1的宽度之和稍大于十字缝的宽度,使其与连接缝4为过盈配合的状态,在保证安装稳定的同时,避免水分从连接缝4内渗入。十字密封件1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容纳槽15,容纳槽15内填充有材料为高钠基膨润土的遇水膨胀件151。由于墙板3通过折板211安装在横梁21上,折板211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墙板3的顶壁和底壁良好防水密封的结构,而对墙板3的左右两侧壁的防水处理较为薄弱,连接缝4的拐角处最易造成遇水堆积而发生渗透,故在此处填充遇水膨胀件151,高钠基膨润土遇水快速膨胀,将连接缝4填充满,阻止水分进一步渗透,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如图2所示,十字密封件1的长度等于墙板3长度的一半,由于其为单元式幕墙,在横梁211的左右两侧以及立柱22的上下两侧还会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密封件(1),所述十字密封件(1)居中设置有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的上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引水槽(11),所述连接部(14)水平方向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引水槽(12),所述连接部(14)上开设有集水槽(141),所述第二引水槽(12)朝向集水槽(141)设置,所述第一引水槽(11)和第二引水槽(12)均与集水槽(141)连通;所述集水槽(141)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13),所述排水孔(13)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连通至十字密封件(1)的底壁上;所述十字密封件(1)的折角处开设有容纳槽(15),所述容纳槽(15)内部嵌设有遇水膨胀件(1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密封件(1),所述十字密封件(1)居中设置有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的上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引水槽(11),所述连接部(14)水平方向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引水槽(12),所述连接部(14)上开设有集水槽(141),所述第二引水槽(12)朝向集水槽(141)设置,所述第一引水槽(11)和第二引水槽(12)均与集水槽(141)连通;所述集水槽(141)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13),所述排水孔(13)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连通至十字密封件(1)的底壁上;所述十字密封件(1)的折角处开设有容纳槽(15),所述容纳槽(15)内部嵌设有遇水膨胀件(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水槽(11)的槽壁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其靠近集水槽(141)一端的高度大于另一端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单元式幕墙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金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