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5669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纤维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将高分子基体原材料熔融,然后加入与高分子基体原材料折光系数相同的添加剂;在熔融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再经过冷却、拉伸、热定型、卷绕,得到变色纤维单丝,然后将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得到发光变色单丝。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与高分子基体原材料折光系数相同的添加剂,实现单丝具有良好的光传递性能,并通过改变纤维端头光源及其颜色,获得不同色泽的具有光亮度的单丝,该单丝可用于公仔发丝、人假发丝、编织发光显色织物、警示版等、光传导感应控制传感单元等。

A light-emitting discolored monofila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纤维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变色纤维属于各种各样,数目繁多的新型服装材料中的一种,它的出现主要是借助于现代高新技术,使纺织品的颜色或者花型随着光照、温度、干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变色纤维最早得到应用是在1970年,美国的CYANAMIDE公司在越南战争的战场上,为了满足作战时能够更好地隐蔽伪装这一功能性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可以吸收光线后改变颜色的织物。此后如绣花丝绒、针织纱、机织纱等各种变色材料应运而生。并逐渐广泛的用于毛衣、运动鞋、帽子、丝袜、装饰皮革各种衣物服饰上,人们对它的存在也从接受转变为喜爱。变色纤维材料给我们传统的服装业带来了不少的变化,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仔发、装饰发以及假发已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时尚饰品,其中人造假发全世界每年消费量在15万吨左右。随着发制品行业的不断壮大,人发原料比例越来越少,国内外人发资源逐渐下降。因此,假发制品行业亟须寻找一种新的人发资源替代品。假发一般分为动物角蛋白纤维发和人工合成假发,动物角蛋白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变色单丝由变色纤维单丝和LED灯带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直径为50~12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变色单丝由变色纤维单丝和LED灯带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直径为50~12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截面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纤维单丝为中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纤维单丝为卷曲纤维或者非卷曲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带由电源、LED灯、电阻R1、三极管、电阻R2、电阻R3和光敏电阻组成;所述LED灯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LED灯的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所述电阻R1一端与LED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1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和光敏电阻连接,所述电阻R3一端与电阻R2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敏电阻一端与电阻R2连接,光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纤维单丝在传导距离1米的光损失量为30%以内。7.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玉蓉张观帝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深圳东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