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折合组合式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6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柜的改良,特别指一种以塑胶射出成型方式产生组合成的组合式柜,它可折合缩小体积,能达到节省包装体积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它至少应包括有一本体、左、右侧板、一上盖、一低板及多片隔板,该左侧板宽度较右侧板宽度为大,本体及各组件上设有相互组装结构,而各组件以塑胶成型方式制成。各组件一面均成型有加强肋,而后相组装于本体之上,而成为活动式,且组合后不须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柜的改良,特别指一种以塑胶射出成型方式组合成的组合式柜,它可折合缩小体积,能达到节省包装体积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柜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办公室中的公文柜、展示柜、书柜、文具用品柜等,家庭用的浴室柜、鞋柜等,可谓运用十分广泛,而一般习用之柜大都以金属或木类材质制成,由于体积庞大,笨重,运送、搬动十分不便,且浪费运送工具空间,增加搬运成本,再者金属材质易生锈腐蚀而木类材质易受潮膨胀损坏而减少使用年限,这些是目前各种柜制造、使用上最大的缺点,实为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本专利技术人鉴于前述习用技术的缺点,积其多年实际从事录音带整理箱等产品制造、设计的丰富专业知识,期以减轻柜之重量及搬运体积为设计目的,经不断研究、改良、再创新,经十数次试作,屡经挫败,终有本技术的研创成功,公诸于世。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它以塑胶射出成型各组件,再组合而成,能达到降低柜的重量、增长使用年限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它具有可折合结构,能减少包装空间,进而降低搬运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它以多片板相组合且不需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至少应包括有一本体、左、右侧板、一上盖、一底板及多片隔板,该左侧板宽度较右侧板宽度为大,本体及各组件上设有相互组装结构,而各组件以塑胶成形方式制成,各组件一面均成形有加强肋,而后相组装于本体之上,而成可活动式,且组合后不须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对达成本技术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兹列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可由之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获得更佳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本体与上盖、底板组立剖面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本体与隔板组立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合立体图(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合立体图(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合立体图(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合完毕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本体背板正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组立正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组立A-A剖面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组立上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组立下视图。首先,请先参阅图1的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及图2的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分解图,由图可知本技术主要由本体10、侧板20、上盖30、底板40、拉门50及隔板60所组合而成。其中各组件均由塑胶射出成型,而后组合而成,且可折合成小体积包装。该主体10由前板130及背板13嵌合而成,其中央形成一空隙12,以容纳拉门50,而空隙12两侧的面板均设计有加强肋11,以增强塑胶面板的强度,也可减轻整体的重量(参阅图8)。再者,该本体10内侧上端两侧各设有一轨道14,以利拉门50的拉伸,而其内侧正面另设有定位槽15,定位槽15上设置有定位梢16,以固设隔板60(参见图3b)。又该本体10上、下端二侧另设有左、右相称的凸梢17,以利与上盖30、底板40组合(参见图3a),而本体10前端两向前延伸处上、下端各设有左、右相称的组合孔18,以及设于前端左、右内侧的卡槽19,以利左、右侧板20的组装。该左侧板20较右侧板20宽度为大,使组装折合时右侧板20能容置于本体10内(参见图6),再折合左侧板20时能得一较小体积的整体,以利包装(参见图7)。该左、右侧板20均为二片板所嵌合而成,二板中心处均形成中空,并于中空处两侧面设计有加强肋21,以增强侧板强度并减轻重量。其上、下端均设有凸梢24,以利装配于本体组合孔18,而其内端并向前延设出一排卡排部25以利置入本体卡槽19中,使左、右侧板20能组装入本体10,并仅能作九十度开启(因本体卡槽20设计于内侧的故)。而侧板20内侧亦设有定位槽23以固设隔板60及上盖30、底板40,其上端并向下延设一轨道22。该上盖30底端设有加强肋31,两侧边设计有卡槽33以与本体上凸梢17组合而可向下折合,另设有凹槽32可固定于侧板20上方定位槽23。该底板40底端设有加强肋41(参见图12),两侧边设有卡槽42以与本体下方凸梢17组合而可向上折合,并可藉侧板20下方定位槽23及定位梢16而定位,其前端设计成阶梯状前缘,可使拉门50与之密接,使用于浴室或厨房时,可防止水泼入。该拉门50前端设有一拉把51,做为组立后的遮闭柜门。该隔板60底端亦设有加强肋61,可选择本体10及两侧板20适当定位槽固设定位(参见图3b),以置放物品于其上。如上述说明组合完成的本技术(参见图1),不必再行分解即可折合,其步骤如下(1)先将上盖30向下折合。(参见图4)(2)将底板40向上折合。(参见图5)(3)将右侧板20向内折合。(参见图6)(4)将左侧板20向内折合。(参见图7)如此折合完成的本技术,其体积缩小很多,在包装装运时,可节省大量空间,如此而达到本技术的设计目的,堪称一难得的佳作。本技术的特点再阐明如后(1)本技术以塑胶射出成型各组件,大幅降低制造成本。(2)本技术以双层嵌合方式,每层面板均设计有加强肋,使本技术整体重量减轻,且具支撑强度。(3)本技术折合时不需分解,使整体体积缩小甚大,能节省大量的包装空间及搬运成本。(4)本技术重量轻,移动搬运省力便利。(5)本技术塑胶材质不会腐蚀,增加使用年限。权利要求1.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它以多片板相组合且不需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其特征在于,至少应包括有一本体、左、右侧板、一上盖、一底板及多片隔片,该左侧板宽度较右侧板宽度为大,本体及各组件上设有相互组装结构,而各组件以塑胶成形方式制成,各组件一面均成形有加强肋,而后相组装于本体之上,而成可活动式,且组合后不须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及左、右侧板均由两片板嵌合而成,二片板中形成中空部,且中空部二侧的面板均成形有加强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端二内侧面及左、右侧板内侧均设有轨道,一拉门设置于本体中空部中,并可顺轨道拉伸,使柜开或闭。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其特征在于,该左、右侧板内侧端面上设有一排卡制部,而本体于相对组合位置上的卡槽设于内侧面,使左、右侧板与本体组合后,仅能向内作九十度启闭。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其特征在于,该上盖藉左、右侧板上端定位槽及定位梢定位,并限制其仅能向下折合。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藉左、右侧板下端定位槽及定位梢定位,并限制其仅能向上折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一种柜的改良,特别指一种以塑胶射出成型方式产生组合成的组合式柜,它可折合缩小体积,能达到节省包装体积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它至少应包括有一本体、左、右侧板、一上盖、一低板及多片隔板,该左侧板宽度较右侧板宽度为大,本体及各组件上设有相互组装结构,而各组件以塑胶成型方式制成。各组件一面均成型有加强肋,而后相组装于本体之上,而成为活动式,且组合后不须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文档编号A47B47/00G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折合组合式柜,它以多片板相组合且不需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其特征在于,至少应包括有:一本体、左、右侧板、一上盖、一底板及多片隔片,该左侧板宽度较右侧板宽度为大,本体及各组件上设有相互组装结构,而各组件以塑胶成形方式制成,各组件一面均成形有加强肋,而后相组装于本体之上,而成可活动式,且组合后不须分解即可折合成小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登
申请(专利权)人:神雕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