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19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属于轮胎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漏气囊腔轮胎,包括胎体,还包括囊腔,其为开设于胎体内部的囊状空腔;相邻囊腔之间通过通道串联起来;胎体的胎面与囊腔之间开设有加强孔;还包括开设于胎体侧面的气门孔,将囊腔与胎体外部连通;安装在气门孔中的气门嘴,置于胎体侧面;活动连接与气门嘴端部的气门嘴帽,密封气门嘴;还包括密封塞,其固定连接于气门嘴帽末端;囊腔内表面设有气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胎体内部设有通过通道串联起的囊腔,大大减少了轮胎被刺破时的漏气程度,防止漏气时发生爆胎现象,且易于生产制造。

A Leakage-proof Balloon Cavity T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爆胎一般有四个原因:一是轮胎漏气,轮胎自身损坏造成的漏气或遭受刺扎造成的漏气,二是轮胎气压过高,高速行驶导致轮胎温度升高,不能及时散热使胎内气压升高,导致轮胎变形爆胎;三是轮胎气压不足,易造成大的谐振作用力,且在转弯时可能导致胎壁着地爆胎;四是轮胎自身性能,轮胎制造是平衡度不够导致磨损很快,使轮胎上出现易破的薄弱部分。轮胎漏气易引起爆胎,而爆胎后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轮胎突然破裂导致轮胎大幅变形,致使车辆重心发生变化,导致车辆失控,因此提高轮胎防漏气性能及防变形性能可减少爆胎事故发生率。目前,通常通过增加胎壁厚度、在胎内加装高强度支撑材料,在车辆轮胎受损漏气时,能及时支撑轮胎,防止轮胎发生剧烈形变导致车辆失控,虽然提高了安全性,但是这类防爆轮胎相比于普通轮胎重量大大增加,增加了车辆负担,使用体验驾驶舒适度大大降低,且加工工艺复杂,造成目前市面上的防爆轮胎造价成本很高。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2286114Y,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公开了一种防爆堵漏车轮内胎,该轮胎在基本胎体内设有环形分隔层,该环形分隔层与基本胎体之间有一环形径向纵间隔层和多个月牙状径向横间隔层,它们相互纵横交错,使得基本胎体被分隔为一个内气腔和多个小外气腔,各小外气腔设有各自的单向分气嘴,它与各单向分气嘴连通,并与基本胎体内缘处伸入设置的气门嘴连通。该轮胎虽然大大增加了轮胎自身的抗压强度,使轮胎破漏时防止裂口进一步扩大,保持胎体在一定时间内的形状,但是该轮胎结构复杂,在生产制造时很难生产,制造成本过高,难以普遍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轮胎易漏气且漏气后易变形甚至爆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本技术的防漏气囊腔轮胎通过在胎体内设有通过通道串联起的囊腔,大大减少了轮胎被刺破时的漏气程度,并且防止漏气时发生爆胎现象,且本技术的轮胎结构易于生产制造。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包括胎体,还包括囊腔,其为开设于胎体内部的囊状空腔,相邻囊腔之间通过通道串联起来。通过在胎体内部开设若干囊腔,相邻囊腔之间通过通道相连至布满胎体一周,串联起来的囊腔通过囊腔壁构成了位于胎体内部的囊腔骨架,对胎体起到有效支撑作用的同时,强化了胎体的强度,发生刺破时,轮胎不会迅速漏气,可有效降低轮胎爆胎率。进一步地,所述胎体的胎面与囊腔之间开设有加强孔。囊腔与胎面之间有一空腔为加强孔,加强孔到胎面之间构成加强防扎层,本方案的加强孔截面形状为水滴形,大头一端靠近囊腔,小头一端靠近胎面顶部,加强孔大头部到胎面之间构成的加强防扎层,能起到很好的强化及防扎效果。进一步地,还包括:气门孔,其开设于胎体侧面,将囊腔与胎体外部连通;气门嘴,其安装在气门孔中,置于胎体侧面;气门嘴帽,其活动连接于气门嘴端部,密封气门嘴。气门嘴及气门嘴帽可通过气门孔侧置于胎体中,外部观察不到气门芯伸出,延长了气门嘴结构的使用寿命,且胎体更换、安装更加方便。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塞,其固定连接于气门嘴帽末端,密封塞最大直径与安装位置处气门孔孔径相同,使密封塞能将气门嘴结构密封在气门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囊腔内表面设有气密层;所述气密层由液态气密层胶料喷涂在囊腔表面固化后形成。本方案的轮胎采用囊腔结构代替传统轮胎的内胎结构,由于取消了内胎,轮胎存在气密性问题,为保证胎体的气密性,本方案在囊腔内表面设有气密层防止气压从胎体流失,由于本方案的囊腔结构,传统的气密层粘附工艺无法均匀稳定的将气密层粘附在囊腔内表面,本方案采用喷涂方法将呈液态的气密层胶料固化在囊腔内表面,喷涂固化后形成的气密层质量更轻、致密薄膜气密性更好,不发生脱层现象,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地,所述防漏气囊腔轮胎的注射、中空和硫化工序在同一模具内进行,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芯和下模具,所述中模芯上设有与囊腔形状相匹配的串联的囊状凸起。本方案的防漏气囊腔轮胎在同一个模具中直接成型,通过中模芯形成胎体内部囊腔结构,使得囊腔结构的生产工序大大简化,整个轮胎的生产流程也大大缩短,节约了生产成本,且制得的轮胎平衡度更高,使用体验更好,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地,防漏气囊腔轮胎通过以下工艺制成:一、塑炼:将橡胶原料塑炼成流体状橡胶料;二、合模:将上模具、中模芯和下模具合拢形成模腔,将模腔抽成真空状态,并加热至100~160℃;三、注射:将塑炼后的橡胶料注入模腔中,注满后静置成型;四、开模:打开模具,取下中模芯;五、二次合模:将分别内含半个轮胎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二次合拢形成模腔,轮胎内部为串联的囊状空腔;六、注气:向轮胎内部中空注入高温高压气体;七、硫化:对轮胎进行硫化操作;八、泄压:对轮胎内部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泄压;九、气密层制备:将呈液态的气密层胶料喷入轮胎内部的空腔中;十、二次开模:打开模具,取出轮胎。进一步地,在进行气密层制备时,轮胎内部压力均匀,轮胎外部进行均匀加热。气密层胶料在轮胎囊腔内表面固化时的均匀程度与轮胎囊腔中的压力和温度有关,当轮胎内部即轮胎囊腔中的压力均匀,温度均匀时,轮胎囊腔各部位气密层胶料固化的厚度均匀一致。进一步地,呈液态的气密层胶料由0.1~3.0MPa的压缩气体喷吹入轮胎囊腔中,气密层制备步骤持续时间为1.0~2.8min;气密层制备步骤分为两个阶段:a)、喷吹:通过压缩气体将液态气密层胶料喷吹进入囊腔内部,喷吹过程持续0.1~0.6min;b)、固化:喷吹阶段完成后,保持囊腔内恒温恒压下静置一段时间,使喷吹的气密层胶料固化在轮胎囊腔内表面,固化过程持续0.9~2.2min。喷吹时间过短会导致形成气密层厚度过薄,气密性不达标,喷吹时间过长会浪费材料且可能导致局部气密层厚度过大,影响轮胎使用性能;固化时间过短会导致气密层胶料未能充分固化在轮胎囊腔内表面,从而形成的气密层薄膜不够牢固而受压力易发生破裂,固化时间过长会增加能耗和生产时间,进而增加生产成本。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通过在胎体内设有串联的囊腔结构,对胎体起到有效支撑作用的同时,强化了胎体的强度,轮胎被刺破时,可以大幅减少漏气速度,防止轮胎突然变形,囊腔结构大大降低轮胎的爆胎率;(2)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在胎面与囊腔间开设有加强孔,加强孔与胎面之间构成加强防扎层,加强孔增强轮胎行驶时与地面接触的胎面的强度,使尖锐物不易扎破胎面,对于扎入胎面的尖锐物,长度较短的滞留在加强孔内,不会影响到囊腔气压,长度较长的尖锐物刺入内腔后,加强孔将尖锐物卡在创口处,防止尖锐物脱落引起创口增大,进一步增强了轮胎的安全性,加强防扎层还在不影响轮胎囊腔结构效果的情况下节约了制造用料,降低了成本;(3)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在胎体侧面开有气门孔,将气门嘴结构侧置于胎体中,避免了安装气门嘴需要加工轮辋拆装不便的麻烦,且轮胎外部观察不到气门嘴伸出,车辆行驶时飞沙走石对气门嘴结构损伤很小,增加了气门嘴的使用寿命,且该结构的气门嘴密封时更加方便;(4)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包括胎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囊腔(10),其为开设于胎体(1)内部的囊状空腔,相邻囊腔(10)之间通过通道串联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包括胎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囊腔(10),其为开设于胎体(1)内部的囊状空腔,相邻囊腔(10)之间通过通道串联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的胎面与囊腔(10)之间开设有加强孔(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气囊腔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门孔(11),其开设于胎体(1)侧面,将囊腔(10)与胎体(1)外部连通;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九敢张文强唐帆高志宇王闯路丽珠时守超孙岳红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世界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