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171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翻转装置是由小车架、卷筒、转盘、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组成;小车架具有带制动功能的万向车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由轴承座固定在小车架上,第一转轴上有多个绕有钢丝绳的卷筒,第二转轴上开有多个绳槽,每个绳槽的轴向位置与对应的卷筒对齐。钢丝绳穿过第二转轴上的绳槽后挂在外模的底部挂钩上,转动转盘可将浇筑状态的透水框架及外模翻转至侧翻状态,且透水框架不会自由落地。钢丝绳直接挂在外模的顶部挂钩上,转动转盘可将侧翻状态的透水框架及外模翻转至脱模状态。再转动转盘提升外模,透水框架在其自重作用下与外模分离而实现脱模。本翻转装置劳动强度小,翻转效率高,安全可靠。

A Group Turning Device for Orderly Arranged Pervious Frames with Four Sides and Six S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特别是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具有消能减阻的作用,使得流经框架的水流流速减小从而使泥沙形成落淤,进而达到淤临造滩、控导河势、减轻冲刷、稳定坡脚、保护堤岸的目的,因此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在大河大江航道整治工程中被大面积使用,已逐渐成为航道整治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工程构件。透水框架通常是在预制场预制好,再船运至抛投地点,采用专用吊具进行空中抛投。预制透水框架的制作工艺往往是:将外模、内模拼装成模板系统并将其呈倒三锥放置,以便提高浇筑质量及便于后续脱模;再采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再脱去内模;然后将外模及透水框架翻转两次使之成为后续运输及抛投状态并脱去外模,也就是将浇筑后透水框架底面朝上与外模一起成倒三锥状态(浇筑状态)翻转一次后成侧翻状态,再翻转一次使之底面朝下顶部朝上(脱模状态),此时才能脱去外模并便于后续运输及抛投。翻转时,要确保虽已凝固但强度不高的透水框架不能呈自由着地而被砸坏。目前通常是人工逐个直接翻转,劳动强度非常大,翻转效率非常低,且存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装置是由小车架(1)、卷筒(2)、转盘(3)、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组成;所述小车架(1)中的四根撑杆(6)底部均安装有带制动功能的万向车轮(7),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均由轴承座(8)固定在小车架(1)的上方,第一转轴(4)上安装有多个绕有钢丝绳(9)的卷筒(2),第二转轴(5)上开有多个绳槽(10),每个绳槽(10)的宽度与钢丝绳(9)直径一致,且其轴向位置与对应的卷筒(2)对齐;待翻转的透水框架(11)留有外模(15),内模事先已经脱模,翻转后再脱外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装置是由小车架(1)、卷筒(2)、转盘(3)、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组成;所述小车架(1)中的四根撑杆(6)底部均安装有带制动功能的万向车轮(7),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均由轴承座(8)固定在小车架(1)的上方,第一转轴(4)上安装有多个绕有钢丝绳(9)的卷筒(2),第二转轴(5)上开有多个绳槽(10),每个绳槽(10)的宽度与钢丝绳(9)直径一致,且其轴向位置与对应的卷筒(2)对齐;待翻转的透水框架(11)留有外模(15),内模事先已经脱模,翻转后再脱外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上每个卷筒(2)的中心、第二转轴(5)上对应绳槽(10)的中心、对应待翻转的透水框架(11)的中心分别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序排布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成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15)与内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预制场拼装成模板系统并成倒三锥、且多个模板系统有序交错排布成排,然后采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透水框架(11),脱掉内模,此时外模(15)与透水框架(11)处于浇筑状态,即透水框架(11)的底面(12)朝上、顶面(16)朝下与外模(15)一起成倒三锥摆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常留红钟宇杰张有锁肖政岳鹏肖斌毛聪李明益汤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