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04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本发明专利技术包装盒盒盖采用双壁结构,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盒体采用双壁结构,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盒内,成为俯视梯形的底外衬;边内板的侧延长板折入盒内,与边内板一起包围底外衬并组合成外围梯形盒;侧延长板上部折入盒内,成为底内衬;侧延长板下部折叠后,成为外围梯形盒的盖板。包装盒节省纸材,侧面采用双壁结构,盒盖或者盒底采用双层结构,防震缓冲性能好;盒体通过盒内侧板分为中部为六边柱形、外围俯视梯形的七个空间,利于商品分类独立包装;梯形盒盖板设置手指孔,方便取用内装商品。

A Composite Packaging Box with Good Shock-proof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商品包装盒以六面体结构为主,形式单一,展示性、陈列性和促销性较差。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不具有独特性。组合式包装盒很少见,实用性组合式包装盒更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所述包装盒为天地盖结构,包括分别一纸成型的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俯视为正六边形,采用双壁结构,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形成俯视为正三角形的内衬;所述六块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从而使得盒盖为双层结构。所述盒体俯视为正六边形,与盒盖相配,采用双壁结构,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盒内,成为俯视梯形的底外衬;边内板的侧延长板折入盒内,组成俯视梯形的盒内侧板,与边内板一起包围底外衬,盒内侧板与边内板组合成外围梯形盒;侧延长板的上部折入盒内,成为底内衬,六块底内衬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侧延长板的下部折叠后,成为外围梯形盒的盖板。底板1为正六边形,底板1的六条边所连接的纸板形状均相同,以正六边形底板1为中心向外开花状散开。底板的一条边与所连接的纸板的具体方式如下:底板的一条边与边板13折叠连接,边板13的外侧依次与边顶板17、边内板18、底外衬外板16、底外衬顶板15、底外衬内板19折叠连接;边板13的左侧与边襟片12折叠连接。底外衬顶板15的左侧与底外衬左板14折叠连接,右侧与底外衬右板20折叠连接。边内板18的左侧依次与梯形盒第一边板11、梯形盒第二边板6、梯形盒第三边板5和梯形盒襟片4折叠连接。梯形盒第二边板6的上侧依次与底内衬外板7和底内衬顶板9折叠连接;下侧依次与梯形盒盖板3和梯形盒盖插片2折叠连接。底内衬顶板9的左侧与底内衬左板8折叠连接,右侧与底内衬右板10折叠连接。盒盖为盘式结构盒,盖板21为正六边形,盖板的六条边分别依次与第一边板23、第二边板31、第三边板39、第四边板47、第五边板55和第六边板63折叠连接。第一边板23的上侧依次与第一边顶板24、第一边内板25、第一外侧板26和第一盖内板27折叠连接;第一边板23的左侧与第一边板左襟片22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一边板右襟片30折叠连接;第一盖内板27的左侧与第一左侧板28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一右侧板29折叠连接。第二边板31的外侧依次与第二边顶板32、第二边内板33、第二外侧板34和第二盖内板35折叠连接。第二盖内板35的左侧与第二左侧板36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二右侧板37折叠连接。第三边板39的外侧依次与第三边顶板40、第三边内板41、第三外侧板42和第三盖内板43折叠连接;第三边板39的左侧与第三边板左襟片38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三边板右襟片46折叠连接;第三盖内板43的左侧与第三左侧板44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三右侧板45折叠连接。第四边板47的外侧依次与第四边顶板48、第四边内板49、第四外侧板50和第四盖内板51折叠连接。第四盖内板51的左侧与第四左侧板52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四右侧板53折叠连接。第五边板55的外侧依次与第五边顶板56、第五边内板57、第五外侧板58和第五盖内板59折叠连接。第五边板55的左侧与第五边板左襟片54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五边板右襟片62折叠连接。第五盖内板59的左侧与第五左侧板60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五右侧板61折叠连接。第六边板63的外侧依次与第六边顶板64、第六边内板65、第六外侧板66和第六盖内板67折叠连接。第六盖内板67的左侧与第六左侧板68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六右侧板69折叠连接。所述包装盒的底内衬或者底外衬上可以根据需要开孔对内装物进行固定。所述包装盒适用于组合包装,例如中间放置一只茶壶,外围梯形盒内放置六个茶碗。所述包装材料为硬纸板、薄塑料片或者薄瓦楞纸板。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盖或者盒体分别一纸成型,节省纸材。2、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侧面采用双壁结构,盒盖或者盒底采用双层结构,同时,盒体通过盒内侧板将内部分为俯视中部为正六边形,外围梯形的七个空间,利于商品的分类独立包装。3、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防震缓冲性能好,利于运输。4、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外围梯形盒盖板设置手指孔,方便取用内装商品。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体的平面展开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无外围梯形盒盖板);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有外围梯形盒盖板);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体的俯视图(无外围梯形盒盖板);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体的俯视图(有外围梯形盒盖板);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盖的平面展开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盖内衬打开);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盒盖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的示意图如图1-图9所示。包装盒为天地盖结构,包括分别一纸成型的盒盖和盒体。盒盖俯视为正六边形,采用双壁结构,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形成俯视为正三角形的内衬;六块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从而使得盒盖为双层结构。盒体俯视为正六边形,与盒盖相配,采用双壁结构,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盒内,成为俯视梯形的底外衬;边内板的侧延长板折入盒内,组成俯视梯形的盒内侧板,与边内板一起包围底外衬,盒内侧板与边内板组合成外围梯形盒;侧延长板的上部折入盒内,成为底内衬,六块底内衬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侧延长板的下部折叠后,成为外围梯形盒的盖板。盒体为盘式结构盒,底板1为正六边形,底板1的六条边所连接的纸板形状均相同,以正六边形底板1为中心向外开花状散开。底板的六条边分别与边板13折叠连接,边板13的外侧依次与边顶板17、边内板18、底外衬外板16、底外衬顶板15、底外衬内板19折叠连接;边板13的左侧与边襟片12折叠连接。底外衬顶板15的左侧与底外衬左板14折叠连接,右侧与底外衬右板20折叠连接。边内板18的左侧依次与梯形盒第一边板11、梯形盒第二边板6、梯形盒第三边板5和梯形盒襟片4折叠连接。梯形盒第二边板6的上侧依次与底内衬外板7和底内衬顶板9折叠连接;下侧依次与梯形盒盖板3和梯形盒盖插片2折叠连接。底内衬顶板9的左侧与底内衬左板8折叠连接,右侧与底内衬右板10折叠连接。盒盖为盘式结构盒,盖板21为正六边形,盖板的六条边分别依次与第一边板23、第二边板31、第三边板39、第四边板47、第五边板55和第六边板63折叠连接。第一边板23的上侧依次与第一边顶板24、第一边内板25、第一外侧板26和第一盖内板27折叠连接;第一边板23的左侧与第一边板左襟片22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一边板右襟片30折叠连接;第一盖内板27的左侧与第一左侧板28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一右侧板29折叠连接。第二边板31的外侧依次与第二边顶板32、第二边内板33、第二外侧板34和第二盖内板35折叠连接。第二盖内板35的左侧与第二左侧板36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二右侧板37折叠连接。第三边板39的外侧依次与第三边顶板40、第三边内板41、第三外侧板42和第三盖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一纸成型的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俯视为正六边形,盒盖采用双壁结构,每块盒盖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形成俯视为正三角形的内衬;六块盒盖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构成盒盖双层结构;所述盒体俯视为正六边形,盒体采用双壁结构,每块盒体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盒内,成为俯视梯形的底外衬;每块盒体边内板的侧延长板折入盒内,组成俯视梯形的盒内侧板,与盒体边内板一起包围底外衬,盒内侧板与盒体边内板组合成外围梯形盒;盒体侧延长板的上部折入盒内,成为底内衬,六块盒体底内衬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盒体侧延长板的下部折叠后,成为外围梯形盒的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一纸成型的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俯视为正六边形,盒盖采用双壁结构,每块盒盖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形成俯视为正三角形的内衬;六块盒盖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盖内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构成盒盖双层结构;所述盒体俯视为正六边形,盒体采用双壁结构,每块盒体边内板的延长板折入盒内,成为俯视梯形的底外衬;每块盒体边内板的侧延长板折入盒内,组成俯视梯形的盒内侧板,与盒体边内板一起包围底外衬,盒内侧板与盒体边内板组合成外围梯形盒;盒体侧延长板的上部折入盒内,成为底内衬,六块盒体底内衬组合后,俯视为正六边形;盒体侧延长板的下部折叠后,成为外围梯形盒的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性能好的组合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盘式结构盒,底板(1)为正六边形,所述底板(1)的六条边所连接的纸板形状均相同,以正六边形底板(1)为中心向外开花状散开;底板的一条边与所连接的纸板的具体方式如下:底板的一条边与边板(13)折叠连接,边板(13)的外侧依次与边顶板(17)、边内板(18)、底外衬外板(16)、底外衬顶板(15)、底外衬内板(19)折叠连接;边板(13)的左侧与边襟片(12)折叠连接;所述底外衬顶板(15)的左侧与底外衬左板(14)折叠连接,底外衬顶板(15)的右侧与底外衬右板(20)折叠连接;所述边内板(18)的左侧依次与梯形盒第一边板(11)、梯形盒第二边板(6)、梯形盒第三边板(5)和梯形盒襟片(4)折叠连接;所述梯形盒第二边板(6)的上侧依次与底内衬外板(7)和底内衬顶板(9)折叠连接;梯形盒第二边板(6)的下侧依次与梯形盒盖板(3)和梯形盒盖插片(2)折叠连接;所述底内衬顶板(9)的左侧与底内衬左板(8)折叠连接,底内衬顶板(9)的右侧与底内衬右板(10)折叠连接;所述盒盖为盘式结构盒,盖板(21)为正六边形,盖板的六条边分别依次与第一边板(23)、第二边板(31)、第三边板(39)、第四边板(47)、第五边板(55)和第六边板(63)折叠连接;所述第一边板(23)的上侧依次与第一边顶板(24)、第一边内板(25)、第一外侧板(26)和第一盖内板(27)折叠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花陈刚贾涵廖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