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03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试模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试模拆模搬运易磕碰损伤、气孔堵塞增加工作量、辅助敲击易损伤试块棱角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框,支撑框的上方形成有容置试模的第一空间,第一空间的壁保障与支撑在支撑框上的试模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支撑框用以支撑试模且支撑框的内圈尺寸大于或等于试块的水平截面外围尺寸,支撑框的下方形成让试块从支撑框的内圈中脱落并掉落至支撑面上的第二空间,支撑架上对应试块的一组对边设置有两个把手,每个把手上铰接有一个摇杆,摇杆中部与把手铰接且一端外伸形成按压部、另一端用以抵接试模的外壁。

A Simple Demoulding Device for Concrete Test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试模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规模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施工过程大体量的混凝土浇筑增加了取样人员的工作量,其中混凝土试块制作,拆模是一项工作量大且重复繁琐的工作,经过工地多年研究发展,目前试模工具已由传统的铁制模具发展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塑料模具,该种塑料模具脱模工作是通过底部预留气孔,采用气筒打压方式脱模;因其重量轻,为取样工作人员节省了不少体力和时间,但该种塑料模具在试模拆除过程中仍有较多不足:首先,塑料试模刚度差,拆模及搬运过程模具容易损伤;其次,模具底部预留气孔容易堵塞,增加了拆模过程清理气孔夹渣的工作量;再者,试模为整体不可拆装,仅凭气压打压试块不宜脱模,常需辅助敲击脱模,易导致试块棱角损伤。为有效解决试模拆除过程中模具不受损伤,节省大量体力,确保试块留置的完整性,经过施工现场取样人员多年实践应用,多次改进,本技术提出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试模拆模搬运易磕碰损伤、气孔堵塞增加工作量、辅助敲击易损伤试块棱角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简易有效的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包括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支撑架(这里,支撑面即是放置支撑架的平面,如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那地面就是支撑面,如放置在平板上,那板面就是支撑面;这里所用“放置”,即支撑架就是简单的放置在支撑面上,与支撑面之间并无连接关系,可以取走),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方形成有容置试模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壁保障与支撑在支撑框上的试模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这里保留有间隙是为了之后撬动试模时,让试模能够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避免其外壁卡死在支撑架的内壁上无法撬动;置于间隙留有多大,与试模大小等有关,这是本领域人根据具体试模尺寸容易设计的),所述支撑框用以支撑试模且支撑框的内圈尺寸大于或等于试块的水平截面外围尺寸(“大于或等于”主要用以保障试块能从支撑框的内圈掉落),所述支撑框的下方形成让试块从所述支撑框的内圈中脱落并掉落至支撑面上的第二空间(这里,第二空间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得使试块从内圈中脱落,不能是试块脱落一半就抵在了第二空间的底部,所以第二空间的高度至少要与试块的高度相等或大于试块的高度;第二是得能让试块从第二空间掉落至支撑面上,因为最后需要取走支撑架取出试块,如果第二空间的底部有遮挡的结构使试块卡在第二空间内掉不出来,那即使脱模成功,取试块也成为一个难题),所述支撑架上对应试块的一组对边设置有两个把手,每个把手上铰接有一个摇杆(把手两个作用:第一用于搬运整个脱模装置,第二用以铰接摇杆),所述摇杆中部与把手铰接且一端外伸形成按压部、另一端用以抵接试模的外壁。使用时,将试模倒放,使其边框支撑在支撑框上,且使位于试模内的试块竖直方向对应支撑框的内圈,同时将摇杆的端部抵接在试模的外壁上,操作者通过交替按压两根摇杆的按压部,使试模晃动,其内的试块与试模的内壁之间松动,当试模停止撬动后支撑在支撑框上时,在重力作用下,试块从试模中脱落并从支撑框的内圈穿过掉落至支撑面上,最后操作者将支撑架拿走,取出掉落在支撑面上的试块,脱模结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通过两根摇杆交替撬动试模,使得试模内的试块松动,待试模支撑在支撑框上时,试块从支撑框的内圈脱落。相对现有打气脱模,本装置脱模结构更加简单,脱模更轻松,省时省力;不需辅助敲打,避免试块棱角的损伤,脱模质量更高;另外,使用时,试模置于本脱模装置内,可有效避免搬运过程中的试模的磕碰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带有试模);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带有试模);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带有试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包括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的上方形成有容置试模3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壁保障与支撑在支撑框2上的试模3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框2用以支撑试模3且支撑框2的内圈尺寸大于或等于试块的水平截面外围尺寸,所述支撑框2的下方形成让试块从所述支撑框2的内圈中脱落并掉落至支撑面上的第二空间,所述支撑架1上对应试块的一组对边设置有两个把手4,每个把手4上铰接有一个摇杆5,所述摇杆5中部与把手4铰接且一端外伸形成按压部51、另一端用以抵接试模3的外壁。使用时,将试模3倒放,使其边框支撑在支撑框2上,且使位于试模3内的试块竖直方向对应支撑框2的内圈,同时将摇杆5的端部抵接在试模3的外壁上,操作者通过交替按压两根摇杆5的按压部51,使试模3晃动,其内的试块与试模3的内壁之间松动,当试模3停止撬动后支撑在支撑框2上时,在重力作用下,试块从试模3中脱落并从支撑框2的内圈穿过掉落至支撑面上,最后操作者将支撑架1拿走,取出掉落在支撑面上的试块,脱模结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垫板6,所述垫板6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支撑面,所述支撑架1置于所述垫板6上。试块脱落后掉落在垫板6上,可连同垫块对试块进行搬运整理,避免试块搬运的磕碰,也使其整理更加方便。这里,垫板6优选采用轻薄钢板。进一步的,所述垫板6上对应所述第二空间的部位铺设有一层软垫7。试块脱落后掉落在软垫7上,进一步避免其磕碰造成损伤。这里,软垫7优选塑料软垫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1由四块角钢组成,所述角钢的棱竖直设置且凹部朝内以使四块角钢共同形成一长方体的空间。采用角钢有三个理由:第一,角钢较为廉价,甚至可用其他地方切割后所剩下的角钢,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第二,角钢自带直角形状,四块角钢可拼接形成一结构稳定的支撑架1,且便于内部支撑框2的固定;第三,角钢制作的支撑架1,两个相邻角钢之间形成观察窗口,便于观察内部的试块脱模情况。当然,这只是支撑架1的一种优选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常见结构,如四周封闭的方筒状的支撑架1也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2由四条焊接在角钢内壁上的圆钢组成。四条圆钢将四块角钢固定连接,同时形成了用以支撑试模3的支撑框2。这里采用圆钢,也是利用了圆钢廉价,且可利用废料制作,成本低的特点。优选的,所述圆钢的直径与对应的试模3边框宽度相等,四条圆钢所形成的内圈尺寸与试块的水平截面外围尺寸相等,所述圆钢与角钢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这样,试模3边框与圆钢完全对应,整个边框支撑在圆钢上,圆钢内部形成的内圈也完全与试块的尺寸相对应,在满足脱模条件的前提下,使得试模3支撑更加稳固。进一步的,所述空隙为5mm。由于圆钢与试模3的尺寸对应关系,这里的空隙即形成了第一空间的壁与试模3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这里的5mm是本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可满足常用试模3结构的脱模要求。进一步的,所述摇杆5用以抵接试模3外壁的一端设置有翘片。翘片可增大与试模3的接触面积,并且现有的试模3结构在其底部的外壁一般设置有外檐,翘片可卡在外檐处,使撬动试模3更加可靠。以上具体结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的上方形成有容置试模(3)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壁保障与支撑在支撑框(2)上的试模(3)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框(2)用以支撑试模(3)且支撑框(2)的内圈尺寸大于或等于试块的水平截面外围尺寸,所述支撑框(2)的下方形成让试块从所述支撑框(2)的内圈中脱落并掉落至支撑面上的第二空间,所述支撑架(1)上对应试块的一组对边设置有两个把手(4),每个把手(4)上铰接有一个摇杆(5),所述摇杆(5)中部与把手(4)铰接且一端外伸形成按压部(51)、另一端用以抵接试模(3)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的上方形成有容置试模(3)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壁保障与支撑在支撑框(2)上的试模(3)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框(2)用以支撑试模(3)且支撑框(2)的内圈尺寸大于或等于试块的水平截面外围尺寸,所述支撑框(2)的下方形成让试块从所述支撑框(2)的内圈中脱落并掉落至支撑面上的第二空间,所述支撑架(1)上对应试块的一组对边设置有两个把手(4),每个把手(4)上铰接有一个摇杆(5),所述摇杆(5)中部与把手(4)铰接且一端外伸形成按压部(51)、另一端用以抵接试模(3)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6),所述垫板(6)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支撑面,所述支撑架(1)置于所述垫板(6)上。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辉安红斌张雪龙张蓉张佳美成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