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468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剪切设备、收集传递设备、粉末成型设备和上料治具,先通过人工将电感线圈组放置在剪切设备内进行剪切,剪切设备将剪切好的电感线圈摆放在上料治具上,待上料治具装满剪切好的电感线圈后,剪切设备将上料治具推送至收集传递设备上,收集传递设备将上料治具输送至粉末成型设备内进行粉末成型形成产品,在粉末成型完成后,粉末成型设备将上料治具拉出输送至收集传递设备内,收集传递设备对产品进行收集和摆放并将空的上料治具输送至剪切设备内,最后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收集,降低了人工操作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精度和成材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

An Automatic Production System for Micro-inductanc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生产
,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的微型电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以下两个工艺步骤:一是通过人工将做好焊接和电镀的线圈组逐个放置在裁切设备的裁切模具中,然后启动裁切设备对焊接好的线圈进行裁切,裁切完成,二是通过人工将裁切好的线圈逐个放置在粉末压制上料治具中,整个过程需要人工操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低,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其中,由于人工操作失误,常常将焊接好的的线圈放不到准确的位置上,导致裁剪出的线圈的尺寸偏差较大,常常超出公差范围,降低了生产精度和成材率,增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目的:降低人工操作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精度和成材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剪切设备、收集传递设备、粉末成型设备和上料治具,剪切设备、收集传递设备和粉末成型设备均设置在地面上,剪切设备设置在收集传递设备的一侧,粉末成型设备设置在收集传递设备的另一侧;收集传递设备的工作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剪切设备相连的第一传动架,两个第一传动架的顶部均设有一个第二传动架,两个第二传动架共同旋转设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传动杆,处在两个第二传动架之间的两根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套接在两根第二传动杆上的第二传送带,两个第一传动架共同旋转设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一传动杆,处在两个第一传动架之间的两根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套接在两根第一传动杆上的第一传送带;两根第一传送带之间的收集传递设备内设有上料治具升降装置,上料治具升降装置的活动杆上设有与粉末成型设备相应的抬升板,两根第一传送带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内设有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的升降板上设有第一推动装置,第一推动装置上滑动设有与粉末成型设备相应的第一推板,第一推板顶面一侧设有第二推动装置,第二推动装置上滑动设有L形推板,第一推板顶面另一侧的两侧设有与上料治具相应的限位挡块;第一推板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顶部设有收集板,收集板的顶面设有第一沟槽,收集板的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顶部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第三推动装置和滑轨,滑轨上滑动设有与收集板相应且与第三推动装置的推动杆相联的成品收集板;收集板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第一推板、收集板和成品收集板上方的抓取滑移架,抓取滑移架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滑移架,抓取滑移架一端设有与第一滑移架轴向相连的第一电机,第一滑移架设有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的动力杆设有与上料治具相应的抓取抓,抓取抓一侧设有与收集板顶面相应的推动板;收集传递设备上设有第二控制面板。优选的,剪切设备内设有第三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与上料治具相应且两个第一传动架相对正的第二升降板,第二升降板顶面设有与上料治具相应的第一限位块,第二升降板一侧的剪切设备顶面设有第一滑轨,第二升降板另一侧的剪切设备顶面设有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移动块,第一滑轨一端设有与移动块轴向相连的第二电机,移动块上设有与第二升降板相应的第四推动装置和抓取装置,抓取装置的一侧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剪切设备顶部设有与第二升降板相对正的线圈剪切装置,线圈剪切装置的一侧设有自动送线圈装置;剪切设备的顶面还设有第一控制面板。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块的高度小于上料治具的厚度。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自动送线圈装置包括上料基板,上料基板顶面四周均设有挡板,上料基板顶面上滑动设有送料块,挡板上设有与送料块相应的推动气缸,上料基板顶面一侧设有支持壳体,支持壳体上设有第四升降装置,第四升降装置的工作杆设有与送料块相应的线圈上料装置。进一步的,线圈剪切装置正下方的剪切设备内设有废料收集装置。优选的,粉末成型设备的工作面设有四根支持柱,四根支持柱的顶部共同固定有一个顶板,顶板上设有加压液缸,加压液缸的工作杆上设有滑动套接在四根支持柱上的加压板,加压板的底部设有加压块,加压板与粉末成型设备的工作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四根支持柱之间的粉末成型设备的工作面上设有四根限位杆,四根限位杆共同滑动设有与加压块相应的上冲,所述四根支持柱与四根支持柱之间的粉末成型设备的工作面上设有四根固定柱,四根固定柱的顶部共同设有一块限位板,限位板与上冲之间的限位杆上设有第二弹簧,限位板的下部两侧均设有一块与上料治具相应的工位限位板;两块工位限位板的相对侧上均设有与上料治具两侧相应的卡槽;工位限位板下方的四根限位杆上滑动设有下冲,粉末成型设备内设有与下冲相连的第五升降装置;限位板正下方的粉末成型设备工作面上设有与下冲相应的下冲限位块;下冲限位块一侧的粉末成型设备工作面上设有与抬升板相应的传递装置;下冲限位块另一侧的粉末成型设备工作面上设有与工位限位板相应的粉末上料装置。进一步的,传递装置包括设置在粉末成型设备工作面上的两块限制板,两块限制板的相对侧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道条板,处在下方的滑道条板顶面与工位限位板的卡槽底面平齐,两块限制板之间的粉末成型设备工作面上设有第五推动装置,第五推动装置上滑动设有第七升降装置,第七升降装置的工作杆上第一推动卡爪,其中一块限制板上设有第六推动装置,第六推动装置上滑动设有凸出于限制板顶部的第六升降装置,所述第六升降装置的工作杆上设有第二推动卡爪,两块限制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上料治具的宽度。进一步的,两块工位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下冲顶面的宽度。进一步的,下冲顶面上设有与上料治具相应的凸起物。进一步的,上料治具的中部设有与凸起物相应的线圈放置孔,上料治具两侧设有安插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人工将电镀好的电感线圈组放置在剪切设备内进行剪切,剪切设备将剪切好的电感线圈放置在上料治具上,待上料治具装满剪切好的电感线圈后,剪切设备将装满剪切好的电感线圈的上料治具推送至收集传递设备上,收集传递设备将装满剪切好的电感线圈的上料治具输送至粉末成型设备内进行粉末成型形成产品,在粉末成型完成后,粉末成型设备将装满产品的上料治具拉出输送至收集传递设备内,收集传递设备对产品进行收集和摆放并将空的上料治具输送至剪切设备内,最后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收集,整个过程只需要人工定期对电镀好的电感线圈组进行投放和对产品进行收集,降低了人工操作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精度和成材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收集传递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收集传递设备的俯视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剪切设备的俯视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切设备(1)、收集传递设备(2)、粉末成型设备(3)和上料治具(4),剪切设备(1)、收集传递设备(2)和粉末成型设备(3)均设置在地面上,剪切设备(1)设置在收集传递设备(2)的一侧,粉末成型设备(3)设置在收集传递设备(2)的另一侧;收集传递设备(2)的工作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剪切设备(1)相连的第一传动架(21),两个第一传动架(21)的顶部均设有一个第二传动架(22),两个第二传动架(22)共同旋转设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传动杆(23),处在两个第二传动架(22)之间的两根第二传动杆(2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套接在两根第二传动杆(23)上的第二传送带(24),两个第一传动架(21)共同旋转设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一传动杆(25),处在两个第一传动架(21)之间的两根第一传动杆(2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套接在两根第一传动杆(25)上的第一传送带(26);两根第一传送带(26)之间的收集传递设备(2)内设有上料治具升降装置,上料治具升降装置的活动杆上设有与粉末成型设备(3)相应的抬升板(27),两根第一传送带(26)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2)内设有第一升降装置(28),第一升降装置(28)的升降板上设有第一推动装置(29),第一推动装置(29)上滑动设有与粉末成型设备(3)相应的第一推板(210),第一推板(210)顶面一侧设有第二推动装置(211),第二推动装置(211)上滑动设有L形推板(212),第一推板(210)顶面另一侧的两侧设有与上料治具(4)相应的限位挡块(213);第一推板(210)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2)顶部设有收集板(214),收集板(214)的顶面设有第一沟槽,收集板(214)的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2)顶部设有安装架(215),安装架(215)上设有第三推动装置(216)和滑轨(217),滑轨(217)上滑动设有与收集板(214)相应且与第三推动装置(216)的推动杆相联的成品收集板(218);收集板(214)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第一推板(210)、收集板(214)和成品收集板(218)上方的抓取滑移架(219),抓取滑移架(219)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滑移架(220),抓取滑移架(219)一端设有与第一滑移架(220)轴向相连的第一电机(221),第一滑移架(220)设有第二升降装置(222),第二升降装置(222)的动力杆设有与上料治具(4)相应的抓取抓(223),抓取抓(223)一侧设有与收集板(214)顶面相应的推动板(224);收集传递设备(2)上设有第二控制面板(2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切设备(1)、收集传递设备(2)、粉末成型设备(3)和上料治具(4),剪切设备(1)、收集传递设备(2)和粉末成型设备(3)均设置在地面上,剪切设备(1)设置在收集传递设备(2)的一侧,粉末成型设备(3)设置在收集传递设备(2)的另一侧;收集传递设备(2)的工作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剪切设备(1)相连的第一传动架(21),两个第一传动架(21)的顶部均设有一个第二传动架(22),两个第二传动架(22)共同旋转设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传动杆(23),处在两个第二传动架(22)之间的两根第二传动杆(2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套接在两根第二传动杆(23)上的第二传送带(24),两个第一传动架(21)共同旋转设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一传动杆(25),处在两个第一传动架(21)之间的两根第一传动杆(2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套接在两根第一传动杆(25)上的第一传送带(26);两根第一传送带(26)之间的收集传递设备(2)内设有上料治具升降装置,上料治具升降装置的活动杆上设有与粉末成型设备(3)相应的抬升板(27),两根第一传送带(26)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2)内设有第一升降装置(28),第一升降装置(28)的升降板上设有第一推动装置(29),第一推动装置(29)上滑动设有与粉末成型设备(3)相应的第一推板(210),第一推板(210)顶面一侧设有第二推动装置(211),第二推动装置(211)上滑动设有L形推板(212),第一推板(210)顶面另一侧的两侧设有与上料治具(4)相应的限位挡块(213);第一推板(210)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2)顶部设有收集板(214),收集板(214)的顶面设有第一沟槽,收集板(214)的一侧的收集传递设备(2)顶部设有安装架(215),安装架(215)上设有第三推动装置(216)和滑轨(217),滑轨(217)上滑动设有与收集板(214)相应且与第三推动装置(216)的推动杆相联的成品收集板(218);收集板(214)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第一推板(210)、收集板(214)和成品收集板(218)上方的抓取滑移架(219),抓取滑移架(219)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滑移架(220),抓取滑移架(219)一端设有与第一滑移架(220)轴向相连的第一电机(221),第一滑移架(220)设有第二升降装置(222),第二升降装置(222)的动力杆设有与上料治具(4)相应的抓取抓(223),抓取抓(223)一侧设有与收集板(214)顶面相应的推动板(224);收集传递设备(2)上设有第二控制面板(2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剪切设备(1)内设有第三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与上料治具(4)相应且两个第一传动架(21)相对正的第二升降板(11),第二升降板(11)顶面设有与上料治具(4)相应的第一限位块,第二升降板(11)一侧的剪切设备(1)顶面设有第一滑轨(12),第二升降板(11)另一侧的剪切设备(1)顶面设有第二滑轨(13),第一滑轨(12)上滑动设有移动块(14),第一滑轨(12)一端设有与移动块(14)轴向相连的第二电机(15),移动块(14)上设有与第二升降板(11)相应的第四推动装置(16)和抓取装置(17),抓取装置(17)的一侧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滑轨(13)上,剪切设备(1)顶部设有与第二升降板(11)相对正的线圈剪切装置(18),线圈剪切装置(18)的一侧设有自动送线圈装置;剪切设备(1)的顶面还设有第一控制面板(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电感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块的高度小于上料治具(4)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智增管如梁陈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特姆罗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