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457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储料仓、螺旋送料机、研磨装置主体和改性装置,所述储料仓为圆柱形结构,且储料仓的底端构造为漏斗状锥面,所述储料仓的底端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支撑脚,且储料仓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开口,且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封盖,所述储料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有研磨装置主体,且支撑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改性装置,所述研磨装置主体朝向储料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储料仓与进料口之间配合有螺旋送料机,所述储料仓为内部开设有研磨仓的箱状结构。该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结构合理,易于使用,且有效提高水泥拌合物的强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A preparation system of tremolite reinforced impermeabl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泥制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原料加水搅拌后成为浆体,这种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它能够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长期以来,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中。在水泥或者混凝土的使用中,常使用粉碎装置进行石料的粉碎,而现有粉碎装置产生扬尘较大,不利于环保,且由于水泥材料自身的限制,其凝固后的各项性能(例如混凝土固体的强度)很难得到提高,另外,传统的水泥材料在凝固后很容易出现裂缝,其抗渗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储料仓、螺旋送料机、研磨装置主体和改性装置,所述储料仓为圆柱形结构,且储料仓的底端构造为漏斗状锥面,所述储料仓的底端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支撑脚,且储料仓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开口,且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封盖;所述储料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有研磨装置主体,且支撑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改性装置,所述研磨装置主体朝向储料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储料仓与进料口之间配合有螺旋送料机;所述储料仓为内部开设有研磨仓的箱状结构,且其上开设的进料口为方形通孔,所述进料口的底端向储料仓内倾斜设置有进料斜面,所述进料斜面在储料仓内对称构造有两组,所述进料斜面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一级碾压轮,所述一级碾压轮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二级碾压轮;所述改性装置为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的圆筒状结构,且旋转电机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改性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通入改性装置内的添加剂斗,所述添加剂斗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入改性装置内的排料管。优选的,所述二级碾压轮的底端开设有落料口,且二级碾压轮的底端配合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一端与二级碾压轮抵接,且另一端固定于储料仓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螺旋送料机的一端延伸入储料仓内,并设置于储料仓的底端,且螺旋送料机的另一端接入进料口。优选的,所述储料仓的外围构造有供支撑框架支撑的限位板,且支撑框架的底端滑动配合安装有支撑滑板,所述支撑滑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且支撑滑板与支撑框架配合得当两侧构造有与支撑框架配合的配合滑块。优选的,所述落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负压风机,且负压风机与负压集尘管连接,所述负压集尘管预设于研磨装置主体内,且远离负压风机的一端设置于进料口的上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研磨装置主体采用一级碾压轮和二级碾压轮多重碾压,能够对透闪石进行粉碎、细化,且改性装置的设置有效改性透闪石粉末,从而使得透闪石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时,提高水泥拌合物的强度,减低水泥用量,使拌合物和易性好,减少离析分层,增加混凝土的自身密实性,减少拌合物裂缝产生,并大幅度提高拌合物的抗渗性能;负压风机配合负压集尘管有效吸附并传输进料时的灰尘至落料口内,减少灰尘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环保、低碳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研磨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研磨装置主体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储料仓、101封盖、2支撑框架、201限位板、3螺旋送料机、301进料口、4研磨装置主体、401研磨仓、402落料口、5改性装置、501添加剂斗、502排料管、6一级碾压轮、601二级碾压轮、602刮料板、7负压风机、701负压集尘管、8进料斜面、9支撑滑板、901配合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储料仓1、螺旋送料机3、研磨装置主体4和改性装置5,所述储料仓1为圆柱形结构,且储料仓1的底端构造为漏斗状锥面,所述储料仓1的底端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支撑脚,且储料仓1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开口,且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封盖101;所述储料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的上端固定有研磨装置主体4,且支撑框架2的底端设置有改性装置5,所述研磨装置主体4朝向储料仓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01,且储料仓1与进料口301之间配合有螺旋送料机3;所述储料仓1为内部开设有研磨仓401的箱状结构,且其上开设的进料口301为方形通孔,所述进料口301的底端向储料仓1内倾斜设置有进料斜面8,所述进料斜面8在储料仓1内对称构造有两组,所述进料斜面8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一级碾压轮6,所述一级碾压轮6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二级碾压轮601;所述改性装置5为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的圆筒状结构,且旋转电机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改性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通入改性装置5内的添加剂斗501,具体实施时,应通过添加剂斗501向粉状透闪石原料中添加硅油,在透闪石粉中加入按质量分数计5%左右的硅油,这样可激发透闪石的活性,这样改性后的透闪石加入到混凝土中,能够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增加水泥制品的密实性,提高抗渗性能,所述添加剂斗501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入改性装置5内的排料管502。具体的,所述二级碾压轮601的底端开设有落料口402,且二级碾压轮601的底端配合有刮料板602,所述刮料板602的一端与二级碾压轮601抵接,刮料板602的设置有效挂除二级碾压轮601上粘粘的粉料,且另一端固定于储料仓1的内壁上,具体实施时,一级碾压轮6和二级碾压轮601均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配合安装,且两组所述一级碾压轮6之间的间隙大于两组所述二级碾压轮601之间的间隙,一级碾压轮6和二级碾压轮601的设置有效精研透闪石粉料,便于透闪石粉料。具体的,所述螺旋送料机3的一端延伸入储料仓1内,并设置于储料仓1的底端,且螺旋送料机3的另一端接入进料口301,具体实施时,螺旋送料机3可选用HL-SL5型绞龙提升机。具体的,所述储料仓1的外围构造有供支撑框架2支撑的限位板201,且支撑框架2的底端滑动配合安装有支撑滑板9,所述支撑滑板9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且支撑滑板9与支撑框架2配合得当两侧构造有与支撑框架2配合的配合滑块901,支撑滑板9的构造便于改性装置5位置的调节。具体的,所述落料口402的一侧设置有负压风机7,且负压风机7与负压集尘管701连接,所述负压集尘管701预设于研磨装置主体4内,且远离负压风机7的一端设置于进料口301的上方。具体的,该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使用时只需开启螺旋送料机3使得存放于储料仓1内的初步破碎后的透闪石原料进入研磨装置主体4,开启研磨装置主体4,使研磨装置主体4内部一级碾压轮6和二级碾压轮601工作,工作时,两组一级碾压轮6相向转动一次碾压透闪石原料,两组二级碾压轮601相向转动二次碾压透闪石原料,使得透闪石原料成为透闪石粉料并进入改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储料仓(1)、螺旋送料机(3)、研磨装置主体(4)和改性装置(5),所述储料仓(1)为圆柱形结构,且储料仓(1)的底端构造为漏斗状锥面,所述储料仓(1)的底端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支撑脚,且储料仓(1)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开口,且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封盖(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的上端固定有研磨装置主体(4),且支撑框架(2)的底端设置有改性装置(5),所述研磨装置主体(4)朝向储料仓(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01),且储料仓(1)与进料口(301)之间配合有螺旋送料机(3);所述储料仓(1)为内部开设有研磨仓(401)的箱状结构,且其上开设的进料口(301)为方形通孔,所述进料口(301)的底端向储料仓(1)内倾斜设置有进料斜面(8),所述进料斜面(8)在储料仓(1)内对称构造有两组,所述进料斜面(8)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一级碾压轮(6),所述一级碾压轮(6)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二级碾压轮(601);所述改性装置(5)为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的圆筒状结构,且旋转电机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改性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通入改性装置(5)内的添加剂斗(501),所述添加剂斗(501)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入改性装置(5)内的排料管(5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闪石增强抗渗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储料仓(1)、螺旋送料机(3)、研磨装置主体(4)和改性装置(5),所述储料仓(1)为圆柱形结构,且储料仓(1)的底端构造为漏斗状锥面,所述储料仓(1)的底端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支撑脚,且储料仓(1)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开口,且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封盖(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的上端固定有研磨装置主体(4),且支撑框架(2)的底端设置有改性装置(5),所述研磨装置主体(4)朝向储料仓(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01),且储料仓(1)与进料口(301)之间配合有螺旋送料机(3);所述储料仓(1)为内部开设有研磨仓(401)的箱状结构,且其上开设的进料口(301)为方形通孔,所述进料口(301)的底端向储料仓(1)内倾斜设置有进料斜面(8),所述进料斜面(8)在储料仓(1)内对称构造有两组,所述进料斜面(8)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一级碾压轮(6),所述一级碾压轮(6)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组轴心平行的二级碾压轮(601);所述改性装置(5)为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的圆筒状结构,且旋转电机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改性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通入改性装置(5)内的添加剂斗(501),所述添加剂斗(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纳方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