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47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6
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回流管、上层沉积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虹吸弯管、下层沉积池、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及喷淋水泵,上层沉积槽包括沉积浅槽、第一沉积槽及第二沉积槽,下层沉积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及净水池,喷淋水泵与净水池连通,沉积浅槽对废除进行预处理,第二过滤网用于过滤废水中漂浮着体积较小的漂浮物,经过一级沉淀处理过得废水再顺序经过二级沉淀池及三级沉淀池最终处理后的废水变成清水,清水通过第三流通管到达净水池,净水池内的清水通过喷淋水泵将清水喷淋到烟气收集箱内,循环往复,能较好地除去烟尘内悬浮的杂质颗粒,能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

Water purific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在一些铝制品生产厂,通常需要对铝的原材料进行高温加热,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灰,烟灰内存在大量的碳的悬浮颗粒等杂质,这些烟灰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因此,需要将此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经过除杂处理,出去烟灰中大量的悬浮颗粒,方能排放到大气中。目前,多数工厂采用喷淋水气的方式将烟气中的悬浮颗粒过滤掉,但这样喷淋的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会使得车间环境湿滑。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较好地除去烟尘内悬浮的杂质颗粒,及能够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水净化装置。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回流管、上层沉积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虹吸弯管、下层沉积池、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及喷淋水泵,所述上层沉积槽包括沉积浅槽、第一沉积槽及第二沉积槽,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沉积槽连通;所述下层沉积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一级沉淀池与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净水池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积浅槽的底部开设有杂质收集槽,所述杂质收集槽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杂质收集槽用于收集沉积于所述沉积浅槽底部的固体杂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沉积槽内侧壁的上端开设有水流出口,所述水流出口与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一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沉淀池内侧壁的上端开设有水流入口,所述水流入口与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二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沉淀池内侧壁的上于所述水流入口位置处开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位于所述水流入口的下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净化装置还包括有水调节剂投放组件,所述水调节剂投放组件包括投放管及胶封塞,所述投放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投放口连通,所述胶封塞与所述投放管的第二端过盈抵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通管具有“U”字形结构。上述水净化装置通过设置回流管、上层沉积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虹吸弯管、下层沉积池、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及喷淋水泵,所述上层沉积槽设置有沉积浅槽、第一沉积槽及第二沉积槽,所述下层沉积池设置有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沉积浅槽对废除进行预处理,将废水内最大的悬浮颗粒进行沉积处理,所述第一沉积槽及所述第二沉积槽再进一步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级和三级沉积处理,最大限度地沉积掉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所述第一过滤网过滤掉废水预处理后的漂浮在水面上的体积较大的物质,所述第二过滤网用于过滤废水中漂浮着体积较小的漂浮物,经过所述一级沉淀处理过得废水再顺序经过所述二级沉淀池及所述三级沉淀池最终处理后的废水变成清水,清水通过所述第三流通管到达所述净水池,所述净水池内的清水通过所述喷淋水泵将清水喷淋到烟气收集箱内,进一步对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再经过所述回流管再次进行沉积处理,循环往复,能较好地除去烟尘内悬浮的杂质颗粒,能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而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回流管、上层沉积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虹吸弯管、下层沉积池、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及喷淋水泵,所述上层沉积槽包括沉积浅槽、第一沉积槽及第二沉积槽,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沉积槽连通;所述下层沉积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一级沉淀池与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净水池连通。如此,上述水净化装置通过设置回流管、上层沉积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虹吸弯管、下层沉积池、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及喷淋水泵,所述上层沉积槽设置有沉积浅槽、第一沉积槽及第二沉积槽,所述下层沉积池设置有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沉积浅槽对废除进行预处理,将废水内最大的悬浮颗粒进行沉积处理,所述第一沉积槽及所述第二沉积槽再进一步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级和三级沉积处理,最大限度地沉积掉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所述第一过滤网过滤掉废水预处理后的漂浮在水面上的体积较大的物质,所述第二过滤网用于过滤废水中漂浮着体积较小的漂浮物,经过所述一级沉淀处理过得废水再顺序经过所述二级沉淀池及所述三级沉淀池最终处理后的废水变成清水,清水通过所述第三流通管到达所述净水池,所述净水池内的清水通过所述喷淋水泵将清水喷淋到烟气收集箱内,进一步对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再经过所述回流管再次进行沉积处理,循环往复,这样,既能够较好地除去烟尘内悬浮的杂质颗粒,又能够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管、上层沉积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虹吸弯管、下层沉积池、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及喷淋水泵,所述上层沉积槽包括沉积浅槽、第一沉积槽及第二沉积槽,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沉积槽连通;所述下层沉积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一级沉淀池与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净水池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管、上层沉积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虹吸弯管、下层沉积池、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及喷淋水泵,所述上层沉积槽包括沉积浅槽、第一沉积槽及第二沉积槽,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连通,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沉积槽与所述沉积浅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沉积槽与所述第一沉积槽的连通位置处,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沉积槽连通;所述下层沉积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一级沉淀池与所述虹吸弯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净水池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荣利发五金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